首页 > 网络推广 >  > 

江陵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全域体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目录一览:

企业打造景区如何配套?

新年伊始,初春正寒。国内再次席卷而来,从边城小镇东兴市,至都市大上海,全国各地都笼罩在的阴霾之下,各地方紧急展开预案,停业、停工、停学、关闭 娱乐 场所等,同时严格执行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严格控制 旅游 团队规模暂停经营 旅游 专列业务。

江陵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全域体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江陵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全域体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江陵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全域体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自遭重创的 旅游 业在期间艰难复苏,如今再度收紧, 旅游 业还能复苏吗?

论道网行业记者将为大家简单梳理关于2022年一季度广西文旅行业的政策、、数据、企业,看看在蔓延的阴霾下,广西 旅游 市场呈现出怎样的动态和趋势?

出品 | 论道网内容中心

十四五期间,广西在文旅整体规划上, 将力争全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达到全域 旅游 区验收标准,力争在特色 旅游 名县和全域 旅游 区总数达到70个以上; 同时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 ,启动广西文旅文化 旅游 乡村振兴重点村镇品牌创建工作,力争新增四星级以上乡村 旅游 区(农家乐)30家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点20个以上、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10家以上。

在地方政策上,柳州市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将加快推进-东盟大 健康 和文化 旅游 装备产业园建设; 创新“文化 旅游 +工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柳州螺蛳粉节文化品牌活动和文旅体验路线等,打造一批红色 旅游 经典景区,助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一)广西

(二)其他

一季度期间,为了有效恢复广西文旅市场, 广西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季度实现 旅游 消费2000亿元总目标,并且采取了诸多举措,其中包括在春节元旦期间广西 旅游 市场以“本地人游本地”周边游、自驾游为主。 聚焦乡村休闲、文博体验、红色教育等主题,推出一批小众 旅游 路线;结合本土特色资源,成立广西红色文化 旅游 协会,推动红色 旅游 发展。

并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支持文化和 旅游 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 鼓励各类合格投资者按市场化方式在广西发起设立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广西文化和 旅游 相关产业的各类企业。

同时,在地方上,各相关部门结合当地优质 旅游 资源,大力推动当地特色 旅游 产业发展,其中 ,南宁市依托广西首府、东盟桥头堡地位,提出加快建设 旅游 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打响南宁文化 旅游 品牌,增强南宁文化 旅游 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南宁文化 旅游 影响力。

柳州则充分发挥螺蛳粉网红品牌优势,将打造螺蛳粉农业休闲 旅游 区,建立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农业现代化区核心区,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 打造集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现代化生产和加工、电商物流、农业休闲观光 旅游 及研学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1、【2022年元旦期全国各省市区文旅市场情况】

2. 【一季度广西 旅游 业主要指标数据】

本季度间,2022年的个小长元旦期,江苏、广东、河南均接待了逾千万人次游客。 江苏、上海、广东、辽宁、广西、贵州、河南等7个省份 旅游 收入超40亿元,而 旅游 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江苏和上海两地。 其中,江苏以1341.66万人次、154.37亿元的数据分别暂时全国各省份游客接待榜和 旅游 收入榜。

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控常态化下,今年不少省份元旦期的游客量和 旅游 收入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如重庆、江苏、广西等地游客接待量出现了15%以上的降幅; 广东、江苏和广西等省份的 旅游 收入同比也略微下降。相比之下,元旦期文旅市场的数据增幅则显得一枝独秀,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72.4%, 旅游 收入更是成倍增长。

为了有效促进文旅市场消费,各地相关组织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其中,进入冬季以来,广西各地文化 旅游 企业纷纷出台面向区内外游客的优惠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 旅游 文化活动吸引游客。 如河池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 旅游 景区、南丹歌娅思谷景区等推出了免费送门票活动,北海海丝首港、海底世界、金海湾红树林门票打折优惠。

受国内零星散发和寒潮天气影响,据统计测算,2022年春节日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 广西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053.64万人次,同比下降7.9% ;实现 旅游 收入129.63亿元,同比下降8.0%。

至2月初,广西东兴市,百色市陆续爆发,相关部门立即采取封锁动态清零措施。 2月7日,广西文化和 旅游 厅启动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全区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暂停经营跨省(市、区)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3月中旬,广宁市、桂林市、玉林市、贺州市、北海市、钦州市等地发布紧急公告,严格控制人员聚焦性活动,暂时关闭 娱乐 场所,至此,广西短暂复苏的文旅市场再次进入寒冬期。

由于受影响,在出游特点方面,多方面数据显示, 今年的元旦及广西三月三、清明节期,广西乃至全国的 旅游 市场仍以短途游、城市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为主要出游方向, 赏乡村美景、品摘农家菜、亲子游乐体验等活动带动当地特色 旅游 民宿、红色 旅游 、高星级农家乐接待量不断攀升。

南宁“帐篷热“带火露营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宁邕江变得越来越美丽,每逢周末或节日,不少市民到江边搭帐篷游玩。4月3日,恰逢“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从蒲庙大桥、至龙岗大桥、三岸大桥、青山大桥、良庆大桥、南宁大桥,一直到五象大桥,道路两边停放车辆满满、江边草地上到处是帐篷和天幕。

市民在江边搭帐篷的热度不断升温,不仅让江边人气旺了起来,而且带动了帐篷等户外露营用品的热销,也拉动了网上 美食 团购及周边地摊经济消费。据了解, 迪卡侬南宁民族东商场在今年“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期间,露营运动商品销售火爆,总体销量增长超去年同期5倍。其中,遮阳蓬和天幕作为半日露营的主体装备,同期销量增长超过10倍;露营家具和附件,例如桌椅、垫子、露营车、炊具的销量增长超过5倍。

至截稿时间获悉,今年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期间,各地防控指挥部相续出台了防疫出行政策,今年五一还能跨省出游吗?是“难上加难”!

从各地公布的五一出行政策来看,各地省市区都倡导就地休,往返需提供48小时检测报告、 健康 码、行程码及相应的报备等防疫管理。其中, 南宁市提出非必要不来邕倡导,加强入邕报备和检测管理。

心若向阳,万物皆明。就近出游也是不错的,既实惠又便捷、少堵车、少烦恼,多看景,多谈心。我在此提前祝小伙伴们五一快乐!

各镇,县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19〕41号)、《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19〕17号)及《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宣发〔2017〕26号)、《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宣政〔2019〕27号),根据《旌德县委旌德县关于全面推进生态立县全域旅游的意见》精神(旌发〔2015〕17号),不断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文化和旅游强县建设,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特色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发展行动的总要求,按照“一体两翼”工作思路,以皖南文化旅游区建设和全域旅游区创建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全域旅游产品结构,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为迈入高速时代,打造健康旌德,决胜全面建成,建设现代化发展美好旌德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按照《旌德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全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养生度复合型转变,旅游品牌由区域知名向国内知名转变,旅游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强县建设,力争到2022年,国内外游客年接待量突破7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5亿元,旅游业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2%。

二、主要任务

重点实施“打造、项目建设、四级联建、两翼协同”等四大工程举措。

(一) “ 五个一批 ” 打造工程

1 、目标任务。坚持以树品牌、提质量为目标,对景区、线路、业态、商品、企业等5个领域进行提质升级。到2022年,建成一批旅游景区、线路、新兴业态、特色商品、领军企业。

2 、实施内容。景区:扎实推进旌歙古道争创4a,宣砚文化园、马家溪森林公园争创3a,支持悠然谷争创省级旅游度区,继续推进景区品质提升,着力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丰富景区游览内容,提升景区服务水平。线路:持续打造最美高铁浪漫游、皖南川藏线探秘游、慢城休闲游、文房四宝品鉴游、古道驿站穿越游、省城周末洗肺游等线路。新兴业态:按照“旅游+”、“+旅游”工作思路,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宣砚文化园研学基地、旌歙古道体育基地、马家溪森林康养基地、灵芝养生旅游基地等省级中健康旅游基地,积极推进省级旅游小镇、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及省级红色旅游小镇建设。加快民宿产业发展升级,推进俞村雪里村民宿群,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有效盘活国有资产。特色商品:鼓励宣砚、徽墨、灵芝、木活字及其衍生品研发,开发一批慢城、“两山”理论文化创意类旅游商品,加快文庙水街等特色旅游街区和专营店建设,积极开展特色旅游商品宣传推广,做大做强我县旅游商品品牌。领军企业:积极培育通过iso质量和环境管理等体系认证,建立先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并与规则相衔接的领军企业。县属国有企业加强企业间合资合作、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支持旅游企业运用定向融资、融资租赁、信托、项目贷等融资工具,培育领军企业。(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交运局、县农水局、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卫健委、县、县黄山东线管委会、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1 、目标任务。对新增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进行重点调度。到2022年,冰雪文旅城项目建成达效,成为牵动性项目。着力打造文庙水街景区,提升文庙水街区域绿化亮化、环境整治和标识系统建设水平,改造老县委大院,提升慢生活品味和慢城文化核心区整体水平。建成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效益好的旅游项目。

2 、实施内容。重点围绕对周边资源具有整合功能、对旅游线路建设具有支撑作用、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开发具有推动作用、对区域旅游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等4个方面谋划旅游景区项目和旅游六要素产品项目。不断完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实行申报制,动态管理,每年从全县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中筛选和优质项目报送省级重点项目库。同时加强全县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对未按期实现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实行退出机制并予以通报。(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

1 、目标任务。积极争创全域旅游区,将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旅游基地建设有机结合,确定一批镇、村、点,整合各级各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培育,树立全域旅游发展。到2022年,力争创成全域旅游区和省级文化旅游名县,旌阳镇、白地镇力争创成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江村、路西、朱旺村、三峰村力争创成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悠然谷、爱乐梧亲子乐园、旌俞生态园等力争创成省级休闲旅游点。

2 、实施内容。根据省全域旅游“四级联建”标准,加强对创建单位的指导,积极争创省级文化旅游名县、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及省级休闲旅游点。在相关项目安排上向村倾斜,助力乡村振兴和 脱贫攻坚 。县及各镇为创建申报的主体。(单位:县文旅局、县扶贫开发局等,各镇)

(四)市场营销和监管服务两翼协同工程

1 、目标任务。切实贯彻《旌德县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坚持系统营销、全面营销理念,持续打造慢城文化旅游品牌和“两山”理论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旌德知名度、美誉度。强化旅游监管服务,坚持软硬件“两手抓”、“两手硬”,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强化依法治旅,创新管理体制,增强治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局面,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

2 、实施内容。在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持续实施“1+n”营销战略,巩固我县在央视的城市品牌形象宣传。用好微博、、大v、旅游攻略等新媒体新方式,升级智慧旅游平台。大力推进节庆营销,继续开展旌歙古道徒步赛、灵芝文化旅游节、宣砚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组织开展“四季游旌德”系列营销活动。持续开展以“皖南川藏线”为代表的自驾旅游营销宣传,大力开展高铁旅游营销。继续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推进长三角及g60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工作,积极开展与黄山区区域协作。落实组团奖励政策,进一步优化市场营销政策。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整合,加强旅游安全与应急队伍建设,建立旅游景区客流动态分析研判、预测预警、现场监管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加大多部门联动的旅游安全信息收集、部门间信息共享和研判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努力提高旅游安全应急联动能力。贯彻落实《日旅游工作导则》,进一步规范我县日旅游工作。全面推广实施行业标准,旅游企业学习标准、使用标准。创建一批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区、单位和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持续开展旅游诚信日活动,定期发布旅游诚信“红黑榜”。加大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在行业监管中的作用,实现旅行社、电子合同、旅游团队、电子导游证等信息全覆盖。做好12301、12345旅游服务和投诉受理工作。(单位:县文旅局、县局、县交运局、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应急局、县市场、县文明办、县融媒体中心、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县全域旅游小组秘书处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各镇要强化主体,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抓好规划实施、政策执行、力量保障。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细化年度目标,密切协作配合。加强全域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发展等相关规划中。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单位:全域旅游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

(二)加强基础配套。加快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驿站、重点景区及乡村旅游集聚区游务中心(服务点)建设,构建“县—镇­—旅游点”旅游集散体系。支持景区景点、乡村旅游集聚区、旅游小镇加快旅游厕所、停车场、自驾营地、观景平台、智慧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将芜黄高速旌德服务区建设成集交通、旅游、生态等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场所。积极推进兴白路建设。突出做好“皖南川藏线”旌德段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单位:县文旅局、县、县交运局、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预算。各镇应加大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力度,支持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美元(外资项目)或1亿元以上的文旅项目,投产运营之日起,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前3年全额补助、后3年减半补助”;

对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的小型微利旅游服务企业,其所得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a以上景区、3星以上饭店类旅游企业,如当年没有税收违法行为,其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企业给予奖励。加强银旅合作,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等进入资本市场。继续发挥全域旅游信用担保作用。(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农水局、县、县金融办、县税务局、县旅游公司、县担保公司等)

(四)加强用地保障。进一步强化旅游业用地保障,旅游用地中属于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

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用地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对重点旅游项目、旅游新业态项目、景区品质提升项目、通景区公路建设项目等优先列入年度用地,及时安排建设用地指标。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对引进的重大旅游项目用地按照“一事一议”原则,依法按规定程序予以供地。认真落实《宣城市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非集中建设区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宣政办秘〔2019〕42号),鼓励和村集体与农民充分利用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等现有资源,开展民宿、餐饮、农家乐等休闲游憩相关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资本共同兴办民宿、农家乐、停车场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城乡居民可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利用旧厂房、仓库提供符合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可执行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文旅局,各镇)

(五)加强人才保障。深入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开展“旅游人才集聚”行动,强化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通过交流挂职、短期、项目合作、专家智库等灵活方式,引进规划、策划、艺术、管理等专业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强化旅游人才基地建设,通过县内外交流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研讨班、组织开展行业轮训等方式,建立分层分级培训机制。推进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导游员、讲解员队伍,加强导游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导游技能大赛。(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教体局、县人社局、县文旅局等)

(六)加励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皖政办〔2019〕17号)及《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宣发〔2017〕26号)。对新创、省级旅游度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

对新创的5a级、4a级、3a级旅游景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新创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省旅游乡镇)、特色旅游名村(省市乡村旅游村)、休闲旅游点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10万元、5万元。对新创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旅游饭店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5万元。对新建旅游厕所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省市县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的省外、省内、市内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参展费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0.3万元、0.2万元、0.1万元。

2017年、2018年度奖励政策参照《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旌发〔2012〕18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办〔2013〕26号)执行。(单位:县财政局、县文旅局等、各镇)

(七)加强考核激励。建立健全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的督促检查和考核机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对各镇和县直相关单位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政班子和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单位:县督办室、县目标办、县文旅局等,各镇)

本政策中的各项奖补政策,与其他奖补政策不能重复享受。本政策自文件印发之日起实施。

作者:奇创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咨询规划设计院 张孟蛟

旅游业是幸福产业之一,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事业属性。旅游业也是典型的跨界产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利用,尤其是打造旅游目的地,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构建,必须依靠各级的行政手段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何让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一项幸福工程,为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

这其中各级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但很多地方发展旅游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困惑和误区,要么包揽一切,要么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发力不精准、发力不持续、发力不见效,这些都是当下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存在的难点。该如何精准发力、有效作为?要在目标任务上有系统认知,搞清楚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要完善规划体系。对于旅游规划,很多人认为“规划规划,墙上挂挂”,其实不然,规划能不能落地,不仅取决于规划编制单位的实力,还在于委托单位对规划执行的态度和力度。规划不是的,但没有规划万万不能,打造旅游目的地必须要策划和规划先行,一开始就要研究解决顶层设计问题。总体规划相对宏观,更偏重决策指导,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作为实施主体的专项规划来补充完善,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行动”的体系。

二要打造“颜值”环境体系。旅游是一种美学体验行为,旅游经济也是一种颜值经济。一个优质的旅游目的地,除了需要打造优质的核心产品,养眼、养心、养颜、养身、养生的美丽环境也不可或缺。现代旅游已经不仅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注重的是全身心的体验和感受,目的地建设不仅要让游客记住,还要让游客眼就爱上,让每一位游客都有一种分享的冲动和再来的欲望,这就需要从目的地的整体美境构建上入手,要注重整体生态保护,多些自然美,同时还要用心打造美城、美村、美房、美路、美田、美水等美丽集成。

三要构建平台产品体系。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构建全产业链,要通过集聚化实现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可充分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也是抓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集聚需要平台承接,应通过规划来合理安排空间,完善相应的基础配套,形成旅游度区、特色小镇、高等级景区、大型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集聚区五位一体的产业集聚大平台。同时,要重视旅游招商引资和核心景区开发,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打造高能级的核心产品。要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民间创客创业,促进新业态的引进,通过“旅游+”和“+旅游”等途径增强旅游产品的丰度。

四要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抓公共服务体系与抓产业项目同等重要。公共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旅游交通配套,要重点解决快旅慢游交通体系,打通一公里,建设串联各种美丽元素的旅游绿道系统,要把旅游服务驿站、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停车场等各种设施纳入交通规划同步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大力推进智慧旅游服务的运用,实现网络全覆盖。

五要建立旅游立体营销体系。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品牌IP,要精心包装好区域旅游形象,与城市整体品牌形成联动。各级要主动为旅游站台代言,旅游部门要建立专门的旅游推广中心,搭建旅游市场营销的各种平台和渠道。要建立旅游营销的部门分工机制、线上线下推广的渠道机制、内外联动的常态化活动机制、长线和短线结合的市场开拓机制、专项投入和企业联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形成旅游营销工作的常态化、立体化、精准化。

六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首先要解决谁来管的问题,要强化旅政部门统筹协调、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通过考核建立部门分工负责的高效联动机制,并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与之匹配的“1+3”管理体制;其次要解决怎么管的问题,要大力推动旅游全行业贯标和制标工作,用标准化来促进经营规范化,要推行企业诚信经营考核,建立黑名单惩处机制,要制定旅游突发应急处理机制,加大高科技手段的运用,防患于未然。要加大文明旅游诚信经营的日常宣传教育,强化游客投诉无小事的服务理念,把好建设落实到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

七要构建人才保障体系。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即一支懂旅游、抓旅游的政干部队伍,一支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一支爱旅游、做旅游的一线技能人才队伍。要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招、引、育等多种途径来实现人才储备和更新,并不断提升三支队伍的专业水平,充分保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人才供给。

八要创新旅游投融资体系。在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中,资金投入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大多数地方的财力有限,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投入有限,如何?有六种路径,一是依靠招商引资,通过引进工商资本直投或采取PPP、融资租赁形式来建设开发;二是建立产业基金,通过引进金融资本和财政资金合作来扶持旅游业的发展;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各类补助资金,并整合使用支持旅游基础配套建设;四是发行旅游产业债券,向公开募集资金用于旅游业发展;五是出台财政激励政策,发动民间资金参与旅游业开发;六是成立地方国有旅游投资,通过资源资产整合与市场化运作实现资产证券化,进入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

新年伊始,初春正寒。国内再次席卷而来,从边城小镇东兴市,至都市大上海,全国各地都笼罩在的阴霾之下,各地方紧急展开预案,停业、停工、停学、关闭 娱乐 场所等,同时严格执行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严格控制 旅游 团队规模暂停经营 旅游 专列业务。

自遭重创的 旅游 业在期间艰难复苏,如今再度收紧, 旅游 业还能复苏吗?

论道网行业记者将为大家简单梳理关于2022年一季度广西文旅行业的政策、、数据、企业,看看在蔓延的阴霾下,广西 旅游 市场呈现出怎样的动态和趋势?

出品 | 论道网内容中心

十四五期间,广西在文旅整体规划上, 将力争全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达到全域 旅游 区验收标准,力争在特色 旅游 名县和全域 旅游 区总数达到70个以上; 同时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 ,启动广西文旅文化 旅游 乡村振兴重点村镇品牌创建工作,力争新增四星级以上乡村 旅游 区(农家乐)30家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点20个以上、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10家以上。

在地方政策上,柳州市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将加快推进-东盟大 健康 和文化 旅游 装备产业园建设; 创新“文化 旅游 +工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柳州螺蛳粉节文化品牌活动和文旅体验路线等,打造一批红色 旅游 经典景区,助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一)广西

(二)其他

一季度期间,为了有效恢复广西文旅市场, 广西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季度实现 旅游 消费2000亿元总目标,并且采取了诸多举措,其中包括在春节元旦期间广西 旅游 市场以“本地人游本地”周边游、自驾游为主。 聚焦乡村休闲、文博体验、红色教育等主题,推出一批小众 旅游 路线;结合本土特色资源,成立广西红色文化 旅游 协会,推动红色 旅游 发展。

并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支持文化和 旅游 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 鼓励各类合格投资者按市场化方式在广西发起设立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广西文化和 旅游 相关产业的各类企业。

同时,在地方上,各相关部门结合当地优质 旅游 资源,大力推动当地特色 旅游 产业发展,其中 ,南宁市依托广西首府、东盟桥头堡地位,提出加快建设 旅游 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打响南宁文化 旅游 品牌,增强南宁文化 旅游 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南宁文化 旅游 影响力。

柳州则充分发挥螺蛳粉网红品牌优势,将打造螺蛳粉农业休闲 旅游 区,建立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农业现代化区核心区,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 打造集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现代化生产和加工、电商物流、农业休闲观光 旅游 及研学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1、【2022年元旦期全国各省市区文旅市场情况】

2. 【一季度广西 旅游 业主要指标数据】

本季度间,2022年的个小长元旦期,江苏、广东、河南均接待了逾千万人次游客。 江苏、上海、广东、辽宁、广西、贵州、河南等7个省份 旅游 收入超40亿元,而 旅游 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江苏和上海两地。 其中,江苏以1341.66万人次、154.37亿元的数据分别暂时全国各省份游客接待榜和 旅游 收入榜。

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控常态化下,今年不少省份元旦期的游客量和 旅游 收入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如重庆、江苏、广西等地游客接待量出现了15%以上的降幅; 广东、江苏和广西等省份的 旅游 收入同比也略微下降。相比之下,元旦期文旅市场的数据增幅则显得一枝独秀,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72.4%, 旅游 收入更是成倍增长。

为了有效促进文旅市场消费,各地相关组织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其中,进入冬季以来,广西各地文化 旅游 企业纷纷出台面向区内外游客的优惠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 旅游 文化活动吸引游客。 如河池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 旅游 景区、南丹歌娅思谷景区等推出了免费送门票活动,北海海丝首港、海底世界、金海湾红树林门票打折优惠。

受国内零星散发和寒潮天气影响,据统计测算,2022年春节日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 广西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053.64万人次,同比下降7.9% ;实现 旅游 收入129.63亿元,同比下降8.0%。

至2月初,广西东兴市,百色市陆续爆发,相关部门立即采取封锁动态清零措施。 2月7日,广西文化和 旅游 厅启动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全区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暂停经营跨省(市、区)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3月中旬,广宁市、桂林市、玉林市、贺州市、北海市、钦州市等地发布紧急公告,严格控制人员聚焦性活动,暂时关闭 娱乐 场所,至此,广西短暂复苏的文旅市场再次进入寒冬期。

由于受影响,在出游特点方面,多方面数据显示, 今年的元旦及广西三月三、清明节期,广西乃至全国的 旅游 市场仍以短途游、城市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为主要出游方向, 赏乡村美景、品摘农家菜、亲子游乐体验等活动带动当地特色 旅游 民宿、红色 旅游 、高星级农家乐接待量不断攀升。

南宁“帐篷热“带火露营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宁邕江变得越来越美丽,每逢周末或节日,不少市民到江边搭帐篷游玩。4月3日,恰逢“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从蒲庙大桥、至龙岗大桥、三岸大桥、青山大桥、良庆大桥、南宁大桥,一直到五象大桥,道路两边停放车辆满满、江边草地上到处是帐篷和天幕。

市民在江边搭帐篷的热度不断升温,不仅让江边人气旺了起来,而且带动了帐篷等户外露营用品的热销,也拉动了网上 美食 团购及周边地摊经济消费。据了解, 迪卡侬南宁民族东商场在今年“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期间,露营运动商品销售火爆,总体销量增长超去年同期5倍。其中,遮阳蓬和天幕作为半日露营的主体装备,同期销量增长超过10倍;露营家具和附件,例如桌椅、垫子、露营车、炊具的销量增长超过5倍。

至截稿时间获悉,今年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期间,各地防控指挥部相续出台了防疫出行政策,今年五一还能跨省出游吗?是“难上加难”!

从各地公布的五一出行政策来看,各地省市区都倡导就地休,往返需提供48小时检测报告、 健康 码、行程码及相应的报备等防疫管理。其中, 南宁市提出非必要不来邕倡导,加强入邕报备和检测管理。

心若向阳,万物皆明。就近出游也是不错的,既实惠又便捷、少堵车、少烦恼,多看景,多谈心。我在此提前祝小伙伴们五一快乐!

各镇,县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19〕41号)、《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19〕17号)及《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宣发〔2017〕26号)、《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宣政〔2019〕27号),根据《旌德县委旌德县关于全面推进生态立县全域旅游的意见》精神(旌发〔2015〕17号),不断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文化和旅游强县建设,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特色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发展行动的总要求,按照“一体两翼”工作思路,以皖南文化旅游区建设和全域旅游区创建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全域旅游产品结构,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为迈入高速时代,打造健康旌德,决胜全面建成,建设现代化发展美好旌德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按照《旌德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全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养生度复合型转变,旅游品牌由区域知名向国内知名转变,旅游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强县建设,力争到2022年,国内外游客年接待量突破7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5亿元,旅游业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2%。

二、主要任务

重点实施“打造、项目建设、四级联建、两翼协同”等四大工程举措。

(一) “ 五个一批 ” 打造工程

1 、目标任务。坚持以树品牌、提质量为目标,对景区、线路、业态、商品、企业等5个领域进行提质升级。到2022年,建成一批旅游景区、线路、新兴业态、特色商品、领军企业。

2 、实施内容。景区:扎实推进旌歙古道争创4a,宣砚文化园、马家溪森林公园争创3a,支持悠然谷争创省级旅游度区,继续推进景区品质提升,着力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丰富景区游览内容,提升景区服务水平。线路:持续打造最美高铁浪漫游、皖南川藏线探秘游、慢城休闲游、文房四宝品鉴游、古道驿站穿越游、省城周末洗肺游等线路。新兴业态:按照“旅游+”、“+旅游”工作思路,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宣砚文化园研学基地、旌歙古道体育基地、马家溪森林康养基地、灵芝养生旅游基地等省级中健康旅游基地,积极推进省级旅游小镇、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及省级红色旅游小镇建设。加快民宿产业发展升级,推进俞村雪里村民宿群,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有效盘活国有资产。特色商品:鼓励宣砚、徽墨、灵芝、木活字及其衍生品研发,开发一批慢城、“两山”理论文化创意类旅游商品,加快文庙水街等特色旅游街区和专营店建设,积极开展特色旅游商品宣传推广,做大做强我县旅游商品品牌。领军企业:积极培育通过iso质量和环境管理等体系认证,建立先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并与规则相衔接的领军企业。县属国有企业加强企业间合资合作、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支持旅游企业运用定向融资、融资租赁、信托、项目贷等融资工具,培育领军企业。(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交运局、县农水局、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卫健委、县、县黄山东线管委会、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1 、目标任务。对新增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进行重点调度。到2022年,冰雪文旅城项目建成达效,成为牵动性项目。着力打造文庙水街景区,提升文庙水街区域绿化亮化、环境整治和标识系统建设水平,改造老县委大院,提升慢生活品味和慢城文化核心区整体水平。建成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效益好的旅游项目。

2 、实施内容。重点围绕对周边资源具有整合功能、对旅游线路建设具有支撑作用、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开发具有推动作用、对区域旅游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等4个方面谋划旅游景区项目和旅游六要素产品项目。不断完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实行申报制,动态管理,每年从全县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中筛选和优质项目报送省级重点项目库。同时加强全县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对未按期实现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实行退出机制并予以通报。(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

1 、目标任务。积极争创全域旅游区,将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旅游基地建设有机结合,确定一批镇、村、点,整合各级各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培育,树立全域旅游发展。到2022年,力争创成全域旅游区和省级文化旅游名县,旌阳镇、白地镇力争创成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江村、路西、朱旺村、三峰村力争创成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悠然谷、爱乐梧亲子乐园、旌俞生态园等力争创成省级休闲旅游点。

2 、实施内容。根据省全域旅游“四级联建”标准,加强对创建单位的指导,积极争创省级文化旅游名县、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及省级休闲旅游点。在相关项目安排上向村倾斜,助力乡村振兴和 脱贫攻坚 。县及各镇为创建申报的主体。(单位:县文旅局、县扶贫开发局等,各镇)

(四)市场营销和监管服务两翼协同工程

1 、目标任务。切实贯彻《旌德县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坚持系统营销、全面营销理念,持续打造慢城文化旅游品牌和“两山”理论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旌德知名度、美誉度。强化旅游监管服务,坚持软硬件“两手抓”、“两手硬”,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强化依法治旅,创新管理体制,增强治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局面,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

2 、实施内容。在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持续实施“1+n”营销战略,巩固我县在央视的城市品牌形象宣传。用好微博、、大v、旅游攻略等新媒体新方式,升级智慧旅游平台。大力推进节庆营销,继续开展旌歙古道徒步赛、灵芝文化旅游节、宣砚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组织开展“四季游旌德”系列营销活动。持续开展以“皖南川藏线”为代表的自驾旅游营销宣传,大力开展高铁旅游营销。继续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推进长三角及g60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工作,积极开展与黄山区区域协作。落实组团奖励政策,进一步优化市场营销政策。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整合,加强旅游安全与应急队伍建设,建立旅游景区客流动态分析研判、预测预警、现场监管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加大多部门联动的旅游安全信息收集、部门间信息共享和研判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努力提高旅游安全应急联动能力。贯彻落实《日旅游工作导则》,进一步规范我县日旅游工作。全面推广实施行业标准,旅游企业学习标准、使用标准。创建一批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区、单位和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持续开展旅游诚信日活动,定期发布旅游诚信“红黑榜”。加大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在行业监管中的作用,实现旅行社、电子合同、旅游团队、电子导游证等信息全覆盖。做好12301、12345旅游服务和投诉受理工作。(单位:县文旅局、县局、县交运局、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应急局、县市场、县文明办、县融媒体中心、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县全域旅游小组秘书处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各镇要强化主体,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抓好规划实施、政策执行、力量保障。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细化年度目标,密切协作配合。加强全域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发展等相关规划中。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单位:全域旅游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

(二)加强基础配套。加快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驿站、重点景区及乡村旅游集聚区游务中心(服务点)建设,构建“县—镇­—旅游点”旅游集散体系。支持景区景点、乡村旅游集聚区、旅游小镇加快旅游厕所、停车场、自驾营地、观景平台、智慧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将芜黄高速旌德服务区建设成集交通、旅游、生态等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场所。积极推进兴白路建设。突出做好“皖南川藏线”旌德段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单位:县文旅局、县、县交运局、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预算。各镇应加大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力度,支持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美元(外资项目)或1亿元以上的文旅项目,投产运营之日起,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前3年全额补助、后3年减半补助”;

对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的小型微利旅游服务企业,其所得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a以上景区、3星以上饭店类旅游企业,如当年没有税收违法行为,其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企业给予奖励。加强银旅合作,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等进入资本市场。继续发挥全域旅游信用担保作用。(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农水局、县、县金融办、县税务局、县旅游公司、县担保公司等)

(四)加强用地保障。进一步强化旅游业用地保障,旅游用地中属于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

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用地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对重点旅游项目、旅游新业态项目、景区品质提升项目、通景区公路建设项目等优先列入年度用地,及时安排建设用地指标。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对引进的重大旅游项目用地按照“一事一议”原则,依法按规定程序予以供地。认真落实《宣城市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非集中建设区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宣政办秘〔2019〕42号),鼓励和村集体与农民充分利用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等现有资源,开展民宿、餐饮、农家乐等休闲游憩相关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资本共同兴办民宿、农家乐、停车场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城乡居民可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利用旧厂房、仓库提供符合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可执行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文旅局,各镇)

(五)加强人才保障。深入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开展“旅游人才集聚”行动,强化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通过交流挂职、短期、项目合作、专家智库等灵活方式,引进规划、策划、艺术、管理等专业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强化旅游人才基地建设,通过县内外交流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研讨班、组织开展行业轮训等方式,建立分层分级培训机制。推进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导游员、讲解员队伍,加强导游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导游技能大赛。(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教体局、县人社局、县文旅局等)

(六)加励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皖政办〔2019〕17号)及《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宣发〔2017〕26号)。对新创、省级旅游度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

对新创的5a级、4a级、3a级旅游景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新创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省旅游乡镇)、特色旅游名村(省市乡村旅游村)、休闲旅游点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10万元、5万元。对新创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旅游饭店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5万元。对新建旅游厕所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省市县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的省外、省内、市内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参展费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0.3万元、0.2万元、0.1万元。

2017年、2018年度奖励政策参照《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旌发〔2012〕18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办〔2013〕26号)执行。(单位:县财政局、县文旅局等、各镇)

(七)加强考核激励。建立健全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的督促检查和考核机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对各镇和县直相关单位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政班子和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单位:县督办室、县目标办、县文旅局等,各镇)

本政策中的各项奖补政策,与其他奖补政策不能重复享受。本政策自文件印发之日起实施。

广东按“4321”布局乡村休闲产业,建世界知名休闲农业县

新年伊始,初春正寒。国内再次席卷而来,从边城小镇东兴市,至都市大上海,全国各地都笼罩在的阴霾之下,各地方紧急展开预案,停业、停工、停学、关闭 娱乐 场所等,同时严格执行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严格控制 旅游 团队规模暂停经营 旅游 专列业务。

自遭重创的 旅游 业在期间艰难复苏,如今再度收紧, 旅游 业还能复苏吗?

论道网行业记者将为大家简单梳理关于2022年一季度广西文旅行业的政策、、数据、企业,看看在蔓延的阴霾下,广西 旅游 市场呈现出怎样的动态和趋势?

出品 | 论道网内容中心

十四五期间,广西在文旅整体规划上, 将力争全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达到全域 旅游 区验收标准,力争在特色 旅游 名县和全域 旅游 区总数达到70个以上; 同时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 ,启动广西文旅文化 旅游 乡村振兴重点村镇品牌创建工作,力争新增四星级以上乡村 旅游 区(农家乐)30家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点20个以上、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10家以上。

在地方政策上,柳州市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将加快推进-东盟大 健康 和文化 旅游 装备产业园建设; 创新“文化 旅游 +工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柳州螺蛳粉节文化品牌活动和文旅体验路线等,打造一批红色 旅游 经典景区,助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一)广西

(二)其他

一季度期间,为了有效恢复广西文旅市场, 广西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季度实现 旅游 消费2000亿元总目标,并且采取了诸多举措,其中包括在春节元旦期间广西 旅游 市场以“本地人游本地”周边游、自驾游为主。 聚焦乡村休闲、文博体验、红色教育等主题,推出一批小众 旅游 路线;结合本土特色资源,成立广西红色文化 旅游 协会,推动红色 旅游 发展。

并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支持文化和 旅游 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 鼓励各类合格投资者按市场化方式在广西发起设立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广西文化和 旅游 相关产业的各类企业。

同时,在地方上,各相关部门结合当地优质 旅游 资源,大力推动当地特色 旅游 产业发展,其中 ,南宁市依托广西首府、东盟桥头堡地位,提出加快建设 旅游 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打响南宁文化 旅游 品牌,增强南宁文化 旅游 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南宁文化 旅游 影响力。

柳州则充分发挥螺蛳粉网红品牌优势,将打造螺蛳粉农业休闲 旅游 区,建立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农业现代化区核心区,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 打造集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现代化生产和加工、电商物流、农业休闲观光 旅游 及研学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1、【2022年元旦期全国各省市区文旅市场情况】

2. 【一季度广西 旅游 业主要指标数据】

本季度间,2022年的个小长元旦期,江苏、广东、河南均接待了逾千万人次游客。 江苏、上海、广东、辽宁、广西、贵州、河南等7个省份 旅游 收入超40亿元,而 旅游 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江苏和上海两地。 其中,江苏以1341.66万人次、154.37亿元的数据分别暂时全国各省份游客接待榜和 旅游 收入榜。

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控常态化下,今年不少省份元旦期的游客量和 旅游 收入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如重庆、江苏、广西等地游客接待量出现了15%以上的降幅; 广东、江苏和广西等省份的 旅游 收入同比也略微下降。相比之下,元旦期文旅市场的数据增幅则显得一枝独秀,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72.4%, 旅游 收入更是成倍增长。

为了有效促进文旅市场消费,各地相关组织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其中,进入冬季以来,广西各地文化 旅游 企业纷纷出台面向区内外游客的优惠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 旅游 文化活动吸引游客。 如河池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 旅游 景区、南丹歌娅思谷景区等推出了免费送门票活动,北海海丝首港、海底世界、金海湾红树林门票打折优惠。

受国内零星散发和寒潮天气影响,据统计测算,2022年春节日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 广西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053.64万人次,同比下降7.9% ;实现 旅游 收入129.63亿元,同比下降8.0%。

至2月初,广西东兴市,百色市陆续爆发,相关部门立即采取封锁动态清零措施。 2月7日,广西文化和 旅游 厅启动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全区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暂停经营跨省(市、区)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3月中旬,广宁市、桂林市、玉林市、贺州市、北海市、钦州市等地发布紧急公告,严格控制人员聚焦性活动,暂时关闭 娱乐 场所,至此,广西短暂复苏的文旅市场再次进入寒冬期。

由于受影响,在出游特点方面,多方面数据显示, 今年的元旦及广西三月三、清明节期,广西乃至全国的 旅游 市场仍以短途游、城市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为主要出游方向, 赏乡村美景、品摘农家菜、亲子游乐体验等活动带动当地特色 旅游 民宿、红色 旅游 、高星级农家乐接待量不断攀升。

南宁“帐篷热“带火露营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宁邕江变得越来越美丽,每逢周末或节日,不少市民到江边搭帐篷游玩。4月3日,恰逢“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从蒲庙大桥、至龙岗大桥、三岸大桥、青山大桥、良庆大桥、南宁大桥,一直到五象大桥,道路两边停放车辆满满、江边草地上到处是帐篷和天幕。

市民在江边搭帐篷的热度不断升温,不仅让江边人气旺了起来,而且带动了帐篷等户外露营用品的热销,也拉动了网上 美食 团购及周边地摊经济消费。据了解, 迪卡侬南宁民族东商场在今年“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期间,露营运动商品销售火爆,总体销量增长超去年同期5倍。其中,遮阳蓬和天幕作为半日露营的主体装备,同期销量增长超过10倍;露营家具和附件,例如桌椅、垫子、露营车、炊具的销量增长超过5倍。

至截稿时间获悉,今年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期间,各地防控指挥部相续出台了防疫出行政策,今年五一还能跨省出游吗?是“难上加难”!

从各地公布的五一出行政策来看,各地省市区都倡导就地休,往返需提供48小时检测报告、 健康 码、行程码及相应的报备等防疫管理。其中, 南宁市提出非必要不来邕倡导,加强入邕报备和检测管理。

心若向阳,万物皆明。就近出游也是不错的,既实惠又便捷、少堵车、少烦恼,多看景,多谈心。我在此提前祝小伙伴们五一快乐!

各镇,县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19〕41号)、《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19〕17号)及《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宣发〔2017〕26号)、《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宣政〔2019〕27号),根据《旌德县委旌德县关于全面推进生态立县全域旅游的意见》精神(旌发〔2015〕17号),不断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文化和旅游强县建设,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特色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发展行动的总要求,按照“一体两翼”工作思路,以皖南文化旅游区建设和全域旅游区创建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全域旅游产品结构,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为迈入高速时代,打造健康旌德,决胜全面建成,建设现代化发展美好旌德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按照《旌德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全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养生度复合型转变,旅游品牌由区域知名向国内知名转变,旅游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强县建设,力争到2022年,国内外游客年接待量突破7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5亿元,旅游业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2%。

二、主要任务

重点实施“打造、项目建设、四级联建、两翼协同”等四大工程举措。

(一) “ 五个一批 ” 打造工程

1 、目标任务。坚持以树品牌、提质量为目标,对景区、线路、业态、商品、企业等5个领域进行提质升级。到2022年,建成一批旅游景区、线路、新兴业态、特色商品、领军企业。

2 、实施内容。景区:扎实推进旌歙古道争创4a,宣砚文化园、马家溪森林公园争创3a,支持悠然谷争创省级旅游度区,继续推进景区品质提升,着力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丰富景区游览内容,提升景区服务水平。线路:持续打造最美高铁浪漫游、皖南川藏线探秘游、慢城休闲游、文房四宝品鉴游、古道驿站穿越游、省城周末洗肺游等线路。新兴业态:按照“旅游+”、“+旅游”工作思路,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宣砚文化园研学基地、旌歙古道体育基地、马家溪森林康养基地、灵芝养生旅游基地等省级中健康旅游基地,积极推进省级旅游小镇、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及省级红色旅游小镇建设。加快民宿产业发展升级,推进俞村雪里村民宿群,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有效盘活国有资产。特色商品:鼓励宣砚、徽墨、灵芝、木活字及其衍生品研发,开发一批慢城、“两山”理论文化创意类旅游商品,加快文庙水街等特色旅游街区和专营店建设,积极开展特色旅游商品宣传推广,做大做强我县旅游商品品牌。领军企业:积极培育通过iso质量和环境管理等体系认证,建立先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并与规则相衔接的领军企业。县属国有企业加强企业间合资合作、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支持旅游企业运用定向融资、融资租赁、信托、项目贷等融资工具,培育领军企业。(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交运局、县农水局、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卫健委、县、县黄山东线管委会、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1 、目标任务。对新增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进行重点调度。到2022年,冰雪文旅城项目建成达效,成为牵动性项目。着力打造文庙水街景区,提升文庙水街区域绿化亮化、环境整治和标识系统建设水平,改造老县委大院,提升慢生活品味和慢城文化核心区整体水平。建成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效益好的旅游项目。

2 、实施内容。重点围绕对周边资源具有整合功能、对旅游线路建设具有支撑作用、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开发具有推动作用、对区域旅游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等4个方面谋划旅游景区项目和旅游六要素产品项目。不断完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实行申报制,动态管理,每年从全县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中筛选和优质项目报送省级重点项目库。同时加强全县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对未按期实现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实行退出机制并予以通报。(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

1 、目标任务。积极争创全域旅游区,将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旅游基地建设有机结合,确定一批镇、村、点,整合各级各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培育,树立全域旅游发展。到2022年,力争创成全域旅游区和省级文化旅游名县,旌阳镇、白地镇力争创成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江村、路西、朱旺村、三峰村力争创成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悠然谷、爱乐梧亲子乐园、旌俞生态园等力争创成省级休闲旅游点。

2 、实施内容。根据省全域旅游“四级联建”标准,加强对创建单位的指导,积极争创省级文化旅游名县、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及省级休闲旅游点。在相关项目安排上向村倾斜,助力乡村振兴和 脱贫攻坚 。县及各镇为创建申报的主体。(单位:县文旅局、县扶贫开发局等,各镇)

(四)市场营销和监管服务两翼协同工程

1 、目标任务。切实贯彻《旌德县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坚持系统营销、全面营销理念,持续打造慢城文化旅游品牌和“两山”理论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旌德知名度、美誉度。强化旅游监管服务,坚持软硬件“两手抓”、“两手硬”,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强化依法治旅,创新管理体制,增强治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局面,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

2 、实施内容。在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持续实施“1+n”营销战略,巩固我县在央视的城市品牌形象宣传。用好微博、、大v、旅游攻略等新媒体新方式,升级智慧旅游平台。大力推进节庆营销,继续开展旌歙古道徒步赛、灵芝文化旅游节、宣砚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组织开展“四季游旌德”系列营销活动。持续开展以“皖南川藏线”为代表的自驾旅游营销宣传,大力开展高铁旅游营销。继续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推进长三角及g60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工作,积极开展与黄山区区域协作。落实组团奖励政策,进一步优化市场营销政策。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整合,加强旅游安全与应急队伍建设,建立旅游景区客流动态分析研判、预测预警、现场监管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加大多部门联动的旅游安全信息收集、部门间信息共享和研判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努力提高旅游安全应急联动能力。贯彻落实《日旅游工作导则》,进一步规范我县日旅游工作。全面推广实施行业标准,旅游企业学习标准、使用标准。创建一批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区、单位和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持续开展旅游诚信日活动,定期发布旅游诚信“红黑榜”。加大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在行业监管中的作用,实现旅行社、电子合同、旅游团队、电子导游证等信息全覆盖。做好12301、12345旅游服务和投诉受理工作。(单位:县文旅局、县局、县交运局、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应急局、县市场、县文明办、县融媒体中心、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县全域旅游小组秘书处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各镇要强化主体,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抓好规划实施、政策执行、力量保障。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细化年度目标,密切协作配合。加强全域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发展等相关规划中。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单位:全域旅游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

(二)加强基础配套。加快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驿站、重点景区及乡村旅游集聚区游务中心(服务点)建设,构建“县—镇­—旅游点”旅游集散体系。支持景区景点、乡村旅游集聚区、旅游小镇加快旅游厕所、停车场、自驾营地、观景平台、智慧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将芜黄高速旌德服务区建设成集交通、旅游、生态等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场所。积极推进兴白路建设。突出做好“皖南川藏线”旌德段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单位:县文旅局、县、县交运局、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预算。各镇应加大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力度,支持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美元(外资项目)或1亿元以上的文旅项目,投产运营之日起,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前3年全额补助、后3年减半补助”;

对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的小型微利旅游服务企业,其所得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a以上景区、3星以上饭店类旅游企业,如当年没有税收违法行为,其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企业给予奖励。加强银旅合作,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等进入资本市场。继续发挥全域旅游信用担保作用。(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农水局、县、县金融办、县税务局、县旅游公司、县担保公司等)

(四)加强用地保障。进一步强化旅游业用地保障,旅游用地中属于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

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用地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对重点旅游项目、旅游新业态项目、景区品质提升项目、通景区公路建设项目等优先列入年度用地,及时安排建设用地指标。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对引进的重大旅游项目用地按照“一事一议”原则,依法按规定程序予以供地。认真落实《宣城市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非集中建设区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宣政办秘〔2019〕42号),鼓励和村集体与农民充分利用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等现有资源,开展民宿、餐饮、农家乐等休闲游憩相关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资本共同兴办民宿、农家乐、停车场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城乡居民可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利用旧厂房、仓库提供符合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可执行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文旅局,各镇)

(五)加强人才保障。深入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开展“旅游人才集聚”行动,强化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通过交流挂职、短期、项目合作、专家智库等灵活方式,引进规划、策划、艺术、管理等专业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强化旅游人才基地建设,通过县内外交流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研讨班、组织开展行业轮训等方式,建立分层分级培训机制。推进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导游员、讲解员队伍,加强导游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导游技能大赛。(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教体局、县人社局、县文旅局等)

(六)加励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皖政办〔2019〕17号)及《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宣发〔2017〕26号)。对新创、省级旅游度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

对新创的5a级、4a级、3a级旅游景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新创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省旅游乡镇)、特色旅游名村(省市乡村旅游村)、休闲旅游点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10万元、5万元。对新创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旅游饭店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5万元。对新建旅游厕所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省市县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的省外、省内、市内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参展费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0.3万元、0.2万元、0.1万元。

2017年、2018年度奖励政策参照《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旌发〔2012〕18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办〔2013〕26号)执行。(单位:县财政局、县文旅局等、各镇)

(七)加强考核激励。建立健全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的督促检查和考核机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对各镇和县直相关单位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政班子和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单位:县督办室、县目标办、县文旅局等,各镇)

本政策中的各项奖补政策,与其他奖补政策不能重复享受。本政策自文件印发之日起实施。

作者:奇创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咨询规划设计院 张孟蛟

旅游业是幸福产业之一,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事业属性。旅游业也是典型的跨界产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利用,尤其是打造旅游目的地,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构建,必须依靠各级的行政手段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何让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一项幸福工程,为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

这其中各级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但很多地方发展旅游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困惑和误区,要么包揽一切,要么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发力不精准、发力不持续、发力不见效,这些都是当下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存在的难点。该如何精准发力、有效作为?要在目标任务上有系统认知,搞清楚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要完善规划体系。对于旅游规划,很多人认为“规划规划,墙上挂挂”,其实不然,规划能不能落地,不仅取决于规划编制单位的实力,还在于委托单位对规划执行的态度和力度。规划不是的,但没有规划万万不能,打造旅游目的地必须要策划和规划先行,一开始就要研究解决顶层设计问题。总体规划相对宏观,更偏重决策指导,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作为实施主体的专项规划来补充完善,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行动”的体系。

二要打造“颜值”环境体系。旅游是一种美学体验行为,旅游经济也是一种颜值经济。一个优质的旅游目的地,除了需要打造优质的核心产品,养眼、养心、养颜、养身、养生的美丽环境也不可或缺。现代旅游已经不仅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注重的是全身心的体验和感受,目的地建设不仅要让游客记住,还要让游客眼就爱上,让每一位游客都有一种分享的冲动和再来的欲望,这就需要从目的地的整体美境构建上入手,要注重整体生态保护,多些自然美,同时还要用心打造美城、美村、美房、美路、美田、美水等美丽集成。

三要构建平台产品体系。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构建全产业链,要通过集聚化实现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可充分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也是抓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集聚需要平台承接,应通过规划来合理安排空间,完善相应的基础配套,形成旅游度区、特色小镇、高等级景区、大型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集聚区五位一体的产业集聚大平台。同时,要重视旅游招商引资和核心景区开发,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打造高能级的核心产品。要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民间创客创业,促进新业态的引进,通过“旅游+”和“+旅游”等途径增强旅游产品的丰度。

四要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抓公共服务体系与抓产业项目同等重要。公共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旅游交通配套,要重点解决快旅慢游交通体系,打通一公里,建设串联各种美丽元素的旅游绿道系统,要把旅游服务驿站、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停车场等各种设施纳入交通规划同步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大力推进智慧旅游服务的运用,实现网络全覆盖。

五要建立旅游立体营销体系。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品牌IP,要精心包装好区域旅游形象,与城市整体品牌形成联动。各级要主动为旅游站台代言,旅游部门要建立专门的旅游推广中心,搭建旅游市场营销的各种平台和渠道。要建立旅游营销的部门分工机制、线上线下推广的渠道机制、内外联动的常态化活动机制、长线和短线结合的市场开拓机制、专项投入和企业联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形成旅游营销工作的常态化、立体化、精准化。

六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首先要解决谁来管的问题,要强化旅政部门统筹协调、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通过考核建立部门分工负责的高效联动机制,并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与之匹配的“1+3”管理体制;其次要解决怎么管的问题,要大力推动旅游全行业贯标和制标工作,用标准化来促进经营规范化,要推行企业诚信经营考核,建立黑名单惩处机制,要制定旅游突发应急处理机制,加大高科技手段的运用,防患于未然。要加大文明旅游诚信经营的日常宣传教育,强化游客投诉无小事的服务理念,把好建设落实到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

七要构建人才保障体系。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即一支懂旅游、抓旅游的政干部队伍,一支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一支爱旅游、做旅游的一线技能人才队伍。要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招、引、育等多种途径来实现人才储备和更新,并不断提升三支队伍的专业水平,充分保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人才供给。

八要创新旅游投融资体系。在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中,资金投入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大多数地方的财力有限,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投入有限,如何?有六种路径,一是依靠招商引资,通过引进工商资本直投或采取PPP、融资租赁形式来建设开发;二是建立产业基金,通过引进金融资本和财政资金合作来扶持旅游业的发展;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各类补助资金,并整合使用支持旅游基础配套建设;四是发行旅游产业债券,向公开募集资金用于旅游业发展;五是出台财政激励政策,发动民间资金参与旅游业开发;六是成立地方国有旅游投资,通过资源资产整合与市场化运作实现资产证券化,进入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

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发展产业是关键,建设景观是手段,形成体验是途径,弘扬文化是灵活,保护生态是目的。绿维文旅认为,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农村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每个乡村的特点,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下七种盈利模式。

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产生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乡村,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集聚、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生态保护型模式多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资源整合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或者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或者其他农业资源发达地区,产业以渔业或者牧业,或其他农业资源为主。

高效农业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文化传承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绿维文旅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实施综合服务商,拥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1+3+N”专业团队(1个专业研究院、3个参控股公司和N个专业规划设计团队),以及丰富的专家资源和产业链资源,结合多年实践,研发制定了全国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标准《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导则(绿维企业标准)》,编著出版了首部乡村振兴规划专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规划》,半年热销上万册,获业界好评和读者点赞,与四川开江、山西长子、湖南新化、重庆秀山等合作,创新编制“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探索“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一体化规划与运营、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申报,并推出了“金山银山节”、“稻田+”田园综合体、“慢村”、“新乡土度”、“乡村亲子乐园”等创新模式和IP,助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落地实施。

《广东省乡村休闲产业“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日正式出台,明确要在广东推进形成“四边三道两特一园”的乡村休闲产业“4321”空间布局。到2025年,全省乡村休闲产业发展要成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展望2035年,全省乡村休闲产业要打造成千亿规模美丽经济产业集群,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有望达到3亿人次以上,建成1-2个有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规划》提出坚持立农为农、坚持绿色、坚持创新融合、坚持统筹发展四个原则,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广东乡村休闲产业的总体要求、构建布局、乡村休闲产品体系、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2022年4月6日,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迳头村,春耕后的田地与远山及乡村形成一幅美丽的春日田园画卷。南都拍客 付海燕 摄

村游规模成熟、高端消费群体占比高

“美丽经济”市场潜力巨大

《规划》指出,广东乡村休闲产业资源丰富,消费群体潜力巨大,乡村基础设施发达,美丽基础坚实、业态类型丰富、品牌效应凸显。这是现阶段广东乡村休闲产业的发展形势和优势。

据统计,目前,广东已累计建成肇庆封开等5条省际廊道,打造了广州“花漾年华”、佛山“百里芳华”、茂名“精彩100里”、汕尾“蚝情万丈”和陆丰“滨海走廊”等200多条美丽乡村风貌带、570多条美丽乡村线路。

全省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县(区)10个,美丽休闲乡村32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项,向全国推介24条乡村休闲线路,共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镇147个、点407个,认定50家广东农业公园。

《规划》进一步分析,从消费市场来看,广东毗邻港澳,常住人口达1.26亿,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有8617万人,消费群体巨大,且高端消费群体占比高。预计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城镇常住人口10150万人,乡村休闲需求旺盛。并且,广东气候优势明显,四季均适宜出游,“景美人少、休闲放松、车程短、开销低”的周边游、乡村休闲,也成了都市居民出游的普遍。

从资本投入来看,广东省财政持续投入支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乡村产业振兴基金等合力撬动 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特色小镇、乡村民宿等乡村休闲产业受资本市场热捧。与此同时,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乡村振兴板”的挂牌,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驻镇帮镇扶村、“万企兴万村”行动,以及吸引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的举措,调动激发优质要素流向乡村,也为乡村休闲产业赋能提速。

形成乡村休闲产业“4321”空间布局

打造千亿规模美丽经济产业集群

总体来看,广东乡村休闲产业仍存在“智”创资源供给、“农”本资源发掘不充分,“聚”集资源融合不深入等问题,亟需统筹优化发展。

因此,《规划》中明确坚持四个原则,即要坚持立农为农、坚持绿色、坚持创新融合、坚持统筹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农耕文化为魂,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进形成“四边三道两特一园”乡村休闲产业“4321”空间布局,优化时令乡村休闲产业体系。

“4321”空间布局具体指:4为“四边”,即城边、景边、海边、村边;3为“三道”,即交通干道、碧(绿)道、南粤古驿道;2为“两特”,即少数民族特色居住区、古镇古村特色村落;1为“一园”,即农产品加工 旅游 园区。

从具体的目标来看,《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成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乡村休闲 旅游 人次达1.8亿。珠三角都市农业、水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湾区、 旅游 目的地;沿海两翼休闲渔业、滨海风情以及潮汕、雷琼传统村落联动发展,打造乡村休闲 旅游 产业带;北部生态发展区休闲产业生态化、农业生态产业化同步发展,客家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特色凸显,打造粤北生态 旅游 圈。

展望2035年,《规划》提出,全省乡村休闲产业将打造成千亿规模美丽经济产业集群,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3亿人次以上,建成1-2个有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规划》突出“可行”这一特点。一方面,结合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纲要,衔接省教育、工信、住建、交通、人社、自然资源、水利、文旅等专项规划,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培强“三品一标”,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人才队伍,发展等六大任务推进落实,并提出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联农带农、推进重点突破、优化要素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指导性、可行性强。

另一方面,实施,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好农村路”、南粤古驿道、万里碧道等建设,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整治提升,全域推进建设乡村振兴带。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将以《规划》为指引,按照以“小切口”推动“大发展”的思路,整合各方资源,系统、聚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美丽乡村建设盈利模式有哪些?

新年伊始,初春正寒。国内再次席卷而来,从边城小镇东兴市,至都市大上海,全国各地都笼罩在的阴霾之下,各地方紧急展开预案,停业、停工、停学、关闭 娱乐 场所等,同时严格执行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严格控制 旅游 团队规模暂停经营 旅游 专列业务。

自遭重创的 旅游 业在期间艰难复苏,如今再度收紧, 旅游 业还能复苏吗?

论道网行业记者将为大家简单梳理关于2022年一季度广西文旅行业的政策、、数据、企业,看看在蔓延的阴霾下,广西 旅游 市场呈现出怎样的动态和趋势?

出品 | 论道网内容中心

十四五期间,广西在文旅整体规划上, 将力争全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达到全域 旅游 区验收标准,力争在特色 旅游 名县和全域 旅游 区总数达到70个以上; 同时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 ,启动广西文旅文化 旅游 乡村振兴重点村镇品牌创建工作,力争新增四星级以上乡村 旅游 区(农家乐)30家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点20个以上、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10家以上。

在地方政策上,柳州市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将加快推进-东盟大 健康 和文化 旅游 装备产业园建设; 创新“文化 旅游 +工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柳州螺蛳粉节文化品牌活动和文旅体验路线等,打造一批红色 旅游 经典景区,助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一)广西

(二)其他

一季度期间,为了有效恢复广西文旅市场, 广西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季度实现 旅游 消费2000亿元总目标,并且采取了诸多举措,其中包括在春节元旦期间广西 旅游 市场以“本地人游本地”周边游、自驾游为主。 聚焦乡村休闲、文博体验、红色教育等主题,推出一批小众 旅游 路线;结合本土特色资源,成立广西红色文化 旅游 协会,推动红色 旅游 发展。

并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支持文化和 旅游 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 鼓励各类合格投资者按市场化方式在广西发起设立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广西文化和 旅游 相关产业的各类企业。

同时,在地方上,各相关部门结合当地优质 旅游 资源,大力推动当地特色 旅游 产业发展,其中 ,南宁市依托广西首府、东盟桥头堡地位,提出加快建设 旅游 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打响南宁文化 旅游 品牌,增强南宁文化 旅游 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南宁文化 旅游 影响力。

柳州则充分发挥螺蛳粉网红品牌优势,将打造螺蛳粉农业休闲 旅游 区,建立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农业现代化区核心区,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 打造集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现代化生产和加工、电商物流、农业休闲观光 旅游 及研学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1、【2022年元旦期全国各省市区文旅市场情况】

2. 【一季度广西 旅游 业主要指标数据】

本季度间,2022年的个小长元旦期,江苏、广东、河南均接待了逾千万人次游客。 江苏、上海、广东、辽宁、广西、贵州、河南等7个省份 旅游 收入超40亿元,而 旅游 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江苏和上海两地。 其中,江苏以1341.66万人次、154.37亿元的数据分别暂时全国各省份游客接待榜和 旅游 收入榜。

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控常态化下,今年不少省份元旦期的游客量和 旅游 收入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如重庆、江苏、广西等地游客接待量出现了15%以上的降幅; 广东、江苏和广西等省份的 旅游 收入同比也略微下降。相比之下,元旦期文旅市场的数据增幅则显得一枝独秀,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72.4%, 旅游 收入更是成倍增长。

为了有效促进文旅市场消费,各地相关组织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其中,进入冬季以来,广西各地文化 旅游 企业纷纷出台面向区内外游客的优惠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 旅游 文化活动吸引游客。 如河池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 旅游 景区、南丹歌娅思谷景区等推出了免费送门票活动,北海海丝首港、海底世界、金海湾红树林门票打折优惠。

受国内零星散发和寒潮天气影响,据统计测算,2022年春节日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 广西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053.64万人次,同比下降7.9% ;实现 旅游 收入129.63亿元,同比下降8.0%。

至2月初,广西东兴市,百色市陆续爆发,相关部门立即采取封锁动态清零措施。 2月7日,广西文化和 旅游 厅启动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全区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暂停经营跨省(市、区)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3月中旬,广宁市、桂林市、玉林市、贺州市、北海市、钦州市等地发布紧急公告,严格控制人员聚焦性活动,暂时关闭 娱乐 场所,至此,广西短暂复苏的文旅市场再次进入寒冬期。

由于受影响,在出游特点方面,多方面数据显示, 今年的元旦及广西三月三、清明节期,广西乃至全国的 旅游 市场仍以短途游、城市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为主要出游方向, 赏乡村美景、品摘农家菜、亲子游乐体验等活动带动当地特色 旅游 民宿、红色 旅游 、高星级农家乐接待量不断攀升。

南宁“帐篷热“带火露营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宁邕江变得越来越美丽,每逢周末或节日,不少市民到江边搭帐篷游玩。4月3日,恰逢“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从蒲庙大桥、至龙岗大桥、三岸大桥、青山大桥、良庆大桥、南宁大桥,一直到五象大桥,道路两边停放车辆满满、江边草地上到处是帐篷和天幕。

市民在江边搭帐篷的热度不断升温,不仅让江边人气旺了起来,而且带动了帐篷等户外露营用品的热销,也拉动了网上 美食 团购及周边地摊经济消费。据了解, 迪卡侬南宁民族东商场在今年“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期间,露营运动商品销售火爆,总体销量增长超去年同期5倍。其中,遮阳蓬和天幕作为半日露营的主体装备,同期销量增长超过10倍;露营家具和附件,例如桌椅、垫子、露营车、炊具的销量增长超过5倍。

至截稿时间获悉,今年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期间,各地防控指挥部相续出台了防疫出行政策,今年五一还能跨省出游吗?是“难上加难”!

从各地公布的五一出行政策来看,各地省市区都倡导就地休,往返需提供48小时检测报告、 健康 码、行程码及相应的报备等防疫管理。其中, 南宁市提出非必要不来邕倡导,加强入邕报备和检测管理。

心若向阳,万物皆明。就近出游也是不错的,既实惠又便捷、少堵车、少烦恼,多看景,多谈心。我在此提前祝小伙伴们五一快乐!

各镇,县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19〕41号)、《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19〕17号)及《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宣发〔2017〕26号)、《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宣政〔2019〕27号),根据《旌德县委旌德县关于全面推进生态立县全域旅游的意见》精神(旌发〔2015〕17号),不断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文化和旅游强县建设,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特色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发展行动的总要求,按照“一体两翼”工作思路,以皖南文化旅游区建设和全域旅游区创建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全域旅游产品结构,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为迈入高速时代,打造健康旌德,决胜全面建成,建设现代化发展美好旌德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按照《旌德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全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养生度复合型转变,旅游品牌由区域知名向国内知名转变,旅游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强县建设,力争到2022年,国内外游客年接待量突破7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5亿元,旅游业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2%。

二、主要任务

重点实施“打造、项目建设、四级联建、两翼协同”等四大工程举措。

(一) “ 五个一批 ” 打造工程

1 、目标任务。坚持以树品牌、提质量为目标,对景区、线路、业态、商品、企业等5个领域进行提质升级。到2022年,建成一批旅游景区、线路、新兴业态、特色商品、领军企业。

2 、实施内容。景区:扎实推进旌歙古道争创4a,宣砚文化园、马家溪森林公园争创3a,支持悠然谷争创省级旅游度区,继续推进景区品质提升,着力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丰富景区游览内容,提升景区服务水平。线路:持续打造最美高铁浪漫游、皖南川藏线探秘游、慢城休闲游、文房四宝品鉴游、古道驿站穿越游、省城周末洗肺游等线路。新兴业态:按照“旅游+”、“+旅游”工作思路,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宣砚文化园研学基地、旌歙古道体育基地、马家溪森林康养基地、灵芝养生旅游基地等省级中健康旅游基地,积极推进省级旅游小镇、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及省级红色旅游小镇建设。加快民宿产业发展升级,推进俞村雪里村民宿群,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有效盘活国有资产。特色商品:鼓励宣砚、徽墨、灵芝、木活字及其衍生品研发,开发一批慢城、“两山”理论文化创意类旅游商品,加快文庙水街等特色旅游街区和专营店建设,积极开展特色旅游商品宣传推广,做大做强我县旅游商品品牌。领军企业:积极培育通过iso质量和环境管理等体系认证,建立先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并与规则相衔接的领军企业。县属国有企业加强企业间合资合作、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支持旅游企业运用定向融资、融资租赁、信托、项目贷等融资工具,培育领军企业。(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交运局、县农水局、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卫健委、县、县黄山东线管委会、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1 、目标任务。对新增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进行重点调度。到2022年,冰雪文旅城项目建成达效,成为牵动性项目。着力打造文庙水街景区,提升文庙水街区域绿化亮化、环境整治和标识系统建设水平,改造老县委大院,提升慢生活品味和慢城文化核心区整体水平。建成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效益好的旅游项目。

2 、实施内容。重点围绕对周边资源具有整合功能、对旅游线路建设具有支撑作用、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开发具有推动作用、对区域旅游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等4个方面谋划旅游景区项目和旅游六要素产品项目。不断完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实行申报制,动态管理,每年从全县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中筛选和优质项目报送省级重点项目库。同时加强全县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对未按期实现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实行退出机制并予以通报。(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

1 、目标任务。积极争创全域旅游区,将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旅游基地建设有机结合,确定一批镇、村、点,整合各级各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培育,树立全域旅游发展。到2022年,力争创成全域旅游区和省级文化旅游名县,旌阳镇、白地镇力争创成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江村、路西、朱旺村、三峰村力争创成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悠然谷、爱乐梧亲子乐园、旌俞生态园等力争创成省级休闲旅游点。

2 、实施内容。根据省全域旅游“四级联建”标准,加强对创建单位的指导,积极争创省级文化旅游名县、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及省级休闲旅游点。在相关项目安排上向村倾斜,助力乡村振兴和 脱贫攻坚 。县及各镇为创建申报的主体。(单位:县文旅局、县扶贫开发局等,各镇)

(四)市场营销和监管服务两翼协同工程

1 、目标任务。切实贯彻《旌德县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坚持系统营销、全面营销理念,持续打造慢城文化旅游品牌和“两山”理论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旌德知名度、美誉度。强化旅游监管服务,坚持软硬件“两手抓”、“两手硬”,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强化依法治旅,创新管理体制,增强治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局面,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

2 、实施内容。在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持续实施“1+n”营销战略,巩固我县在央视的城市品牌形象宣传。用好微博、、大v、旅游攻略等新媒体新方式,升级智慧旅游平台。大力推进节庆营销,继续开展旌歙古道徒步赛、灵芝文化旅游节、宣砚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组织开展“四季游旌德”系列营销活动。持续开展以“皖南川藏线”为代表的自驾旅游营销宣传,大力开展高铁旅游营销。继续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推进长三角及g60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工作,积极开展与黄山区区域协作。落实组团奖励政策,进一步优化市场营销政策。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整合,加强旅游安全与应急队伍建设,建立旅游景区客流动态分析研判、预测预警、现场监管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加大多部门联动的旅游安全信息收集、部门间信息共享和研判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努力提高旅游安全应急联动能力。贯彻落实《日旅游工作导则》,进一步规范我县日旅游工作。全面推广实施行业标准,旅游企业学习标准、使用标准。创建一批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区、单位和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持续开展旅游诚信日活动,定期发布旅游诚信“红黑榜”。加大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在行业监管中的作用,实现旅行社、电子合同、旅游团队、电子导游证等信息全覆盖。做好12301、12345旅游服务和投诉受理工作。(单位:县文旅局、县局、县交运局、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应急局、县市场、县文明办、县融媒体中心、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县全域旅游小组秘书处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各镇要强化主体,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抓好规划实施、政策执行、力量保障。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细化年度目标,密切协作配合。加强全域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发展等相关规划中。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单位:全域旅游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

(二)加强基础配套。加快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驿站、重点景区及乡村旅游集聚区游务中心(服务点)建设,构建“县—镇­—旅游点”旅游集散体系。支持景区景点、乡村旅游集聚区、旅游小镇加快旅游厕所、停车场、自驾营地、观景平台、智慧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将芜黄高速旌德服务区建设成集交通、旅游、生态等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场所。积极推进兴白路建设。突出做好“皖南川藏线”旌德段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单位:县文旅局、县、县交运局、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预算。各镇应加大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力度,支持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美元(外资项目)或1亿元以上的文旅项目,投产运营之日起,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前3年全额补助、后3年减半补助”;

对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的小型微利旅游服务企业,其所得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a以上景区、3星以上饭店类旅游企业,如当年没有税收违法行为,其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企业给予奖励。加强银旅合作,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等进入资本市场。继续发挥全域旅游信用担保作用。(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农水局、县、县金融办、县税务局、县旅游公司、县担保公司等)

(四)加强用地保障。进一步强化旅游业用地保障,旅游用地中属于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

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用地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对重点旅游项目、旅游新业态项目、景区品质提升项目、通景区公路建设项目等优先列入年度用地,及时安排建设用地指标。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对引进的重大旅游项目用地按照“一事一议”原则,依法按规定程序予以供地。认真落实《宣城市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非集中建设区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宣政办秘〔2019〕42号),鼓励和村集体与农民充分利用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等现有资源,开展民宿、餐饮、农家乐等休闲游憩相关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资本共同兴办民宿、农家乐、停车场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城乡居民可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利用旧厂房、仓库提供符合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可执行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文旅局,各镇)

(五)加强人才保障。深入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开展“旅游人才集聚”行动,强化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通过交流挂职、短期、项目合作、专家智库等灵活方式,引进规划、策划、艺术、管理等专业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强化旅游人才基地建设,通过县内外交流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研讨班、组织开展行业轮训等方式,建立分层分级培训机制。推进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导游员、讲解员队伍,加强导游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导游技能大赛。(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教体局、县人社局、县文旅局等)

(六)加励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皖政办〔2019〕17号)及《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宣发〔2017〕26号)。对新创、省级旅游度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

对新创的5a级、4a级、3a级旅游景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新创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省旅游乡镇)、特色旅游名村(省市乡村旅游村)、休闲旅游点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10万元、5万元。对新创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旅游饭店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5万元。对新建旅游厕所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省市县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的省外、省内、市内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参展费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0.3万元、0.2万元、0.1万元。

2017年、2018年度奖励政策参照《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旌发〔2012〕18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办〔2013〕26号)执行。(单位:县财政局、县文旅局等、各镇)

(七)加强考核激励。建立健全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的督促检查和考核机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对各镇和县直相关单位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政班子和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单位:县督办室、县目标办、县文旅局等,各镇)

本政策中的各项奖补政策,与其他奖补政策不能重复享受。本政策自文件印发之日起实施。

作者:奇创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咨询规划设计院 张孟蛟

旅游业是幸福产业之一,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事业属性。旅游业也是典型的跨界产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利用,尤其是打造旅游目的地,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构建,必须依靠各级的行政手段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何让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一项幸福工程,为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

这其中各级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但很多地方发展旅游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困惑和误区,要么包揽一切,要么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发力不精准、发力不持续、发力不见效,这些都是当下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存在的难点。该如何精准发力、有效作为?要在目标任务上有系统认知,搞清楚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要完善规划体系。对于旅游规划,很多人认为“规划规划,墙上挂挂”,其实不然,规划能不能落地,不仅取决于规划编制单位的实力,还在于委托单位对规划执行的态度和力度。规划不是的,但没有规划万万不能,打造旅游目的地必须要策划和规划先行,一开始就要研究解决顶层设计问题。总体规划相对宏观,更偏重决策指导,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作为实施主体的专项规划来补充完善,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行动”的体系。

二要打造“颜值”环境体系。旅游是一种美学体验行为,旅游经济也是一种颜值经济。一个优质的旅游目的地,除了需要打造优质的核心产品,养眼、养心、养颜、养身、养生的美丽环境也不可或缺。现代旅游已经不仅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注重的是全身心的体验和感受,目的地建设不仅要让游客记住,还要让游客眼就爱上,让每一位游客都有一种分享的冲动和再来的欲望,这就需要从目的地的整体美境构建上入手,要注重整体生态保护,多些自然美,同时还要用心打造美城、美村、美房、美路、美田、美水等美丽集成。

三要构建平台产品体系。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构建全产业链,要通过集聚化实现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可充分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也是抓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集聚需要平台承接,应通过规划来合理安排空间,完善相应的基础配套,形成旅游度区、特色小镇、高等级景区、大型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集聚区五位一体的产业集聚大平台。同时,要重视旅游招商引资和核心景区开发,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打造高能级的核心产品。要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民间创客创业,促进新业态的引进,通过“旅游+”和“+旅游”等途径增强旅游产品的丰度。

四要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抓公共服务体系与抓产业项目同等重要。公共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旅游交通配套,要重点解决快旅慢游交通体系,打通一公里,建设串联各种美丽元素的旅游绿道系统,要把旅游服务驿站、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停车场等各种设施纳入交通规划同步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大力推进智慧旅游服务的运用,实现网络全覆盖。

五要建立旅游立体营销体系。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品牌IP,要精心包装好区域旅游形象,与城市整体品牌形成联动。各级要主动为旅游站台代言,旅游部门要建立专门的旅游推广中心,搭建旅游市场营销的各种平台和渠道。要建立旅游营销的部门分工机制、线上线下推广的渠道机制、内外联动的常态化活动机制、长线和短线结合的市场开拓机制、专项投入和企业联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形成旅游营销工作的常态化、立体化、精准化。

六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首先要解决谁来管的问题,要强化旅政部门统筹协调、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通过考核建立部门分工负责的高效联动机制,并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与之匹配的“1+3”管理体制;其次要解决怎么管的问题,要大力推动旅游全行业贯标和制标工作,用标准化来促进经营规范化,要推行企业诚信经营考核,建立黑名单惩处机制,要制定旅游突发应急处理机制,加大高科技手段的运用,防患于未然。要加大文明旅游诚信经营的日常宣传教育,强化游客投诉无小事的服务理念,把好建设落实到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

七要构建人才保障体系。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即一支懂旅游、抓旅游的政干部队伍,一支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一支爱旅游、做旅游的一线技能人才队伍。要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招、引、育等多种途径来实现人才储备和更新,并不断提升三支队伍的专业水平,充分保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人才供给。

八要创新旅游投融资体系。在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中,资金投入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大多数地方的财力有限,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投入有限,如何?有六种路径,一是依靠招商引资,通过引进工商资本直投或采取PPP、融资租赁形式来建设开发;二是建立产业基金,通过引进金融资本和财政资金合作来扶持旅游业的发展;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各类补助资金,并整合使用支持旅游基础配套建设;四是发行旅游产业债券,向公开募集资金用于旅游业发展;五是出台财政激励政策,发动民间资金参与旅游业开发;六是成立地方国有旅游投资,通过资源资产整合与市场化运作实现资产证券化,进入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

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发展产业是关键,建设景观是手段,形成体验是途径,弘扬文化是灵活,保护生态是目的。绿维文旅认为,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农村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每个乡村的特点,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下七种盈利模式。

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产生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乡村,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集聚、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生态保护型模式多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资源整合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或者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或者其他农业资源发达地区,产业以渔业或者牧业,或其他农业资源为主。

高效农业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文化传承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绿维文旅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实施综合服务商,拥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1+3+N”专业团队(1个专业研究院、3个参控股公司和N个专业规划设计团队),以及丰富的专家资源和产业链资源,结合多年实践,研发制定了全国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标准《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导则(绿维企业标准)》,编著出版了首部乡村振兴规划专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规划》,半年热销上万册,获业界好评和读者点赞,与四川开江、山西长子、湖南新化、重庆秀山等合作,创新编制“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探索“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一体化规划与运营、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申报,并推出了“金山银山节”、“稻田+”田园综合体、“慢村”、“新乡土度”、“乡村亲子乐园”等创新模式和IP,助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落地实施。

乡村旅游振兴有什么前景?

新年伊始,初春正寒。国内再次席卷而来,从边城小镇东兴市,至都市大上海,全国各地都笼罩在的阴霾之下,各地方紧急展开预案,停业、停工、停学、关闭 娱乐 场所等,同时严格执行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严格控制 旅游 团队规模暂停经营 旅游 专列业务。

自遭重创的 旅游 业在期间艰难复苏,如今再度收紧, 旅游 业还能复苏吗?

论道网行业记者将为大家简单梳理关于2022年一季度广西文旅行业的政策、、数据、企业,看看在蔓延的阴霾下,广西 旅游 市场呈现出怎样的动态和趋势?

出品 | 论道网内容中心

十四五期间,广西在文旅整体规划上, 将力争全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达到全域 旅游 区验收标准,力争在特色 旅游 名县和全域 旅游 区总数达到70个以上; 同时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 ,启动广西文旅文化 旅游 乡村振兴重点村镇品牌创建工作,力争新增四星级以上乡村 旅游 区(农家乐)30家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点20个以上、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10家以上。

在地方政策上,柳州市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将加快推进-东盟大 健康 和文化 旅游 装备产业园建设; 创新“文化 旅游 +工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柳州螺蛳粉节文化品牌活动和文旅体验路线等,打造一批红色 旅游 经典景区,助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一)广西

(二)其他

一季度期间,为了有效恢复广西文旅市场, 广西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季度实现 旅游 消费2000亿元总目标,并且采取了诸多举措,其中包括在春节元旦期间广西 旅游 市场以“本地人游本地”周边游、自驾游为主。 聚焦乡村休闲、文博体验、红色教育等主题,推出一批小众 旅游 路线;结合本土特色资源,成立广西红色文化 旅游 协会,推动红色 旅游 发展。

并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支持文化和 旅游 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 鼓励各类合格投资者按市场化方式在广西发起设立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广西文化和 旅游 相关产业的各类企业。

同时,在地方上,各相关部门结合当地优质 旅游 资源,大力推动当地特色 旅游 产业发展,其中 ,南宁市依托广西首府、东盟桥头堡地位,提出加快建设 旅游 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打响南宁文化 旅游 品牌,增强南宁文化 旅游 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南宁文化 旅游 影响力。

柳州则充分发挥螺蛳粉网红品牌优势,将打造螺蛳粉农业休闲 旅游 区,建立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农业现代化区核心区,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 打造集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现代化生产和加工、电商物流、农业休闲观光 旅游 及研学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1、【2022年元旦期全国各省市区文旅市场情况】

2. 【一季度广西 旅游 业主要指标数据】

本季度间,2022年的个小长元旦期,江苏、广东、河南均接待了逾千万人次游客。 江苏、上海、广东、辽宁、广西、贵州、河南等7个省份 旅游 收入超40亿元,而 旅游 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江苏和上海两地。 其中,江苏以1341.66万人次、154.37亿元的数据分别暂时全国各省份游客接待榜和 旅游 收入榜。

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控常态化下,今年不少省份元旦期的游客量和 旅游 收入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如重庆、江苏、广西等地游客接待量出现了15%以上的降幅; 广东、江苏和广西等省份的 旅游 收入同比也略微下降。相比之下,元旦期文旅市场的数据增幅则显得一枝独秀,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72.4%, 旅游 收入更是成倍增长。

为了有效促进文旅市场消费,各地相关组织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其中,进入冬季以来,广西各地文化 旅游 企业纷纷出台面向区内外游客的优惠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 旅游 文化活动吸引游客。 如河池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 旅游 景区、南丹歌娅思谷景区等推出了免费送门票活动,北海海丝首港、海底世界、金海湾红树林门票打折优惠。

受国内零星散发和寒潮天气影响,据统计测算,2022年春节日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 广西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053.64万人次,同比下降7.9% ;实现 旅游 收入129.63亿元,同比下降8.0%。

至2月初,广西东兴市,百色市陆续爆发,相关部门立即采取封锁动态清零措施。 2月7日,广西文化和 旅游 厅启动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全区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暂停经营跨省(市、区)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3月中旬,广宁市、桂林市、玉林市、贺州市、北海市、钦州市等地发布紧急公告,严格控制人员聚焦性活动,暂时关闭 娱乐 场所,至此,广西短暂复苏的文旅市场再次进入寒冬期。

由于受影响,在出游特点方面,多方面数据显示, 今年的元旦及广西三月三、清明节期,广西乃至全国的 旅游 市场仍以短途游、城市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为主要出游方向, 赏乡村美景、品摘农家菜、亲子游乐体验等活动带动当地特色 旅游 民宿、红色 旅游 、高星级农家乐接待量不断攀升。

南宁“帐篷热“带火露营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宁邕江变得越来越美丽,每逢周末或节日,不少市民到江边搭帐篷游玩。4月3日,恰逢“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从蒲庙大桥、至龙岗大桥、三岸大桥、青山大桥、良庆大桥、南宁大桥,一直到五象大桥,道路两边停放车辆满满、江边草地上到处是帐篷和天幕。

市民在江边搭帐篷的热度不断升温,不仅让江边人气旺了起来,而且带动了帐篷等户外露营用品的热销,也拉动了网上 美食 团购及周边地摊经济消费。据了解, 迪卡侬南宁民族东商场在今年“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期间,露营运动商品销售火爆,总体销量增长超去年同期5倍。其中,遮阳蓬和天幕作为半日露营的主体装备,同期销量增长超过10倍;露营家具和附件,例如桌椅、垫子、露营车、炊具的销量增长超过5倍。

至截稿时间获悉,今年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期间,各地防控指挥部相续出台了防疫出行政策,今年五一还能跨省出游吗?是“难上加难”!

从各地公布的五一出行政策来看,各地省市区都倡导就地休,往返需提供48小时检测报告、 健康 码、行程码及相应的报备等防疫管理。其中, 南宁市提出非必要不来邕倡导,加强入邕报备和检测管理。

心若向阳,万物皆明。就近出游也是不错的,既实惠又便捷、少堵车、少烦恼,多看景,多谈心。我在此提前祝小伙伴们五一快乐!

各镇,县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19〕41号)、《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19〕17号)及《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宣发〔2017〕26号)、《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宣政〔2019〕27号),根据《旌德县委旌德县关于全面推进生态立县全域旅游的意见》精神(旌发〔2015〕17号),不断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文化和旅游强县建设,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特色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发展行动的总要求,按照“一体两翼”工作思路,以皖南文化旅游区建设和全域旅游区创建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全域旅游产品结构,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为迈入高速时代,打造健康旌德,决胜全面建成,建设现代化发展美好旌德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按照《旌德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全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养生度复合型转变,旅游品牌由区域知名向国内知名转变,旅游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强县建设,力争到2022年,国内外游客年接待量突破7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5亿元,旅游业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2%。

二、主要任务

重点实施“打造、项目建设、四级联建、两翼协同”等四大工程举措。

(一) “ 五个一批 ” 打造工程

1 、目标任务。坚持以树品牌、提质量为目标,对景区、线路、业态、商品、企业等5个领域进行提质升级。到2022年,建成一批旅游景区、线路、新兴业态、特色商品、领军企业。

2 、实施内容。景区:扎实推进旌歙古道争创4a,宣砚文化园、马家溪森林公园争创3a,支持悠然谷争创省级旅游度区,继续推进景区品质提升,着力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丰富景区游览内容,提升景区服务水平。线路:持续打造最美高铁浪漫游、皖南川藏线探秘游、慢城休闲游、文房四宝品鉴游、古道驿站穿越游、省城周末洗肺游等线路。新兴业态:按照“旅游+”、“+旅游”工作思路,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宣砚文化园研学基地、旌歙古道体育基地、马家溪森林康养基地、灵芝养生旅游基地等省级中健康旅游基地,积极推进省级旅游小镇、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及省级红色旅游小镇建设。加快民宿产业发展升级,推进俞村雪里村民宿群,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有效盘活国有资产。特色商品:鼓励宣砚、徽墨、灵芝、木活字及其衍生品研发,开发一批慢城、“两山”理论文化创意类旅游商品,加快文庙水街等特色旅游街区和专营店建设,积极开展特色旅游商品宣传推广,做大做强我县旅游商品品牌。领军企业:积极培育通过iso质量和环境管理等体系认证,建立先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并与规则相衔接的领军企业。县属国有企业加强企业间合资合作、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支持旅游企业运用定向融资、融资租赁、信托、项目贷等融资工具,培育领军企业。(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交运局、县农水局、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卫健委、县、县黄山东线管委会、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1 、目标任务。对新增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进行重点调度。到2022年,冰雪文旅城项目建成达效,成为牵动性项目。着力打造文庙水街景区,提升文庙水街区域绿化亮化、环境整治和标识系统建设水平,改造老县委大院,提升慢生活品味和慢城文化核心区整体水平。建成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效益好的旅游项目。

2 、实施内容。重点围绕对周边资源具有整合功能、对旅游线路建设具有支撑作用、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开发具有推动作用、对区域旅游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等4个方面谋划旅游景区项目和旅游六要素产品项目。不断完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实行申报制,动态管理,每年从全县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库中筛选和优质项目报送省级重点项目库。同时加强全县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对未按期实现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实行退出机制并予以通报。(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

1 、目标任务。积极争创全域旅游区,将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旅游基地建设有机结合,确定一批镇、村、点,整合各级各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培育,树立全域旅游发展。到2022年,力争创成全域旅游区和省级文化旅游名县,旌阳镇、白地镇力争创成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江村、路西、朱旺村、三峰村力争创成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悠然谷、爱乐梧亲子乐园、旌俞生态园等力争创成省级休闲旅游点。

2 、实施内容。根据省全域旅游“四级联建”标准,加强对创建单位的指导,积极争创省级文化旅游名县、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及省级休闲旅游点。在相关项目安排上向村倾斜,助力乡村振兴和 脱贫攻坚 。县及各镇为创建申报的主体。(单位:县文旅局、县扶贫开发局等,各镇)

(四)市场营销和监管服务两翼协同工程

1 、目标任务。切实贯彻《旌德县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坚持系统营销、全面营销理念,持续打造慢城文化旅游品牌和“两山”理论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旌德知名度、美誉度。强化旅游监管服务,坚持软硬件“两手抓”、“两手硬”,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强化依法治旅,创新管理体制,增强治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局面,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

2 、实施内容。在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持续实施“1+n”营销战略,巩固我县在央视的城市品牌形象宣传。用好微博、、大v、旅游攻略等新媒体新方式,升级智慧旅游平台。大力推进节庆营销,继续开展旌歙古道徒步赛、灵芝文化旅游节、宣砚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组织开展“四季游旌德”系列营销活动。持续开展以“皖南川藏线”为代表的自驾旅游营销宣传,大力开展高铁旅游营销。继续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推进长三角及g60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工作,积极开展与黄山区区域协作。落实组团奖励政策,进一步优化市场营销政策。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整合,加强旅游安全与应急队伍建设,建立旅游景区客流动态分析研判、预测预警、现场监管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加大多部门联动的旅游安全信息收集、部门间信息共享和研判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努力提高旅游安全应急联动能力。贯彻落实《日旅游工作导则》,进一步规范我县日旅游工作。全面推广实施行业标准,旅游企业学习标准、使用标准。创建一批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区、单位和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持续开展旅游诚信日活动,定期发布旅游诚信“红黑榜”。加大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在行业监管中的作用,实现旅行社、电子合同、旅游团队、电子导游证等信息全覆盖。做好12301、12345旅游服务和投诉受理工作。(单位:县文旅局、县局、县交运局、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应急局、县市场、县文明办、县融媒体中心、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县全域旅游小组秘书处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各镇要强化主体,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抓好规划实施、政策执行、力量保障。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细化年度目标,密切协作配合。加强全域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发展等相关规划中。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单位:全域旅游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

(二)加强基础配套。加快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驿站、重点景区及乡村旅游集聚区游务中心(服务点)建设,构建“县—镇­—旅游点”旅游集散体系。支持景区景点、乡村旅游集聚区、旅游小镇加快旅游厕所、停车场、自驾营地、观景平台、智慧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将芜黄高速旌德服务区建设成集交通、旅游、生态等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场所。积极推进兴白路建设。突出做好“皖南川藏线”旌德段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单位:县文旅局、县、县交运局、县旅游公司等,各镇)

(三)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预算。各镇应加大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力度,支持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美元(外资项目)或1亿元以上的文旅项目,投产运营之日起,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前3年全额补助、后3年减半补助”;

对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的小型微利旅游服务企业,其所得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a以上景区、3星以上饭店类旅游企业,如当年没有税收违法行为,其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企业给予奖励。加强银旅合作,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等进入资本市场。继续发挥全域旅游信用担保作用。(单位:县文旅局、县、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农水局、县、县金融办、县税务局、县旅游公司、县担保公司等)

(四)加强用地保障。进一步强化旅游业用地保障,旅游用地中属于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

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用地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对重点旅游项目、旅游新业态项目、景区品质提升项目、通景区公路建设项目等优先列入年度用地,及时安排建设用地指标。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对引进的重大旅游项目用地按照“一事一议”原则,依法按规定程序予以供地。认真落实《宣城市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非集中建设区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宣政办秘〔2019〕42号),鼓励和村集体与农民充分利用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等现有资源,开展民宿、餐饮、农家乐等休闲游憩相关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资本共同兴办民宿、农家乐、停车场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城乡居民可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利用旧厂房、仓库提供符合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可执行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文旅局,各镇)

(五)加强人才保障。深入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开展“旅游人才集聚”行动,强化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通过交流挂职、短期、项目合作、专家智库等灵活方式,引进规划、策划、艺术、管理等专业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强化旅游人才基地建设,通过县内外交流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研讨班、组织开展行业轮训等方式,建立分层分级培训机制。推进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导游员、讲解员队伍,加强导游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导游技能大赛。(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教体局、县人社局、县文旅局等)

(六)加励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皖政办〔2019〕17号)及《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宣发〔2017〕26号)。对新创、省级旅游度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

对新创的5a级、4a级、3a级旅游景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新创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省旅游乡镇)、特色旅游名村(省市乡村旅游村)、休闲旅游点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10万元、5万元。对新创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旅游饭店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5万元。对新建旅游厕所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省市县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的省外、省内、市内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参展费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0.3万元、0.2万元、0.1万元。

2017年、2018年度奖励政策参照《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旌发〔2012〕18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办〔2013〕26号)执行。(单位:县财政局、县文旅局等、各镇)

(七)加强考核激励。建立健全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的督促检查和考核机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对各镇和县直相关单位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政班子和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单位:县督办室、县目标办、县文旅局等,各镇)

本政策中的各项奖补政策,与其他奖补政策不能重复享受。本政策自文件印发之日起实施。

作者:奇创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咨询规划设计院 张孟蛟

旅游业是幸福产业之一,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事业属性。旅游业也是典型的跨界产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利用,尤其是打造旅游目的地,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构建,必须依靠各级的行政手段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何让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一项幸福工程,为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

这其中各级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但很多地方发展旅游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困惑和误区,要么包揽一切,要么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发力不精准、发力不持续、发力不见效,这些都是当下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存在的难点。该如何精准发力、有效作为?要在目标任务上有系统认知,搞清楚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要完善规划体系。对于旅游规划,很多人认为“规划规划,墙上挂挂”,其实不然,规划能不能落地,不仅取决于规划编制单位的实力,还在于委托单位对规划执行的态度和力度。规划不是的,但没有规划万万不能,打造旅游目的地必须要策划和规划先行,一开始就要研究解决顶层设计问题。总体规划相对宏观,更偏重决策指导,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作为实施主体的专项规划来补充完善,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行动”的体系。

二要打造“颜值”环境体系。旅游是一种美学体验行为,旅游经济也是一种颜值经济。一个优质的旅游目的地,除了需要打造优质的核心产品,养眼、养心、养颜、养身、养生的美丽环境也不可或缺。现代旅游已经不仅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注重的是全身心的体验和感受,目的地建设不仅要让游客记住,还要让游客眼就爱上,让每一位游客都有一种分享的冲动和再来的欲望,这就需要从目的地的整体美境构建上入手,要注重整体生态保护,多些自然美,同时还要用心打造美城、美村、美房、美路、美田、美水等美丽集成。

三要构建平台产品体系。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构建全产业链,要通过集聚化实现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可充分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也是抓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集聚需要平台承接,应通过规划来合理安排空间,完善相应的基础配套,形成旅游度区、特色小镇、高等级景区、大型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集聚区五位一体的产业集聚大平台。同时,要重视旅游招商引资和核心景区开发,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打造高能级的核心产品。要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民间创客创业,促进新业态的引进,通过“旅游+”和“+旅游”等途径增强旅游产品的丰度。

四要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抓公共服务体系与抓产业项目同等重要。公共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旅游交通配套,要重点解决快旅慢游交通体系,打通一公里,建设串联各种美丽元素的旅游绿道系统,要把旅游服务驿站、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停车场等各种设施纳入交通规划同步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大力推进智慧旅游服务的运用,实现网络全覆盖。

五要建立旅游立体营销体系。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品牌IP,要精心包装好区域旅游形象,与城市整体品牌形成联动。各级要主动为旅游站台代言,旅游部门要建立专门的旅游推广中心,搭建旅游市场营销的各种平台和渠道。要建立旅游营销的部门分工机制、线上线下推广的渠道机制、内外联动的常态化活动机制、长线和短线结合的市场开拓机制、专项投入和企业联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形成旅游营销工作的常态化、立体化、精准化。

六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首先要解决谁来管的问题,要强化旅政部门统筹协调、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通过考核建立部门分工负责的高效联动机制,并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与之匹配的“1+3”管理体制;其次要解决怎么管的问题,要大力推动旅游全行业贯标和制标工作,用标准化来促进经营规范化,要推行企业诚信经营考核,建立黑名单惩处机制,要制定旅游突发应急处理机制,加大高科技手段的运用,防患于未然。要加大文明旅游诚信经营的日常宣传教育,强化游客投诉无小事的服务理念,把好建设落实到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

七要构建人才保障体系。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即一支懂旅游、抓旅游的政干部队伍,一支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一支爱旅游、做旅游的一线技能人才队伍。要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招、引、育等多种途径来实现人才储备和更新,并不断提升三支队伍的专业水平,充分保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人才供给。

八要创新旅游投融资体系。在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中,资金投入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大多数地方的财力有限,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投入有限,如何?有六种路径,一是依靠招商引资,通过引进工商资本直投或采取PPP、融资租赁形式来建设开发;二是建立产业基金,通过引进金融资本和财政资金合作来扶持旅游业的发展;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各类补助资金,并整合使用支持旅游基础配套建设;四是发行旅游产业债券,向公开募集资金用于旅游业发展;五是出台财政激励政策,发动民间资金参与旅游业开发;六是成立地方国有旅游投资,通过资源资产整合与市场化运作实现资产证券化,进入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

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发展产业是关键,建设景观是手段,形成体验是途径,弘扬文化是灵活,保护生态是目的。绿维文旅认为,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农村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每个乡村的特点,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下七种盈利模式。

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产生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乡村,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集聚、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生态保护型模式多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资源整合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或者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或者其他农业资源发达地区,产业以渔业或者牧业,或其他农业资源为主。

高效农业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文化传承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绿维文旅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实施综合服务商,拥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1+3+N”专业团队(1个专业研究院、3个参控股公司和N个专业规划设计团队),以及丰富的专家资源和产业链资源,结合多年实践,研发制定了全国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标准《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导则(绿维企业标准)》,编著出版了首部乡村振兴规划专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规划》,半年热销上万册,获业界好评和读者点赞,与四川开江、山西长子、湖南新化、重庆秀山等合作,创新编制“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探索“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一体化规划与运营、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申报,并推出了“金山银山节”、“稻田+”田园综合体、“慢村”、“新乡土度”、“乡村亲子乐园”等创新模式和IP,助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落地实施。

《广东省乡村休闲产业“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日正式出台,明确要在广东推进形成“四边三道两特一园”的乡村休闲产业“4321”空间布局。到2025年,全省乡村休闲产业发展要成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展望2035年,全省乡村休闲产业要打造成千亿规模美丽经济产业集群,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有望达到3亿人次以上,建成1-2个有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规划》提出坚持立农为农、坚持绿色、坚持创新融合、坚持统筹发展四个原则,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广东乡村休闲产业的总体要求、构建布局、乡村休闲产品体系、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2022年4月6日,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迳头村,春耕后的田地与远山及乡村形成一幅美丽的春日田园画卷。南都拍客 付海燕 摄

村游规模成熟、高端消费群体占比高

“美丽经济”市场潜力巨大

《规划》指出,广东乡村休闲产业资源丰富,消费群体潜力巨大,乡村基础设施发达,美丽基础坚实、业态类型丰富、品牌效应凸显。这是现阶段广东乡村休闲产业的发展形势和优势。

据统计,目前,广东已累计建成肇庆封开等5条省际廊道,打造了广州“花漾年华”、佛山“百里芳华”、茂名“精彩100里”、汕尾“蚝情万丈”和陆丰“滨海走廊”等200多条美丽乡村风貌带、570多条美丽乡村线路。

全省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县(区)10个,美丽休闲乡村32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项,向全国推介24条乡村休闲线路,共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镇147个、点407个,认定50家广东农业公园。

《规划》进一步分析,从消费市场来看,广东毗邻港澳,常住人口达1.26亿,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有8617万人,消费群体巨大,且高端消费群体占比高。预计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城镇常住人口10150万人,乡村休闲需求旺盛。并且,广东气候优势明显,四季均适宜出游,“景美人少、休闲放松、车程短、开销低”的周边游、乡村休闲,也成了都市居民出游的普遍。

从资本投入来看,广东省财政持续投入支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乡村产业振兴基金等合力撬动 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特色小镇、乡村民宿等乡村休闲产业受资本市场热捧。与此同时,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乡村振兴板”的挂牌,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驻镇帮镇扶村、“万企兴万村”行动,以及吸引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的举措,调动激发优质要素流向乡村,也为乡村休闲产业赋能提速。

形成乡村休闲产业“4321”空间布局

打造千亿规模美丽经济产业集群

总体来看,广东乡村休闲产业仍存在“智”创资源供给、“农”本资源发掘不充分,“聚”集资源融合不深入等问题,亟需统筹优化发展。

因此,《规划》中明确坚持四个原则,即要坚持立农为农、坚持绿色、坚持创新融合、坚持统筹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农耕文化为魂,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进形成“四边三道两特一园”乡村休闲产业“4321”空间布局,优化时令乡村休闲产业体系。

“4321”空间布局具体指:4为“四边”,即城边、景边、海边、村边;3为“三道”,即交通干道、碧(绿)道、南粤古驿道;2为“两特”,即少数民族特色居住区、古镇古村特色村落;1为“一园”,即农产品加工 旅游 园区。

从具体的目标来看,《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成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乡村休闲 旅游 人次达1.8亿。珠三角都市农业、水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湾区、 旅游 目的地;沿海两翼休闲渔业、滨海风情以及潮汕、雷琼传统村落联动发展,打造乡村休闲 旅游 产业带;北部生态发展区休闲产业生态化、农业生态产业化同步发展,客家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特色凸显,打造粤北生态 旅游 圈。

展望2035年,《规划》提出,全省乡村休闲产业将打造成千亿规模美丽经济产业集群,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3亿人次以上,建成1-2个有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规划》突出“可行”这一特点。一方面,结合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纲要,衔接省教育、工信、住建、交通、人社、自然资源、水利、文旅等专项规划,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培强“三品一标”,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人才队伍,发展等六大任务推进落实,并提出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联农带农、推进重点突破、优化要素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指导性、可行性强。

另一方面,实施,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好农村路”、南粤古驿道、万里碧道等建设,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整治提升,全域推进建设乡村振兴带。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将以《规划》为指引,按照以“小切口”推动“大发展”的思路,整合各方资源,系统、聚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乡村旅游的兴起,既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反映,也是经济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既是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进程中的里程碑与风向标。各地应该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把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和系统工程,综合运用文化思维、生态理念、工业方式和市场手段扎实推进。把农村当景区建设要牢固树立全域规划、全域旅游意识,把农村规划管理放到与城市规划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及村庄建设规划,让各个村庄每一片开发的产业基地、每一条建成的道路、每一座兴修的建筑、每一幢新建的民居、每一处改造的房屋,都成为别具地域特色、文化情怀和乡土气息的美丽景观。把农居当景观塑造重视传统民居、特色民居、创意民居在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利用精准扶贫易地搬迁、生态迁移、农村危房改造和特色小镇建设等契机,紧扣旅游主题,突出地方特色,找准建筑风格,整体规划、精心创意、统一设计、精致施工,努力做到既传承当地历史文化。把农业当旅游业发展依托农业资源开发旅游卖点,借助旅游手段提升农业价值,做到农为旅产、旅绕农兴,依农兴旅、以旅促农,实现农旅合一、旅农共荣。让农业农村成为游客开心游览、舒心休憩和放心消费的美丽田园,让农业农村因旅游而升值,让旅游因农业农村而兴旺。把农产品当旅游商品区开发按照种养标准化、产量规模化、加工文创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理念,对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推动精深加工的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优质农产品、用农产品、养生农产品等批量远销,让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把农民当股东培养始终把农民作为共赢共富共享的参与主体、受益主体,支持农民成为专业会员、产业工人、经营业主、创业老板、企业股东,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职业化水平和稳定化收入。把传统农村当精神家园呵护传统村落对于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维系城乡感情纽带的重要意义,尊重村落价值和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和传统习惯,尊重乡村文明和自然遗产,确保把农村建设、改造、保护得像农村。让当地农民能记住乡愁,让外来游客能爱上农村。

「盘点」2022年1季度文旅行业:广西文旅市场再遇寒冬|论道网

新年伊始,初春正寒。国内再次席卷而来,从边城小镇东兴市,至都市大上海,全国各地都笼罩在的阴霾之下,各地方紧急展开预案,停业、停工、停学、关闭 娱乐 场所等,同时严格执行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严格控制 旅游 团队规模暂停经营 旅游 专列业务。

自遭重创的 旅游 业在期间艰难复苏,如今再度收紧, 旅游 业还能复苏吗?

论道网行业记者将为大家简单梳理关于2022年一季度广西文旅行业的政策、、数据、企业,看看在蔓延的阴霾下,广西 旅游 市场呈现出怎样的动态和趋势?

出品 | 论道网内容中心

十四五期间,广西在文旅整体规划上, 将力争全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达到全域 旅游 区验收标准,力争在特色 旅游 名县和全域 旅游 区总数达到70个以上; 同时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 ,启动广西文旅文化 旅游 乡村振兴重点村镇品牌创建工作,力争新增四星级以上乡村 旅游 区(农家乐)30家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点20个以上、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10家以上。

在地方政策上,柳州市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将加快推进-东盟大 健康 和文化 旅游 装备产业园建设; 创新“文化 旅游 +工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柳州螺蛳粉节文化品牌活动和文旅体验路线等,打造一批红色 旅游 经典景区,助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一)广西

(二)其他

一季度期间,为了有效恢复广西文旅市场, 广西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季度实现 旅游 消费2000亿元总目标,并且采取了诸多举措,其中包括在春节元旦期间广西 旅游 市场以“本地人游本地”周边游、自驾游为主。 聚焦乡村休闲、文博体验、红色教育等主题,推出一批小众 旅游 路线;结合本土特色资源,成立广西红色文化 旅游 协会,推动红色 旅游 发展。

并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支持文化和 旅游 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 鼓励各类合格投资者按市场化方式在广西发起设立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广西文化和 旅游 相关产业的各类企业。

同时,在地方上,各相关部门结合当地优质 旅游 资源,大力推动当地特色 旅游 产业发展,其中 ,南宁市依托广西首府、东盟桥头堡地位,提出加快建设 旅游 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打响南宁文化 旅游 品牌,增强南宁文化 旅游 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南宁文化 旅游 影响力。

柳州则充分发挥螺蛳粉网红品牌优势,将打造螺蛳粉农业休闲 旅游 区,建立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农业现代化区核心区,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 打造集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现代化生产和加工、电商物流、农业休闲观光 旅游 及研学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1、【2022年元旦期全国各省市区文旅市场情况】

2. 【一季度广西 旅游 业主要指标数据】

本季度间,2022年的个小长元旦期,江苏、广东、河南均接待了逾千万人次游客。 江苏、上海、广东、辽宁、广西、贵州、河南等7个省份 旅游 收入超40亿元,而 旅游 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江苏和上海两地。 其中,江苏以1341.66万人次、154.37亿元的数据分别暂时全国各省份游客接待榜和 旅游 收入榜。

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控常态化下,今年不少省份元旦期的游客量和 旅游 收入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如重庆、江苏、广西等地游客接待量出现了15%以上的降幅; 广东、江苏和广西等省份的 旅游 收入同比也略微下降。相比之下,元旦期文旅市场的数据增幅则显得一枝独秀,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72.4%, 旅游 收入更是成倍增长。

为了有效促进文旅市场消费,各地相关组织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其中,进入冬季以来,广西各地文化 旅游 企业纷纷出台面向区内外游客的优惠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 旅游 文化活动吸引游客。 如河池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 旅游 景区、南丹歌娅思谷景区等推出了免费送门票活动,北海海丝首港、海底世界、金海湾红树林门票打折优惠。

受国内零星散发和寒潮天气影响,据统计测算,2022年春节日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 广西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053.64万人次,同比下降7.9% ;实现 旅游 收入129.63亿元,同比下降8.0%。

至2月初,广西东兴市,百色市陆续爆发,相关部门立即采取封锁动态清零措施。 2月7日,广西文化和 旅游 厅启动跨省 旅游 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全区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暂停经营跨省(市、区)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3月中旬,广宁市、桂林市、玉林市、贺州市、北海市、钦州市等地发布紧急公告,严格控制人员聚焦性活动,暂时关闭 娱乐 场所,至此,广西短暂复苏的文旅市场再次进入寒冬期。

由于受影响,在出游特点方面,多方面数据显示, 今年的元旦及广西三月三、清明节期,广西乃至全国的 旅游 市场仍以短途游、城市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为主要出游方向, 赏乡村美景、品摘农家菜、亲子游乐体验等活动带动当地特色 旅游 民宿、红色 旅游 、高星级农家乐接待量不断攀升。

南宁“帐篷热“带火露营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宁邕江变得越来越美丽,每逢周末或节日,不少市民到江边搭帐篷游玩。4月3日,恰逢“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从蒲庙大桥、至龙岗大桥、三岸大桥、青山大桥、良庆大桥、南宁大桥,一直到五象大桥,道路两边停放车辆满满、江边草地上到处是帐篷和天幕。

市民在江边搭帐篷的热度不断升温,不仅让江边人气旺了起来,而且带动了帐篷等户外露营用品的热销,也拉动了网上 美食 团购及周边地摊经济消费。据了解, 迪卡侬南宁民族东商场在今年“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5天小长期间,露营运动商品销售火爆,总体销量增长超去年同期5倍。其中,遮阳蓬和天幕作为半日露营的主体装备,同期销量增长超过10倍;露营家具和附件,例如桌椅、垫子、露营车、炊具的销量增长超过5倍。

至截稿时间获悉,今年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期间,各地防控指挥部相续出台了防疫出行政策,今年五一还能跨省出游吗?是“难上加难”!

从各地公布的五一出行政策来看,各地省市区都倡导就地休,往返需提供48小时检测报告、 健康 码、行程码及相应的报备等防疫管理。其中, 南宁市提出非必要不来邕倡导,加强入邕报备和检测管理。

心若向阳,万物皆明。就近出游也是不错的,既实惠又便捷、少堵车、少烦恼,多看景,多谈心。我在此提前祝小伙伴们五一快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