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不作无家别 年年过年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 游戏八卦
- 2025-01-03 10:22
- 1
秋分 是 二十四节气 中的一个节气,而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有了许多不同的秋分文化,那么秋分有哪些谚语呢?有哪些唯美的秋分古诗词呢?
年年不作无家别 年年过年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年年不作无家别 年年过年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秋分谚语
秋分有雨来年丰。(苏)
秋分前后必有雨。(辽)
秋分前后有风霜。(内蒙古)
秋分雨多雷电闪,今冬雪雨不会多。(晋)
秋分夜冷天气旱。(桂)
秋分节日后,青蛙仍在叫,秋末还有大雨到。(鲁)
秋分西北风,来年早春多阴雨。(桂)
秋分西北风,冬天多雨雪。(苏)
秋分西北风,下年多雨。(皖)
秋分刮北风,腊月雨水多。(皖)
秋分过后必有风。(内蒙古)
秋分天晴必久旱。
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秋分有雨,寒露有冷。
秋分有雨来年丰。
秋分有雨寒露凉。(湘)
秋分有雨天不干。(湘)
秋分北风多寒冷。(湘)
秋分秋分,雨水纷纷。(冀)
秋分冷雨来春早。(冀)
秋分以后雪连天。(冀)
秋分出雾,三九前有雪。(冀)
秋分冷得怪,三伏天气坏。(冀)
秋分东风来年旱。(冀)
秋分前后偏北风多,主霜早。(冀)
秋分唯美古诗词
《虞美人 其十四》清代:樊增祥
秋分一写红棠怨。滴泪羞人见。
玉珰缄札寄相怜。一尺翠盘珠露篆心莲。
蓝云染黛新州石。字字蚕红织。
锦心争似藁人痴。惯写草花新样小家诗。
《中秋日宾兴宴》宋代:黄裳
九十秋分今夜景,银中秋意静。
献贤时入帝王州,鼓瑟筵开山水境。
西风劲,衫袖冷。
遥度天香到酒边,中有醉翁吹复醒。
徘徊态,淩乱影。
急须行乐慰劳生,相得相忘无食顷。
姮娥信,诸生听。
一年人爱此回圆,十分仙桂都开尽。
自有清光随我身,游宝蜡何须秉。
《南乡子》清代:汪东
小阁上朝暾。
鹊语穿檐静里闻。
白发满头身健在,殷勤。
圃支筇日几巡。
屈指过秋分。
庭户依然暖似薰。
蝶阵蜂围收不住,纷纷。
却看枝头但绿云。
《送燕》清代:张安弦
节届秋分社事忙,送君前路入苍茫。
年年不作无家别,半在他乡半故乡。
《蝶恋花三首 其一》当代:卢青山
满面愁纹当细认,可是当年,洒脱青春影。
尚向花丛攀李杏,花应羞与人相并。
渺渺西风吹短鬓,心底天间,两两秋相竞。
落叶收来砌屋檩,身家只有栖秋分。
明年谁是夺标人,史君推毂今何幸。
《无家别》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诗中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既无人为他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然而在踏上 征途 之际,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仿佛是对老天爷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了杜甫诗人作品《无家别》相关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无家别》作品介绍
《无家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三别”之一。此诗叙写了一个邺城败后还乡无家可归、重又被征的,通过他的遭遇反映出当时农村的凋敝荒芜以及战区的悲惨遭遇,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全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全诗情感虽沉痛凄婉,批驳虽强烈深刻,却不是一味直陈显言,而是借景、物、事来寄情抒怀,显示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名家点评
《后村诗话》:《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诸篇,其述男女怨旷、室家离别、父子夫妇不相保之意,与《东山》、《采薇》、《出车》、《杕杜》数诗相为表里。唐自中叶以徭役调发为常,至于亡国;肃、代而后,非复贞观、开元之唐矣。新旧唐史不载者,略见杜诗。
《唐诗品汇》:刘云:经历多矣,无如此语之在目前者(“久行”二句下)。刘云:写至此,亦无复馀恨,此其所以泣 神 者(“家乡”二句下)。
《唐诗镜》:“日瘦气惨凄”一语备景略尽。故言不必多,惟其至者。“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老杜诗必穷工极苦,使无馀境乃止。李青莲只指点大意。
《唐诗归》:钟云:“日”何以“瘦”?摹写荒悲在目,此老胸中偏饶此等字面(“日瘦”句下)。钟云:说得无家人入细(“家乡”二句下)。钟云:即《小雅》“靡有黎”意,翻得纤妙(末二句下)。
《无家别》作品原文
天宝后⑴,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者为尘泥。
子⑵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⑶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⑷。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⑸。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⑹。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⑻。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⑼。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⑽。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⑾。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⑿。
词句注释
⑴天宝后:指安史之乱以后。开篇是以追叙写起,追溯无家的原因,引出下文。庐:即居住的房屋。但,只有,极为概括也极为沉痛地传达出安禄山乱后的悲惨景象:什么都没有,唯有一片蒿藜(也就是野草)。
⑵子:这位无家者的自谓。阵败:指邺城之败。
⑶日瘦:日光淡薄,杜甫的自创语。
⑷怒我啼:对我发怒且啼叫。写乡村的久已荒芜,野兽猖獗出没。
⑸这句以“宿鸟”自比,言人皆恋故土,所以即便是困守穷栖,依旧在所不辞。
⑹这句是说他又要被征去打仗。鞞(pí),古同“鼙”,鼓名。
⑺携:即离。无所携,是说家里没有可以告别的人。
⑻这两句是以能够服役于本州而自幸。终转迷:终究是前途迷茫,生凶吉难料。
⑼齐:齐同。这两句更进一层,是自伤语。是说家乡已经一无所有,在本州当兵和在外县当兵都是一样。
⑽从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作乱到这一年正是五年。委沟溪:指母亲葬在山谷里。
⑾两酸嘶:是说母子两个人都饮恨。酸嘶,失声痛哭。
⑿蒸黎:指劳动。蒸,众。黎,黑。
白话译文
天宝以后,农村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我的乡里百余户人家,因世道乱离都各奔东西。活着的没有消息,了的已化为尘土。因为邺城兵败,我回来寻找家乡的旧路。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见空巷,日色无光,一片萧条凄惨的景象。只能面对着一只只竖起毛来向我怒号的野鼠狐狸。四邻还剩些什么人呢?只有一两个老寡妇。宿鸟总是留恋着本枝,我也同样依恋故土,哪能辞乡而去,且在此地栖宿。正当春季,我扛起锄头下田,到了天晚还忙着浇田。县吏知道我回来了,又征召我去练习军中的骑鼓。虽然在本州岛服役,家里也没什么可带。近处去,我只有空身一人;远处去终究也会迷失。家乡既已一片空荡,远近对我来说都是一样。永远伤痛我长年生病的母亲,了五年也没有好好埋葬。她生了我,却得不到我的服侍,母子二人终身忍受辛酸。人活在世上却无家可别,这老可怎么当?
杜甫的生平经历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 历史 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 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越来越,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 天下 “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猜你喜欢:
1. 唐朝都有哪些的诗人
2. 关于杜甫的有趣的励志故事
3. 经典的杜甫诗集毛笔书法作品
4. 杜甫的生平及作品
5. 书法望岳楷书
6. 关于唐诗人介绍
关于秋分的优美诗句古诗锦集
赞美秋分的诗句古诗 关于秋分的优美诗句古诗锦集
《南乡子》清代:汪东
小阁上朝暾。
鹊语穿檐静里闻。
白发满头身健在,殷勤。
圃支筇日几巡。
屈指过秋分。
庭户依然暖似薰。
蝶阵蜂围收不住,纷纷。
却看枝头但绿云。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十》清代:奕绘
八月秋分白露交,荒江古渡雨潇潇。
此时有客推篷看,千里寒云没柳梢。
商人妇,独魂销。芦花枫叶乍长宵。
琵琶弦上分明语,年少丰姿柳样娇。
《送燕》清代:张安弦
节届秋分社事忙,送君前路入苍茫。
年年不作无家别,半在他乡半故乡。
《蝶恋花三首 其一》当代:卢青山
满面愁纹当细认,可是当年,洒脱青春影。
尚向花丛攀李杏,花应羞与人相并。
渺渺西风吹短鬓,心底天间,两两秋相竞。
落叶收来砌屋檩,身家只有栖秋分。
明年谁是夺标人,史君推毂今何幸。
《虞美人 其十四》清代:樊增祥
秋分一写红棠怨。滴泪羞人见。
玉珰缄札寄相怜。一尺翠盘珠露篆心莲。
蓝云染黛新州石。字字蚕红织。
锦心争似藁人痴。惯写草花新样小家诗。
《中秋日宾兴宴》宋代:黄裳
九十秋分今夜景,银中秋意静。
献贤时入帝王州,鼓瑟筵开山水境。
西风劲,衫袖冷。
遥度天香到酒边,中有醉翁吹复醒。
徘徊态,淩乱影。
急须行乐慰劳生,相得相忘无食顷。
姮娥信,诸生听。
一年人爱此回圆,十分仙桂都开尽。
自有清光随我身,游宝蜡何须秉。
《三用韵 其三》宋代:杨公远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
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秋分时节,桂花飘香,十里可闻。
秋分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作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中……解见春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从秋分这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两大特点:
(1)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直至冬至日达到白昼最短。
(2)昼夜温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年代】:唐
【作者】:杜甫——《无家别》
【内容】:
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者为尘泥。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注释:
天宝:玄宗年号。自天宝十四年(755)起,天下开始。
蒿藜:青蒿、蒺藜之类。泛指野草。
子:老兵自称。
旧蹊:旧路,借指故里。
日瘦气惨凄:言日色黯淡无光,故里一片愁云惨雾。
灌畦:给每行畦的作物依次浇灌。
习鼓鼙:练习敲打军鼓。意即再征入伍。鼙,战鼓。
委沟溪:言老母后被扔到山沟里,得不到儿子送终与安葬。委。丢弃。
终身两酸嘶:言母亲于九泉抱恨终天,自己活在人间也永远遗憾。酸嘶,悲哀。
蒸黎:。
赏析:
离乡背井,已觉心酸,无家可别,将何以堪?一个老兵,因邺城溃败而回故里,结果家破人亡,今不如昔,老家只剩杂草一片,狐狸怒啼,可是官府还要他再去服役。于是无家可归、无家可别的老兵怨愤之极,一声呐喊:“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1.关于病痛的古诗 1、身多疾病思田里
唐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2、吾老抱疾病
唐杜甫
《棕拂子》
3、其奈疾病攻
唐杜甫
《赠苏四徯》
4、疾病免相荣
宋吴潜
《水调歌头·倚舵秋江浒》
5、疾病命固乱
唐柳宗元
《咏三良》
6、西城疾病日
唐曹松
《庐山访贾匡》
7、日往月来添疾病
元王哲
《瑞鹧鸪·秋季裁量十郎》
8、饥寒疾病为子忧
宋苏轼
《次韵答贾耘老》
9、疾病送灾余
宋苏轼
《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
10、疾病侵壮年
宋陆游
《白发》
11、疾病谁能无
宋陆游
《病中作》
12、坐念疾病攻
宋陆游
《初寒》
13、疾病当治本
宋陆游
《家居自戒》
14、疾病侵人酒兴疏
宋陆游
《遣兴》
15、疾病时时须物
宋陆游
《衢州道中作》
16、疾病由中出
宋陆游
《书嬾》
17、疾病沉绵岁月遒
宋陆游
《夏日》
18、年光疾病占强半
宋陆游
《自闵》
19、疾病乘虚亹亹侵
宋王安石
《初去临川》
20、疾病连三次
宋文天祥
《自叹三首》
21、疾病衰颓已不堪
宋吕本中
《连州阳山归路》
22、幼多疾病长屯蹇
清余怀
《效杜甫七歌在长洲县作》
23、疾病无时已
宋曹勋
《山居杂诗九十首》
24、不然言疾病
宋曹勋
《山居杂诗九十首》
25、疾病非吾有
宋晁说之
《疾病》
26、老去仍知疾病宜
宋晁说之
《寄谢任伯察院》
27、念公多疾病
宋晁说之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28、风雨连宵疾病增
宋晁说之
《因事》
29、老赖独眠无疾病
宋方回
《早起》
30、仍著疾病压
宋方回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31、疾病年年不相贷
宋高登
《病中杂兴》
32、戾气中人为疾病
宋邵雍
《首尾吟》
33、风霜疾病侵
宋曾丰
《吴必显欲远出谒故旧愬情悃赋二章赞其行》
34、疾病可消禳
宋曾巩
《读书》
35、疾病如何犹请祷
宋张九成
《论语绝句一百首》
36、颇觉疾病康
宋张耒
《纳凉》
37、己重疾病湮
宋赵蕃
《寒雨感怀呈斯远三首》
38、未老还为疾病缠
宋赵蕃
《晚晴四首》
39、疾病淹时久
宋赵蕃
《骤寒二首》
40、精竭容枯疾病萦
宋真德秀
《卫生歌》
2.形容病痛的诗句
1、《庐山访贾匡》
唐.曹松
西城疾病日,此地少寻君。
古迹春犹在,遥泉夜尽闻。
片时三处雨,九叠几重云。
到者皆忘寐,神精与俗分。
2、《病中作》
现代.郁达夫
生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
一样伤心悲命薄,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浇水桃花共结庵。
3、《衢州道中作》
宋 .陆游
耿耿孤忠不自胜,南来清梦遶觚棱。
驿门上马千峰雪,寺壁题诗一砚冰。
疾病时时须物,衰迟处处少交朋。
无情最恨寒沙雁,不为愁人说杜陵。
4、《自叹三首》
宋. 文天祥
疾病连三次,形容落九分。
几成白宰相,谁识故将军。
暗坐羞红日,闲眠想白云。
苍苍竟何意,未肯丧斯文。
5、《疾病》
宋 .晁说之
疾病非吾有,吾身与世轻。
看棋得静意,说肯伤生。
不道江湖远,惟多鸥鹭情。
况闻登俊杰,即日是升平。
6、《思家》
宋.戴复古
湖海三年客,妻孥四壁居。
饥寒应不免,疾病又何如。
日夜思归切,平生作计疏。
愁来仍酒醒,不忍读家书。
7、《因痔痛彻心膂为诗》
宋.李坤臣
吾道由来贯古今,纤毫不外推寻。
只因疾病切,识得平生心。
8、《病中和蔡坚老》
宋.刘应时
老去光阴苦不多,孰堪疾病数驱磨。
也知溪上春光好,奈尔床头裹何。
日永茶鸥频索唤,睡余诗眼旋揩摩。
客来怕说人间话,古井须知已不波。
9、《次韵翁士秀病起》
宋.曾协
一间何阔昔未有,拟遣苍头问安否。
果然示疾毗耶城,静看医方出吾肘。
平生豪气干青云,客疾来侵岂能久。
已知筋力却几杖,复见精神照窗牖。
花时倏忽风雨过,无语酬春愧颜厚。
管城端复束高阁,公不自倡谁为首。
俄惊肆笔出在篇,聊示作家三昧手。
我今方觉疾病婴,岂是同生值阳九。
镜中华发略相似,材具超人定非偶。
公今阔步蹑中朝,顾我一麾方出守。
如何江湖大国楚,笑谓曹郐言地丑。
似矜断木欲青黄,宁有长松生培塿。
10、《拄杖歌》
宋.陆游
道人四壁空无有,一炷清香闲袖手。床边拄杖子,疾病相扶真我友。
禅房按膝秋听雨,野店敲门暮赊酒。畏途九折历欲尽,世上谁如君耐久?
老矣更踏千山云,何可一日无此君?归来灯前夜欲半,露柱说法君应闻。
3.形容病痛折磨的诗句
1,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出自宋代:陆游《病起书怀》
白话文释义: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后才能盖棺定论。
2,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出自宋代: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白话文释义:一场病后两鬓已经稀疏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3,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出自唐代:卢纶《逢病》
白话文释义:在行军途中经常患病,住宿时又没有粮食吃。在万里归乡的途中,奔波不息,至今还未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生病之际,他头发蓬乱,在古城下哀吟,身上的刀箭伤口被寒风一吹,如刀割一般,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4,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出自唐代:李煜《病中感怀》
白话文释义:近年来一日比一日憔悴,环顾身边亲人多有亡故而日渐萧条,令人黯然神伤。悲伤而致病,风雨之下病骨难支、愁肠百转不能胜情。深夜鼎中弥漫着香,早晨醒来发现髭须斑白。我的人生因果究竟如何?谁能替我去求问?
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出自唐代:杜甫《登高》
白话文释义: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4.表示病痛的诗词
《无家别》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者为尘泥。
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病中答招饮者》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顾我镜中悲白发,尽君花下醉青春。
不缘眼痛兼身病,可是尊前第二人。
5.表示病痛的诗词
《无家别》年代: 唐 作者: 杜甫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者为尘泥。
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病中答招饮者》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顾我镜中悲白发,尽君花下醉青春。
不缘眼痛兼身病,可是尊前第二人。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作者】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官军:唐王朝。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 “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潼关吏
新婚吏
石壕吏: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
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做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家别杜甫
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者为尘泥。
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
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
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
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
杜甫诗鉴赏
《无家别》和《石壕吏》一样,是杜甫《三吏》、《三别》两组组诗中的名篇。都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诗人自洛阳回华州的途中所作。公元七五八年的冬天,李唐王朝为消灭安史之乱叛军的余部,调动九路兵马围攻相州(即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县), 由于统治者的昏庸和战略战术等方面的错误,结果在第二年(759)三月,唐军大败。《无家别》就是写的这次战役后,一个溃逃的唐军老兵回到家乡的景况。诗中通过老兵自言自语的诉说,反映了唐王朝安史之乱以后,统治者的给带来的深重灾难。
全诗可分段。
段从开头至“者为尘泥”,总述老兵回乡后所见家乡荒凉景象。
开头两句,概括地描写家乡荒芜的全貌。“天宝后”既说明荒芜的时间有三、四年之久长;又点出荒芜的原因,是由于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园庐”是整个的村内村外,满目荒凉,一片“蒿藜”,表现荒芜之甚。其后四句,以老兵的回忆写出村庄的前后变化。
本来的村庄有百余户人家,大家安居乐业。但战乱以来,的永远了,活着的不知道都逃奔到哪里。这种今昔景况的对比回想,进一步地渲染了老兵内心的痛苦。
第二段自“子因败阵”至“一二老寡妻”,细致描绘老兵回乡后所见家乡的荒凉景象。
“子因败阵,归来寻旧蹊”两句是过渡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有“从头说起”和“补充说明”的意义。段荒凉景象介绍老兵初回家的总印象,这一段又把总印象具体化,并补叙自己是因邺城阵败,思念家乡而逃回来的。“寻旧蹊”的“寻”字,很是贴切、含蓄,说明家乡荒芜、变化太大,连过去走熟了的老路都找不到了,需要来回折转寻找,以至走了好久才进到村里。这是承前面“园庐但蒿藜”的补充。下面六句接着详细地描写村中的情况:空巷无人,阳光惨淡,本来是邻里往来,热热闹闹的村庄,而今却成了“狐与狸”的世界,见到“我”来,朝“我”竖毛怒啼,似乎“我”打扰了它们的乐园似的。“我”又到处去寻找,找遍全村,只找到一两位爬不动、走不了而留下来的老年妇女。这幅荡寂无人,野兽横行的凄凉景象,与前面“世乱各东西”等句遥相呼应,进一步详细地补充了“世乱”给家乡带来的惨状,处处传达老兵沉痛的心情。
第三段自“宿鸟恋本枝”至“日暮还灌畦”,写老兵回归后的生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是写故土难离,人之常情,就象鸟儿恋着原来的树枝一样。家乡再破败也是家乡好,所以老兵宁肯忍受孤独、贫穷也要在家乡居住下来,开始早出晚归的“荷锄”、“灌畦”的劳动生活。这一段既是为以上情节完整的需要( 交待了回归后的着落),也为以下出现新的转折而埋下伏笔。
第四段自“县吏知我至”至“远近理亦齐”,写老兵的重被强征。老兵久役刚归,挣扎在凋蔽的乡土上,以求长存,但就连这点可怜的愿望也不能实现。
县吏知道他回来了,又来强令去服役,老兵接到“诏令”后,心中无限酸楚和矛盾。诗用六句分三层写出了他的心理变化。层,即老兵接到“诏令”后,首先想到的是这次服役在本乡本土,比上次远在他乡好得多,值得庆幸。然而再又一想,上次离家还有老母和邻里亲人相辞别,这次却“内顾无所携”,连一个辞别的亲人都没有,又岂能不伤情。第二层,再拿“近行”和“远去”的最终利害相比较,虽然是独身一人,还是在本乡服役好,否则还不知将来漂泊到哪里。又是自幸。第三层,再一想家乡已经荡然一空,就剩下我一人,到哪里还不一样,管它是远是近。于是又陷入自伤。这三层反复变化,层层深入,细腻入微地刻画出老兵又被强逼应征时的心理状态。
第五段自“永痛长病母”至篇末,写老兵临离家时的回忆,道尽“无家别”之惨凄。母亲是老兵惟一的亲人,上次服役临走时,母亲已卧病在床,本该留下来奉养、服侍。但为了平定叛乱,他还是挺身而去。
五年后归来,母亲早与世长辞,无人安葬,弃尸沟溪。
对于老兵来说,生不能奉养,不能尽孝;对于老母来说,生不见儿,不得葬,都是一生含恨不尽的事,故“终身两酸嘶。”两句“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是老兵伤痛的感情发展到顶点,几乎由哀而转怒。一腔愤怒之情,直指腐朽的统治,不言而喻,这一切灾难,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因此浦起龙在《读杜心解》里说:“末二以点(按:点《无家别》之题)作结。‘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按:指《三吏》、《三别》)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
《无家别》诗中只有老兵一个人物,通篇都是他的自叙,没有诗人一言一语的代叙和议论。这种客观地描述将诗人的看法和感情溶化其中,使诗的思想主题表现得更加深刻和充分。
老兵的叙述,首尾完整,层次清晰,并用感情的发展推动情节的演进,是本诗的叙述特点。老兵败阵归来,所见家乡的荒凉景象,在叙述中,由远及近,由总及详,既看到家乡的现在,又想到家乡的过去;在个人的命运上,既交待了当前的处境,又追叙了过往的遭遇。这一切都随着老兵感情的变化而波动起伏,层层深入,直至造成了老兵“无家”以“别”的结局,故事到此结束,感情也达到了凄凉—— 哀伤—— 愤怒的极点,尤其以“何以为蒸黎”结束全篇,非常有力。
其次,诗在老兵的叙述中,该详则详,该略则略,留人以回想的余地。如“我里百余家”,描述“天宝”
以前村中热热闹闹的太平盛世景象。仅一笔带过,接下去便是“世乱各东西”。再如“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又省略了老兵当找着这“一二老寡妻”时相互激动地言谈和寻问的情景。这是略的方面,至于详,从诗中就更显而易见。除了老兵进村后所见到的“空巷”、“日瘦”、“狐与狸”等荒芜景象写得比较具体外,老兵第二次被迫应征时的心理变化,都叙述得非常详尽和细腻。这对读者深入地了解老兵的感情,同情他的遭遇,从而增强诗的感染力,产生共鸣都是必不可少的细腻之笔。
整理:zhl20170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