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九层楼介绍 敦煌莫高窟的九层楼介绍图
- 游戏八卦
- 2024-12-23 08:30
- 1
敦煌莫高窟的主要景点:敦煌莫高窟的主要景点有九层楼、三层楼、藏经洞、藏经洞陈列馆,还有就是展示中心的电影,主要就是欣赏石窟和壁画的。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景区由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和莫高窟石窟两部分组成,里面的壁画、石窟和文物非常多,到处画着佛像、飞天等,既有高达九层楼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数量众多,形态各异。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十分壮观。 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但是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所以就采用了泥塑壁画,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 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比如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
敦煌莫高窟的九层楼介绍 敦煌莫高窟的九层楼介绍图
敦煌莫高窟的九层楼介绍 敦煌莫高窟的九层楼介绍图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
1、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个洞窟。
2、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3、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4、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5、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6、在晚清无能、西方列强侵略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敦煌莫高窟的主要景观:
1、九层楼
洞窟编号第96号,初唐(618~705)。 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大佛。
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2、三层楼洞窟编号第16~17号,16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851~867)间。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故俗称“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于16窟甬道北侧发现藏经洞,后编号为第17窟。因此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
3、藏经洞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的“藏经洞”。
4、藏经洞陈列馆
利用原莫高窟下寺改建而成,陈列着跟藏经洞有关的文物,包括流失到国外的敦煌遗书和绘画的品,以及藏经洞的
历史背景:敦煌石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正是艺术的程序、流派、门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与艺术传入后,建立和发展了的理论与宗派,美术艺术成为美术艺术的重要门类,最终完成了化的时期。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扩展资料: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长约1600米。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周、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营造千年之久。
现在洞窟492个,其中珍存北凉至元各朝代绘制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
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莫高窟的彩塑多属人物及其修行涅槃事迹的造像。因为莫高窟的岩质疏松,无法进行雕刻,工匠们用的是泥塑。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来,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为珍贵难得。
另外还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及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从壁画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阶层的各种活动,如帝王出行、农耕渔猎、冶铁酿酒、婚丧嫁娶、商旅往来、使者交会、弹琴奏乐、歌舞百戏……世间万象,林林总总。
在莫高窟各个时代的壁画中,有反映当时的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生活场景、衣冠服饰制度、古代建筑造型以及音乐、舞蹈、杂技的画面,也记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宜,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古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莫高窟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年颁发“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莫高窟 (甘肃敦煌景点)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
1、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个洞窟。
2、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3、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4、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5、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6、在晚清无能、西方列强侵略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敦煌莫高窟的主要景观:
1、九层楼
洞窟编号第96号,初唐(618~705)。 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大佛。
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2、三层楼洞窟编号第16~17号,16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851~867)间。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故俗称“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于16窟甬道北侧发现藏经洞,后编号为第17窟。因此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
3、藏经洞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的“藏经洞”。
4、藏经洞陈列馆
利用原莫高窟下寺改建而成,陈列着跟藏经洞有关的文物,包括流失到国外的敦煌遗书和绘画的品,以及藏经洞的发现和被劫掠的历史回顾,并且有敦煌学的发展现状介绍。
5、莫高窟的画师
创造了莫高窟壁画的古代画师,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僧官,有一定的地位,但为数不多。再就是画僧,他们是僧侣也会作画,人数较前者略多。便是纯粹的画工了,他们游走四方居无定所,在洞窟里作画,便在洞窟里起居,一旦完工,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这个巨大的绘制工程,一定是令许许多多的画工,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们走进了这状如蜂巢的石洞,恐怕就再也没有走出莫高窟了,正是这样一批而又伟大的无名者,为后世留下了,人类辉煌的丝路文明的影像。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
1、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个洞窟。
2、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3、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4、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5、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6、在晚清无能、西方列强侵略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敦煌莫高窟的主要景观:
1、九层楼
洞窟编号第96号,初唐(618~705)。 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大佛。
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2、三层楼洞窟编号第16~17号,16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851~867)间。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故俗称“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于16窟甬道北侧发现藏经洞,后编号为第17窟。因此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
3、藏经洞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的“藏经洞”。
4、藏经洞陈列馆
利用原莫高窟下寺改建而成,陈列着跟藏经洞有关的文物,包括流失到国外的敦煌遗书和绘画的品,以及藏经洞的发现和被劫掠的历史回顾,并且有敦煌学的发展现状介绍。
5、莫高窟的画师
创造了莫高窟壁画的古代画师,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僧官,有一定的地位,但为数不多。再就是画僧,他们是僧侣也会作画,人数较前者略多。便是纯粹的画工了,他们游走四方居无定所,在洞窟里作画,便在洞窟里起居,一旦完工,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这个巨大的绘制工程,一定是令许许多多的画工,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们走进了这状如蜂巢的石洞,恐怕就再也没有走出莫高窟了,正是这样一批而又伟大的无名者,为后世留下了,人类辉煌的丝路文明的影像。
它建于16国的先秦时期,历经16国,北朝驮唐五代西夏园,历代的建造形成了巨大的规模
丿丿丿丿三国战纪讠γ一些人了,
第96窟,九层楼在正面看其实是是一个很大的建筑,九层楼位于莫高窟的正,总共有9层,也因此才被称为是九层楼。进去以后,其实整个建筑里面都是一个坐着的佛像,高度达到了35.5米,由于内部空间狭小,佛像距离九层楼内部墙壁非常近,九层楼开凿于初唐时期。
从远处观看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一尊依山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大佛,是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在唐代就被称为“北大像”。
莫高窟的特点是什么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石窟中。它既是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9]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2]
敦煌石窟一名通常用以指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敦煌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三大石窟。1961年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石窟群中段的莫高窟九层楼建成于二十四年(1935年),主体为木结构建筑,它依山而建,俯临窟体,视野开阔,与岩体巧妙地融为一体。据文献记载,此窟的木构窟檐在初唐始建时四层,至今已重修过五次,现存的木构窟檐建成至今不足八十年,它之所以有名是与窟内初唐时期的弥勒大佛分不开的。
莫高窟景区介绍: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游客在这里可以参观到我过古老的壁画和文物。另外,这里还是的圣地,里面配备了讲解员和影视资料,以便游客更好的了解到文化在敦煌莫高窟的发展历史。
现在的莫高窟景区由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和莫高窟石窟两部分组成,两者采取联票制,不单独销售。
莫高窟内比较的景点介绍: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通过影像和音频等让大家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展示了文化对的影响,以及莫高窟在世界遗产当中所处的地位,它是历史文化当中的一件瑰宝。
藏经洞
1900年,藏经洞(编号17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改建道观清扫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方形窟室,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的藏经洞。
藏经洞陈列馆
利用原莫高窟下寺改建而成,陈列着跟藏经洞有关的文物,包括流失到国外的敦煌遗书和绘画的品,以及藏经洞的发现和被劫掠的历史回顾,并且有敦煌学的发展现状介绍。
三层楼
洞窟编号第16-17号,16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851~867)间。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故俗称“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于16窟甬道北侧发现藏经洞,后编号为第17窟。因此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
九层楼
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敦煌莫高窟三个最的窟是哪三个?分别是:九层楼、三层楼、藏经洞。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地。
敦煌莫高窟是一座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宝库。虽然主要以内容为题材,但若揭去宗教的面纱,研究历史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能在这里找出所需的图像资料。莫高窟是唐中期以来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史的形象反映。敦煌石窟壁画是展示中古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的画卷,为今人研究民族关系史提供了手资料。
九层楼: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三层楼: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故俗称“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于16窟甬道北侧发现藏经洞,后编号为第17窟。因此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
藏经洞: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
九层楼位于莫高窟的正,总共有9层,也因此才被称为是九层楼。进去以后,其实整个建筑里面都是一个坐着的佛像,高度达到了35.5米,由于内部空间狭小,佛像距离九层楼内部墙壁非常近,人站在佛像之下,需要非常费劲的抬头仰望,想要用照相机完整的拍下来,就更难了,这一张确实能很清楚的解释九层楼内部照片稀少的原因。
那是因为现在的拍摄技术和拍照技术很难完整地呈现96窟的真实面貌,它叫九层楼,里面有一座40米高的大佛,依山而建,就是因为它的位置很精妙,所以很难用完整的体现出来。
里面不让拍照的,所以只能进去参观,里面会有专人看管,如果拍照可能会被重重的罚款吧,所以进去到里面后千万别乱拍照。
因为里边太丑了,花花绿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town是什么意思及用法 town是什么意思翻译成中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