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所有数学知识概括 初中所有数学知识点总结
- 游戏测评
- 2025-01-10 11:21
- 1
初中数学常见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进入初三后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成绩,下面我就为大家来整理一下,初中数学常见的重点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
初中所有数学知识概括 初中所有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所有数学知识概括 初中所有数学知识点总结
常考的数学知识点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 三角形 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常用的数学公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中数学中考知识重难点分析
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考占总分的15%左右。
特别是 二次函数 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2.应用题,中考中占总分的30%左右
包括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函数应用,解三角形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几种题型。
一般会出现二至三道解答题(30分左右)及2—3道选择、填空题(10分—15分),占中考总分的30%左右。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常见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所有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初中数学所有知识点如下:
1、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2、异号相加,相等时和为0;不等时,取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减去较小的。
3、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4、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方法去求出解。
5、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关于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已成为许多及地区的 教育 范畴中的一部分。它应用于不同领域中,包括科学、工程、医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等。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初中数学知识点 总结 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 数轴
11 有向直线
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为了区别一条直线的两个不同方向,可以规定其中一方向为正向,另一方向为负相
规定了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有向直线,读作有向直线l
12 数轴
我们把数轴上任意一点所对应的实数称为点的坐标
对于每一个坐标(实数),在数周上可以找到的点与之对应这就是直线的坐标化
数轴上任意一条有向线段的数量等于它的终点坐标与起点坐标的任意一条有向线段的长度等于它两个断电坐标的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下面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三: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通过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同学们认真学习吧。
四:点的坐标的性质
点的坐标的性质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对于坐标系平面内的任何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坐标。反过来,对于任何一个坐标,我们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确定它所表示的一个点。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C,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的对应点a,b分别叫做点C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C的坐标。
一个点在不同的象限或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不一样。
希望上面对点的坐标的性质知识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
五: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关于数学中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内容学习,我们做下面的知识讲解。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如果多项式有公因式就先提公因式,没有公因式的多项式就考虑运用公式法;若是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
通常采用分组分解法,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此,可以概括为:“一提”、“二套”、“三分组”、“四十字”。
注意: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否则就是不完全的因式分解,若题目没有明确指出在哪个范围内因式分解,应该是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因此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相信上面对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考出好成绩。
六:因式分解
下面是对数学中因式分解内容的知识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要素:①结果必须是整式②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③结果是等式④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m(a+b+c)
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公因式确定 方法 :①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公约数。②相同字母取次幂③系数公约数与相同字母取次幂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提取公因式步骤:
①确定公因式。②确定商式③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分解因式注意;
①不准丢字母
②不准丢常数项注意查项数
③双重括号化成单括号
④结果按数单字母单项式多项式顺序排列
⑤相同因式写成幂的形式
⑥首项负号放括号外
⑦括号内同类项合并。
初中数学知识点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
(1)正数的是其本身,0的是0,负数的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可表示为:或 ;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减去较小的;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n或(a -b)n=-(b-a)n , 当n为正偶数时: (-a)n =an 或 (a-b)n=(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加减.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该多创设情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关于初中数学的知识点
一、平移变换:
1。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
2。性质:(1)平移前后图形全等;
(2)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平移的作图步骤和方法:
(1)分清题目要求,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分析所作的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健点;
(3)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离平移各个关健点;
(4)连接所作的各个关键点,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5)写出结论。
二、旋转变换:
1。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
说明:
(1)图形的旋转是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所决定的;
(2)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始终保持不动。
(3)旋转过程中旋转的方向是相同的。
(4)旋转过程静止时,图形上一个点的旋转角度是一样的。⑤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旋转作图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旋转中心及旋转方向、旋转角;
(2)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3)将图形的关键点和旋转中心连接起来,然后按旋转方向分别将它们旋转一个旋转角度数,得到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
(4)按原图形顺次连接这些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就是旋转后的图形。
说明:在旋转作图时,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夹角即为旋转角。
常见考法
(1)把平移旋转结合起来证明三角形全等;
(2)利用平移变换与旋转变换的性质,设计一些题目。
误区提醒
(1)弄反了坐标平移的上加下减,左减右加的规律;
(2)平移与旋转的性质没有掌握。
学好数学的方法
1、上课前要调整好心态,一定不能想,哎,又是数学课,上课时听讲心情就很不好,这样当然学不好!
2、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作到耳到、眼到、手到!这个很重要,一定要学会做笔记,上课时如果老师讲的快,一定静下心来听,不要记,下课时再整理到 笔记本 上!保持高效率!
3、俗话说兴趣是的老师,当别人谈论最讨厌的课时,你要告诉自己,我喜欢数学!
4、保证遇到的每一题都要弄会,弄懂,这个很重要!不会就问,不要不好意思,要学会举一反三!也就是要灵活运用!作的题不要求多,但要精!
5、要有错题集,把平时遇到的好题记下来,错题记下来,并要多看,多思考,不能在同一个地方绊倒!!
总之,学习数学,不要怕难,不要怕累,不要怕问!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 文章 :
★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归纳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中部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 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数学初中全部重要知识点有哪些?
数学初中全部重要知识点:
一、一元一次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配方法的步骤
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骤
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
3、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一次项的系数为b,常数项的系数为c。
4、韦达定理
利用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积=c/a。
也可以表示为x1+x2=-b/a,x1x2=c/a。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读作“diaota”,而△=b2-4ac,这里可以分为3种情况:
(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3)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在这里,学到高中就会知道,这里有2个虚数根)。
三、有理数
1、定义: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2、数轴: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相反数是一个数学术语,指相等,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是它本身,负数的是它的相反数;0的是0,两个负数,大的反而小。
5、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相加。
(2)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减去较小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6、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例:0×1=0。
7、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情和几何思维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 形是等腰梯形
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1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1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12、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1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 ad=bc ,那么a:b=c:d
1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1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
1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7、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8、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1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 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20、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2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2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25、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2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3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3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
3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
3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
3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3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3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3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3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4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4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4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4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4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4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4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4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51、①直线L和⊙O相交 d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5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5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5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5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5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5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5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6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6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6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6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 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6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6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③两圆相交 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 dr)
6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6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6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6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7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7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7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7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7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7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7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1、深刻理解概念,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对于每个定义、定理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
3、多看一些例题,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
4、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
5、看例题要循序渐进,这同后面的“做练习”一样,但看比做有一个显著的好处,例题有现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循着思路走,就会得出结论,所以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例题。
相关 文章 :
1.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2.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之有理数
3.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
4.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方法
5.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初中数学学习哪些知识?简要概括,便于记忆?
初中数学大概可分为四大模块:
一、数与代数
⑴数与式
①实数的加减乘除与乘方开方
②整式的加减乘除与因式分解
③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⑵方程与不等式
⒈方程与方程组
①一元一次方程
②二元一次方程(组)
③一元二次方程
⒉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⑶函数
①一次函数
②二次函数
③反比例函数
④锐角三角函数
二、平面几何
⑴平面图形
①点线面
②角
③相交线与平行线
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梯形)
⑥圆
⑦尺规作图
⑧三视图
⑵图形变换
①平移
②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
③旋转
④位似
⑶平面直角坐标系(数形结合)
三、统计与概率
⑴统计
①数据的收集与描述
②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③统计估计
⑵概率
①频数与频率
②概率的概念
③概率的计算
四、综合与实践
初中数学大概可分为四大模块:
一、数与代数
⑴数与式
①实数的加减乘除与乘方开方
②整式的加减乘除与因式分解
③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⑵方程与不等式
⒈方程与方程组
①一元一次方程
②二元一次方程(组)
③一元二次方程
⒉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⑶函数
①一次函数
②二次函数
③反比例函数
④锐角三角函数
二、平面几何
⑴平面图形
①点线面
②角
③相交线与平行线
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梯形)
⑥圆
⑦尺规作图
⑧三视图
⑵图形变换
①平移
②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
③旋转
④位似
⑶平面直角坐标系(数形结合)
三、统计与概率
⑴统计
①数据的收集与描述
②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③统计估计
⑵概率
①频数与频率
②概率的概念
③概率的计算
四、综合与实践
初中数学学习以下知识:
一、数与式:有理数、代数、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及其解法、整式、实数、二元一次方程及三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不等式组解法、因式分解、分式性质、分式方程及应用题的解法、增根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伟达定理(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一次二次函图象性质、画法及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几何平面及立体图形):柱、锥、台、球的体积公式,点、线、角、面及多边形的定义、性质定理,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及定理,图形的变换平移及旋转,相似及全等图形的性质判定及定理,视图及投影基本性质画法、图形的证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函数关糸,圆、扇形的性质、判定及定理。
三、统计与概率: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的表示方法、度,扇形、条形、折线统计图,数据代数(算术加权、平均、中位、众数的特征及理解,数据收集、处理及概率的性质、的判定与估算。
分为三大板块:一、数与代数;二、图形与几何;三、数据和统计。
初一到初三共六册: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数轴|相反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科学计数法)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邻补角)
5.3 平行线的性质(命题|定理)
5.4 平移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
7.1 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稳定性|外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7.4 课题学习 镶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二章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第十三章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八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16.3 分式方程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
19.1 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中位线定理)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9.3 梯形
19.4 课题学习 重心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
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随机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二十七章相似★
27.1图形的相似
27.2相似三角形
27.3位似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28.1锐角三角函数
28.2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29.1投影
29.2三视图
初一:数轴;正数和负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多项式和单项式;有理数;对称图形;概率之类的简单问题。
初二:平方根(无理数);全等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一次函数(图像,解析式);相似三角形;多边形(重头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度快的还有反比例函数。
初三:三角函数;反比例函数(怎么慢也必须得讲了);二次函数;圆。
初一主要是让学生从小学过渡到初中阶段,在思维上有一个变化过程,一般会提前上一些初二的知识。
初二的知识比较多,而且讲得很快。而且会尽量多讲一些初三的东西。
初三的知识都堆到上学期讲。也挺多的。
总之初中会比小学忙很多,但很快就会习惯的~加油呢。
你可以下一个初中知识点软件,里面涵盖了初中所有的知识点,无论是预习复习都是很好用的。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都有。
就这里连目录都写不完,更别说完整的知识点了
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初中数学知识点概括:部分数与代数
数与式、实数、代数式 、整式与分式、整式、因式分解、分式、二次根式
第二部分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三部分函数
函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重难点)
第四部分空间与图形
三角形与四边形、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多边形、梯形;圆的基本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计算;图形的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视图与投影;图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
第五部分统计与概率。
这些是是知识点的梳理,知识点之间存在关系,所以作为学生应该要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才能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把握较高,同时对于综合性质的题目解决方法更高效。
有一本书叫《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初中的教科书都是按照这本书写的,中考卷也是参照这本书出的。我把你需要的部分发出来。
代数部分:一元一次,一元二次,分式,无理方程;正比例,反比例,一次,二次函数;有理数,分数,比例,整式,分式,二次根式计算;
几何部分:平行线,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全等和相似,几何证明;
解析部分:三角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