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测评 >  > 

荆轲刺秦王中的历史不和谐

前言

荆轲刺秦王中的历史不和谐荆轲刺秦王中的历史不和谐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然而,这个传奇的事件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地方,这些不和谐之处对故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提出了质疑。

10处不和谐

1. 刺客身份:正史记载荆轲是燕国刺客,但《史记》却称他为卫国人。 2. 武器:正史记载荆轲携带的是一把匕首,但《史记》中却变成了宝剑。 3. 秦王的年龄:嬴政即位时年仅十三岁,但《史记》中却将他描述为成年人。 4. 刺客称谓:正史中荆轲被称为"勇士",而《史记》中却称他为"刺客",这反映了后世对刺客的负面评价。 5. 刺杀时间:正史记载荆轲刺秦发生在"始皇九年"(前238年),但《史记》中却将其提前到"始皇六年"(前235年)。 6. 刺杀方式:正史记载荆轲是趁秦王起身取地图时刺杀,但《史记》中却称荆轲是直接冲进寝宫刺杀。 7. 刺客结局:正史记载荆轲被秦王身边的武士杀死,但《史记》中却称他被秦王砍死。 8. 樊於期的下场:正史记载樊於期被燕太子丹杀死,但《史记》中却称他逃亡赵国。 9. 燕国的反应:正史记载燕国得知荆轲刺杀失败后,立即向秦国请罪,但《史记》中却称燕国出兵攻打秦国。 10. 故事结局:正史记载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燕国被秦国灭亡,但《史记》中却称荆轲刺秦成功,导致秦国灭亡。

重新审视

这些不和谐之处表明《史记》对荆轲刺秦王的记载并非完全可信。后世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出于各种目的,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和修改,导致它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