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测评 >  > 

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演练_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教学

陈式太极拳的老架一路有哪74式啊?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演练_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教学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演练_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教学


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演练_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教学


1.起式 14.掩手肱拳 27.云手

2.金刚捣碓 15.金刚捣碓 28.高探马

3.揽扎衣 16.撇身拳 29.右擦脚

4.六封四闭 17.青龙出水 30.左擦脚

5.单鞭 18.双推手 31.左蹬跟

6.金刚捣碓 19.肘底看拳 32.拗步

7.白鹤亮翅 20.倒卷肱 33.击地捶

8.斜行 21.白鹤亮翅 34.翻身二起脚

9.搂膝 22.斜行 35.护心拳

10.拗步 23.闪通背 36.旋风脚

11.斜行 24.掩手肱拳 37.右蹬跟

12.搂膝 25.六封四闭 38.掩手肱拳

13.拗步 26.单鞭 39.小擒拿

40.抱头推山 52.云手 64.十字脚

41.六封四闭 53.摆脚跌叉 65.指裆捶

42.单鞭 54.金鸡 66.白猿献果

43.前招 55.倒卷肱 67.单鞭

44.后招 56.白鹤亮翅 68.雀地龙

45.野马分鬃 57.斜行 69.上步七星

46.六封四闭 58.闪通背 70.下步跨肱

47.单鞭 59.掩手肱拳 71.双摆莲

48.玉女穿梭 60.六封四闭 72.当头炮

49.揽扎衣 61.单鞭 73.金刚捣碓

50.六封四闭 62.云手 74.收式

51.单鞭 63.高探马

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谱

式 预备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金刚捣碓

第七式 白鹤亮翅

第八式 斜行

第九式 搂膝

第十式 上三步

第十一式 斜行

第十二式 搂膝

第十三式 上三步

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十五式 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 撇身捶

第十七式 青龙出水

第十八式 双推手

第十九式 肘底看拳

第二十式 倒卷肱

第二十一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二式 斜行

第二十三式 闪通背

第二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五式 六封四闭

第二十六式 单鞭

第二十七式 运手

第二十八式 高探马

第二十九式 右擦脚

第三十式 左擦脚

第三十一式 左蹬一根

第三十二式 上三步

第三十三式 神仙一把抓

第三十四式 踢二起

第三十五式 护心拳

第三十六式 旋风脚

第三十七式 右蹬一根

第三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九式 小擒打

第四十式 抱头推山

第四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二式 单鞭

第四十三式 前招

第四十四式 后招

第四十五式 野马分鬃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 单鞭

第四十八式 玉女穿梭

第四十九式 懒扎衣

第五十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一式 单鞭

第五十二式 运手

第五十三式 双摆莲

第五十四式 跌岔

第五十五式 金鸡

第五十六式 倒卷肱

第五十七式 白鹤亮翅

第五十八式 斜行

第五十九式 闪通背

第六十式 掩手肱拳

第六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六十二式 单鞭

第六十三式 运手

第六十四式 高探马

第六十五式 十字脚

第六十六式 指裆捶

第六十七式 猿猴献果

第六十八式 单鞭

第六十九式 雀地龙

第七十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一式 下步跨肱

第七十二式 双摆莲

第七十三式 当头炮

第七十四式 金刚捣碓

第七十五式 收式

陈式太极拳的真东西早已失传,现在没有一个陈式太极拳师有过硬的格斗能力的,都是花架子,学习只是浪费工夫,都在欺世盗名。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等没有一个得到过真传,都是用皮毛的花架子在糊弄人。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动作名称

陈氏老架一路74式太极拳一共有74式,具体名称如下: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鹅亮翅

22、斜形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云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

53、摆脚跌岔

54、金鸡

55、倒卷肱

56、白鹅亮翅

57、斜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

61、单鞭

62、云手

63、高探马

64、十字脚

65、指裆捶

66、猿猴献果

67、单鞭

68、雀地龙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

73、金刚捣碓

74、收势

陈昭奎一脉·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 〇一 起势 〇二 金刚捣碓 〇三 懒扎衣 〇四 六封四闭 〇五 单鞭 〇六 金刚捣碓 〇七 白鹤亮翅 〇八 斜行 〇九 搂膝 一十 拗步 一一 斜行 一二 搂膝 一三 拗步 一四 掩手肱拳 一五 金刚捣碓 一六 撇身捶一七 青龙出水 一八 双推手 一九 肘底看拳 二十 倒卷肱 二一 白鹤亮翅 二二 斜行 二三 闪通背 二四 掩手肱拳 二五 六封四闭 二六 单鞭 二七 云手(并步) 二八 高探马 二九 右擦脚 三十 左擦脚 三一 左蹬跟 三二 前趟拗步 三三 击地捶 三四 踢二起 三五 护心拳 三六 旋风脚 三七 右蹬跟 三八 掩手肱拳 三九 小擒打 四十 抱头推山 四一 六封四闭 四二 单鞭 四三 前招 四四 后招 四五 野马分鬃 四六 六封四闭 四七 单鞭 四八 玉女穿梭 四九 懒扎衣 五十 六封四闭 五一 单鞭 五二 云手(偷步) 五三 摆脚跌岔 五四 金鸡 五五 倒卷肱 五六 白鹤亮翅 五七 斜行 五八 闪通背 五九 掩手肱拳 六十 六封四闭 六一 单鞭 六二 云手(并步) 六三 高探马 十字脚 六五 指裆捶 六六 猿猴探果 六七 单鞭 六八 雀地龙 六九 上步七星 七十 下步跨肱 七一转身双摆莲七二当头炮七三金刚捣碓七四收势

太极起势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揽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 鞭

第六式

金刚捣碓

第七式

白鹅亮翅

第八式

斜 形

第九式

搂 膝

第十式

拗 步

第十一式

斜 形

第十二式

搂 膝

第十三式

拗 步

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十五式

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

撇 身 捶

第十七式

青龙出水

第十八式

双 推 手

第十九式

肘底看拳

第二十式

倒卷肱

第二十一式

白鹅亮翅

第二十二式

斜 形

第二十三式

闪通背

第二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五式

六封四闭

第二十六式

单 鞭

第二十七式

云 手(并步)

第二十八式

高 探 马

第二十九式

右擦脚

第三十式

左 擦 脚

第三十一式

左蹬一根

第三十二式

前趟拗步

第三十三式

击地捶

第三十四式

踢 二 起

第三十五式

护心拳

第三十六式

旋 风 脚

第三十七式

右蹬一根

第三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九式

小 擒 打

第四十式

抱头推山

第四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二式

单 鞭

第四十三式

前 招

第四十四式

后招

第四十五式

野马分鬃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

单鞭

第四十八式

玉女穿梭

第四十九式

揽扎衣

第五十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一式

单 鞭

第五十二式

云 手(叉步)

第五十三式

摆脚跌岔

第五十四式

金鸡

第五十五式

倒卷肱

第五十六式

白鹅亮翅

第五十七式

斜形

第五十八式

闪通背

第五十九式

掩手肱拳

第六十式

六封四闭

第六十一式

单 鞭

第六十二式

云手(并步)

第六十三式

高探马

第六十四式

十字脚

第六十五式

指裆锤

第六十六式

猿猴探果

第六十七式

单鞭

第六十八式

雀地龙

第六十九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式

退步跨肱

第七十一式

转身双摆莲

第七十二式

当 头 炮

第七十三式

金刚捣碓

第七十四式

收势

陈氏太极老架一路打下来需要几分钟

太极拳练的时候,总是讲究越慢越好,陈氏老架一路,演练时,一套下来一般以二十分钟上下为宜,如能在二十分钟以上,则更见功力。初练时不要刻意追求时间的长短,但求圆柔舒展,用意不用力。功夫一到,自然能随心所欲。

十五到二十分钟吧 只要快而不乱 慢而不散 就可以了 不要一味去追求时间控制

一般二十几分钟。初练时也许不到二十分钟就打完了。但太极拳讲究的是动作舒缓,用意不用力,只有用较慢的速度练习,才能体会到气感。

十五分钟

根据体力,自行掌握。

如果时间过长,下盘无力,身体紧张,气机大乱,那是外家拳!

我只能练七八分钟,呵呵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陈正雷口令).

陈正雷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带口令音乐如下视频:

陈式太极拳是由陈王庭报依据自己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华,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扩展资料:

陈式太极拳要领:

1、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是指演练太极拳时,始终保持头容端正,百会穴轻轻向上领起,有绳提之意。此为演练太极拳最基本的要领之一。

要想做到虚灵顶劲,须先弄准百会穴的位置。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顶端的发旋处,也即后发际正中向上七寸处,又称三阳、三阳五会、五会、巅上、天满、维会、泥丸宫、岭上、岭上满天等,为人体之制高点。《拳论》说:“百会穴领其全身”。虚灵顶劲就是要清气上升,虚达于百会穴。

2、含胸塌腰

含胸塌腰是在开胯屈膝的同时胸脯向内微微含住,心气下降,两胁微束,腰劲自然下塌,周身血脉流畅无阻;要塌腰,必定含胸。两者不能分开进行,而要互为前提,互为照应。

含胸要含住劲,切忌胸部外挺,若胸部外挺,则会引起气拥胸表,致使自身上重下轻,脚腿上浮,重心不稳。含劲要四面包涵住,却不是紧紧收闭,而要“胸虚如磐”。

3、分清虚实

周身上下,四肢百骸,无处不有虚实之分,所以说练习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必须分清虚实。动作能分清虚实,即可灵活转化,才能耐久不疲,张弛轻重匀运转换,不致困顿。

练太极拳时不仅双手要不虚实,双足要不虚实,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也要上下相随,在运动中分清虚实,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虚则右足实。一招一势,虚虚实实,遍藏玄机。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陈氏 太极拳 ,原为陈家沟拳术,集长拳、炮拳及红拳之术。陈式太极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其上乘的技击作用及独特的演练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 爱好 者。现在还颇受关注。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式预备式

第二式太极起式

第三式金刚捣碓

第四式懒扎衣

第五式六封四闭

第六式单鞭

第七式金刚捣碓

第八式白鹤亮翅

第九式斜行

第十式搂膝

第十一式拗步

第十二式斜行

第十三式搂膝

第十四式拗步

第十五式掩手肱拳

第十六式金刚捣碓

第十七式撇身捶

第十八式青龙出水

第十九式双推手

第二十式肘底看拳

第二十一式倒卷肱

第二十二式白鹅亮翅

第二十三式斜行

第二十四式闪通背

第二十五式掩手肱拳

第二十六式六封四闭

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高探马

第三十式右擦脚

第三十一式左擦脚

第三十二式左蹬一跟

第三十三式前趟拗步

第三十四式击地捶

第三十五式踢二起

第三十六式护心拳

第三十七式旋风脚

第三十八式右蹬一跟

第三十九式掩手肱拳

第四十式小擒打

第四十一式抱头推山

第四十二式六封四闭

第四十三式单鞭

第四十四式前招

第四十五式后招

第四十六式野马分鬃

第四十七式六封四闭

第四十八式单鞭

第四十九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式懒扎衣

第五十一式六封四闭

第五十二式单鞭

第五十三式云手

第五十四式摆脚跌叉

第五十五式左右金鸡

第五十六式倒卷肱

第五十七式白鹅亮翅

第五十八式斜行

第五十九式闪通背

第六十式掩手肱拳

第六十一式六封四闭

第六十二式单鞭

第六十三式云手

第六十四式高探马

第六十五式十字脚

第六十六式指裆捶

第六十七式猿猴探果

第六十八式六封四闭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雀地龙

第七十一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二式下步跨虎

第七十三式双摆莲

第七十四式当头炮

第七十五式金刚捣碓

第七十六式收势

陈式太极拳的主要招式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氏太极拳有大、小架之分,亦有新、老架之别。 其它 套路还包括器械和对练等等。

老架式

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家传的拳架中所 总结 与编排的。老架以缠丝为轴心,贯穿于整个套路。古朴而无花架势。一路拳以柔为主。主要练习并建立起陈氏太极拳的功底。因此也有人称一路拳为基础拳,练功拳。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近一步学习二路拳。二路拳,亦称炮捶,以刚为主。尤其突出太极八门劲的四隅劲:采、列、肘、靠。有了一路拳的松,二路拳的松活弹抖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小架式

此套路原被称为新架。在陈发科所编之套路流传之后,此套路逐称为小架。小架为陈氏十四世陈有本所创。此套路除去劲发于外的动作,把劲路涵于套路当中,蓄而待发。整套拳打起来温文尔雅,有儒者之风范。

新架式

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七世陈发科由老架编排而成,经其子陈照奎定型为新架。新架尤其突出缠丝螺旋的动作。在套路上以松活弹抖,节节贯穿,胸腰运化,转关折叠等特点独树一帜。

太极剑

陈氏太极也包含了许多器械套路,主要包括:单剑、双剑、单刀、双刀、双锏、抢、大刀、杆等等。陈氏太极剑实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氏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原理,对陈氏太极剑也同样试用。

陈氏太极剑的的传统套路共五十八个动作,剑法多样,有劈、刺、撩、挂;点、崩、云、架;穿、提、扫、抹;带、斩、截、托等。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间,以身带剑,灵活多变;运动路线缠绵曲折,风格别致,有很高的强身健体的价值。

陈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

陈氏第九世传人陈王庭创造陈式太极拳特点有,把拳术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相结合,综合百家拳术之长。

陈氏太极拳的演练风格与特点是: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如涛涛江河奔腾不息,气势恢弘,又似游龙戏水怡然自得。其核心就在于"自缠"。身缠、手缠、足缠、臂缠、腿缠,周身缠。故有陈氏太极拳乃"缠"法也之说。

陈氏太极拳除了套路演练之外,还有陈氏太极拳推手。套路与推手互为体用。习练套路是束身行为(约束身肢)与意识修为,通过推手能够检验束身水平与意识修为的正确与否。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通俗的说,练套路如同生产,练推手如同质检,找出问题所在与不足之处,然后再生产,再质检,如此循环往复。

猜你喜欢:

1.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介绍

2.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拳谱

3.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4.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招式名

5. 陈式太极拳十八式的拳谱口诀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83式拳谱

1 预备式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第二金刚捣碓

7 白鹤亮翅

8 斜行拗步

9 初收

10 前膛拗步

11 第二斜行拗步

12 再收

13 前膛拗步

14 掩手肱捶

15 第三金刚捣碓

16 披身捶

17 背折靠

18 青龙出水

19 双推手

20 三换掌

21 肘底捶

22 倒卷肱

23 退步压肘

24 中盘

25 白鹤亮翅

26 斜行拗步

27 闪通背

28 掩手肱捶

29 六封四闭

30 单鞭

31 云手

32 高探马

33 右擦脚

34 左擦脚

35 蹬一根

36 前膛拗步

37 击地捶

38 翻身二起脚

39 兽头势

40 旋风脚

41 蹬一根

42 掩手肱捶

43 小擒打

44 抱头推山

45 三换掌

46 六封四闭

47 单鞭

48 前招

49 后招

50 野马分鬃

51 六封四闭

52 单鞭

53 双震脚

54 玉女穿梭

55 懒扎衣

56 六封四闭

57 单鞭

58 云手

59 摆脚跌叉

60 左右金鸡

61 倒卷肱

62 退步压肘

63 中盘

64 白鹤亮翅

65 斜行拗步

66 闪通背

67 掩手肱捶

68 六封四闭

69 单鞭

70 云手

71 高探马

72 十字摆莲

73 指裆捶

74 白猿献果

75 六封四闭

76 单鞭

77 雀地龙

78 上步七星

79 退步跨虎

80 转身双摆莲

81 当头炮

82 金刚捣碓

83 收势

拳谱没用的,要言传身教

拳谱没用的,要言传身教

如何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如何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喜欢太极拳的朋友对于我们的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应该都非常了解了吧!那么如何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呢?下面请随我一同来了解下吧。

首先是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动作练习步骤,练习这些可以让帮助我们疏通筋骨,对延缓我们的衰老速度有很好的帮助。

一.太极起势 二.金刚捣碓 三.懒扎衣 四.六封四闭 五.单鞭 六.金刚捣碓 七.白鹤亮翅 八.斜行。

九.搂膝 十.拗步 十一.斜行 十二.搂膝 十三.拗步 十四.掩手肱捶 十五.金刚捣碓。

第二段

练习完段之后,我们再次进行下面的动作练习就会变得很简单,大家可以从呼吸节奏开始控制。

十六.撇身捶 十七.青龙出水 十八.双推手 十九.肘底捶 二十.倒卷肱 二十一.白鹤亮翅 二十二.斜行。

二十三.闪通背 二十四.掩手肱捶 二十五.六封四闭 二十六.单鞭 二十七.云手 二十八.高探马。

第三段

二十九.右擦脚 三十. 左擦脚 三十一. 左蹬一跟 三十二. 前趟拗步 三十三. 击地捶。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进行这样的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我们的身体平衡,练习的时候要慢慢的练习。

三十四. 踢二起 三十五. 护心捶 三十六. 旋风脚 三十七. 右蹬一跟 三十八. 掩手肱捶。

第四段

三十九. 小擒打 四十. 抱头推山 四十一. 六封四闭 四十二. 单鞭 四十三. 前招。

四十四. 后招 四十五. 野马分鬃 四十六. 六封四闭 四十七. 单鞭。

陈氏太极拳的练习要领

一、动作要柔顺圆活

有很多人都说陈式太极拳容易学习,而且它的动作优美。

以采挒肘靠四隅劲为辅,用劲方法以缠丝劲为主,以发劲为辅;动作力求柔顺,外形具有缓、柔、稳的特色。”

对如何练好练好陈式太极拳一路指明了方向。太极拳是意气运动。是用意练意的拳,用意不用拙力是陈式太极拳基本要求。

因此,在学练一路拳时要牢牢把握这一原则。

现在很多喜欢打太极拳的人都只是随便的乱打,使很多的力气,可是效果却。

陈式太极拳18代传人陈照奎、田秀臣、冯志强老师在演练陈式一路时,真正做到动作连绵缠绕,气定神闲,收放自如,似行云流水,很少发劲,即使发劲也是点到而已,一发便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

真正体现出“引而不发”的大家风范。使观者矜躁全消,回味无穷,这才是练拳的高境界。

二、外形要舒缓沉稳

初练一路拳,动作越慢越好(慢而不散),这样可以检查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到位,是否犯有促胸突臀、架肩反肘,前俯后仰、左歪右斜、直出直进、横气填胸等大毛病,动作是否有不顺遂的地方,才能及时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使拳艺不断精进。

整套拳打完应在12至15分钟左右为宜,此阶段可稍长一些,在二至三年左右,随着动作的纯熟,身上僵劲己化掉。

这样即可逐渐加快(快而不乱)可以打到8至10分钟左右,此阶段坚持两年左右后,到第三年复缓,进入高级阶段,练拳时两臂转来如风吹杨柳,进退旋转如落玉盘,心中有情有景,此时打拳不觉劳累,而是一种高级享受,方能感悟太极拳的奥妙所在。

三、动作要节节贯穿一气呵成

行拳时要平稳舒展,动作以各种圆弧曲线构成,重心过渡要裆走下弧,不能重心平稳,上下两个拳式连接要紧凑,不能有断续处,形成一招一式单浮搁。

初练者容易出现停顿现象,待熟练后就要把每式连接起。练拳时要注意转关处,上式结束下式即起,衔接和顺,严丝合缝。千万不要把太极拳练成太极,要把一路83式当成1个拳式来练,才能做到一气呵成、连绵不断。

四、先学比较简易的套路

例如《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或拙编《原地十三式太极拳》。这十三式比较简单易学,练习时,一般不受天气和场地的限制。

虽简单,但由于是从传统太极拳中精选出来,合理组合编成的`,太极拳本色未动,既有明显的传统太极拳共性,也有明显的组编后的特色。

五、要重视其理论的学习和其内功的锻炼

大家在自学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我们的理论,另外内功的修炼也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学好太极拳这两点是重点哦。

初学时,为了减少入门的难度,可以不顾内功,按照动作说明文字与图像,依样画葫芦地学,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等到外形动作大致像样了,就要逐渐领会和掌握其内功。

例如,精神内敛,尽量放松心情,安静的指挥行动,均匀缓慢的腹式呼吸,身体肌筋骨尽量放松,逐渐进入内外统一的练习。

太极拳是内功拳,古典拳论中指出:“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而在内”。其内外关系是:“意气君来骨肉臣”。外之所形,无非内之所发,内功练好了,外形动作就会随之神似。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