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攻略 >  > 

山东天气云图降雨分布_山东天气云图降雨分布在哪里

卫星云图中,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越浓,表示区域内降雨越大。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黑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灰色等等,如果地球表面是一片晴空区,卫星观测到的是从地面发射到太空的辐射信息,卫星云图上表现为黑灰色,黑色越深,表示地面辐射越强,天气越晴好,当某地上空为云、雨覆盖,卫星观测到的则是从云顶发向太空的辐射,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白色表示辐射很弱,气温很低,云系很厚密,降雨强度也就很大。

山东天气云图降雨分布_山东天气云图降雨分布在哪里山东天气云图降雨分布_山东天气云图降雨分布在哪里


山东天气云图降雨分布_山东天气云图降雨分布在哪里


小题1:D

小题2:B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题目的叙述:“全省开始出现大规模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个别地区可达13℃左右”,判断该种灾害性天气为大范围大幅度的降温引起的,所以为寒潮。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天气符号的指示,A为阴有中雪,B为阴有小雪,C为阴转雨夹雪,D为冰雹转大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认识天气符号和卫星云图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卫星云图的颜色与天气: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蓝色绿域都为晴天;白色是云雨区,白色愈白云层愈厚,降雨的概率越大;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有1-12级风,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空气质量:了解空气质量的内容;明白空气质量的意义;认识空气质量的指数、级别及状况等。

C试题分析:由题可知,该日气温较低,约为-6℃左右,且风力较大,这天学生们上学最适合的衣着是羽绒服。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着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天气的两个特点:①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②不同时刻,同一地方的天气也可能不相同。卫星云图的颜色与天气: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蓝色绿域都为晴天;白色是云雨区,白色愈白云层愈厚,降雨的概率越大。风向和风力与风向标:①风向是指风的来向②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有1~12级风③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即大头吹小头④风尾在风杆的右侧。天气预报:预报阴晴、风雨、气温等。天气符号。空气质量:了解空气质量的内容;明白空气质量的意义;认识空气质量的指数、级别及状况等。

山东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年平均气温不低于0℃,年积温介于3200℃~450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是亚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气候。特点是:

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削弱。

3、季风性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扩展资料:山东的地形地貌

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 为山东省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山东省陆地处。

山东省“山水林田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山地面积22726.80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14.59%,水面面积6988.92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4.49%,林地面积24894.46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15.98%。种植土地面积83845.42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53.82%;湖泊面积1348.55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0.87%。

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平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56%,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局部地区。台地面积占全省面积4.46%,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15.39%,主要分布在东部、鲁局部地区。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14.59%,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鲁局部地区。

参考资料: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地区可达220天。

扩展资料:

山东省四季分明。春季气候多变,多大风,地面增温快,蒸发大,降水少,常干旱;夏季炎热湿润,降水集中,时有暴雨冰雹天气出现;秋季云雨较少,秋高气爽,个别年份出现秋雨连绵天气:冬季雨雪稀少,多偏北风,寒冷而干燥。

全省年日照时数为2200-29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0%-65%,太阳年总辐射量在481-540千焦/平方厘米;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1.0-14.2℃,高于0℃的年平均积温在4137-5283℃,高于10℃的年平均积温在3592-4760℃,年平均无霜期为173-天。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为550-95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5%-70%;全省农业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冰雹、大风、干热风、低温霜冻、海潮、病虫害等。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山东的气候特点主要体现在降水比较集中,雨热同季(这也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在11℃~14℃左右,山东省气温地区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地区可达220天。

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

扩展资料:

山东所属的暖温带,是气候带的分区之一,也称暖带,包含广义的温带。年平均温度介于8-13℃左右,以落林阔叶林(laurisilvae)为主。在我国,季风区暖温带位于季风区中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大致在北纬32°~43°之间,其轮廓呈扇形,西部狭窄,约以兰州南部为起点,向东展开,直抵渤海和黄海。南界沿秦岭一伏牛山、经淮河苏北总干渠一线。

参考资料:

山东省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C,由东北沿海向内陆递增。鲁东(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多在12°C以下,鲁和鲁北多在13°C以上。冬季一般以1月份,平均气温在—l~—4°C之间,极端气温—11~—20°C。夏季一般以7月份气温,平均24~27°C。全省无霜期一般为l 80~220日,也是由东北沿海向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地区可达220天。全省年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以鲁东南和鲁南降水量,一般在800~900毫米以上;而鲁西北和黄河三角洲降水量最少,一般在600毫米以下,其他地区一般为600~800毫米

冬季(12~2月)

冬季,我国上空基本上受西风气流控制。沿青藏高原南侧经我国东部沿海到日本是一支稳定的南支西风急流,在我国新疆北部、内蒙古、华北上空是北支西风急流,这支急流与极锋相联系。冬季影响山东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它是极地大陆气团和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之间的界面。较强冷锋过境后,常常出现偏北大风并引起强烈的降温,当南方暖湿气流较强时也会出现雨雪天气,有时还会出现雨淞。当青藏高原上有较深的低槽移出,气流较强时,南方气旋也会北上影响山东,造成大风和雨雪天气。冬季,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控制我国,它主宰着冷空气的活动。山东位于蒙古冷高压的东南部,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而干燥。此时由纬度影响造成的温度南北异大于海洋影响造成的东西异,等温线大致呈纬向分布,季平均温度0.7℃~ -2.8℃。1月是蒙古高压最强盛时期,其中心强度平均在1040hPa以上,该月也是全年最冷的月份。冬季也是全年降水最少的季节,季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鲁西北地区最少,在25mm以下;鲁东南及山东半岛东北部最多,在40mm以上。

春季(3~5月)

春季是大气环流型由冬到夏的转换季节,低层环流形势表现为冬、夏季的主要大气活动中心并存。由于我国是大陆性季风环流,大陆的热力因素起主导作用,所以大气环流的季节转换从下层开始。春季500hPa以上的环流基本上仍是冬季形势,南支西风位置变化不大,北支西风稍有北退;但低层850hPa以下则开始出现夏季环流形势。入春以后,随着太阳辐射日益增强,地面和空气的温度不断增高,蒙古高压强度减弱,并向西收缩;蒙古气旋频繁出现,发展强烈,形成南高北低的气压场,所以春季是山东偏风出现最多的季节。同时,南方气旋活跃,活动路径比冬季偏北,气旋出海后常常发展,造成山东大风天气。春季虽然冷空气势力减弱,但仍频繁出现,若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会造成较强的降温并出现晚霜冻,也会造成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此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大陆热低压势力逐渐增强,暖湿气流较冬季活跃,降水比冬季明显增多,各地季降水量多在70~140毫米之间,自南向北递减。鲁东南为120~140毫米,鲁西北多在80毫米以下。由于春季回暖快,风力大,蒸发强,所以常出现春旱。春季内陆地区温度回升较快,但沿海各地受海洋影响,增温比内陆缓慢,故等温线由冬季的纬向分布转变成经向分布,由东向西递增,季平均温度在8.0℃~15.2℃之间。

夏季(6~8月)夏季主要受西太平洋副高和大陆热低压控制,经常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在单一热带海洋气团控制之下,常是天气晴朗、高温而潮湿。此时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仍经常南下,在变性极地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之间形成冷锋。虽然影响山东的冷锋次数及强度远不如春季,但由于南方暖湿气流强盛,经冷空气抬升常造成大量降水,有时达到暴雨强度,甚至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6、7月份南方气旋经常影响山东,造成大范围的降水,出现暴雨。盛夏副高南侧的台风活动频繁,带来大风和降水天气。

冬季过后,随着大陆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增温,高原南侧温度梯度减弱。到5月底或6月初,高原南侧南支急流消失,青藏高压建立,季风爆发,我国大陆上主要雨带随之北移。6月中旬到7月上旬,西太平洋副高次北跳后,脊线位于20~25°N之间,江淮流域梅雨开始,在梅雨后期(6月末到7月初),山东进入雨季。7月中旬副高第二次北跳,脊线到达30°N附近,华北雨季开始。8月下旬副高开始南撤,雨带也开始南退,8月底或9月初,山东雨季结束。夏季受大陆热低压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天气炎热,湿润多雨。季平均气温20.9℃~26.7℃,等温线呈经向分布,由向东北降低。夏季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季节,季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秋季(9~11月)

秋季是大气环流型自夏到冬的转换季节。9月蒙古高压建立后,山东基本上处在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下。10月,蒙古高压再度加强,地面上已是稳定的冬季环流形势。9月上旬500hPa副高脊线已南撤到25°N以南,雨带也随之南撤,山东降水显著减少。秋季对流层上部的青藏高压消失,西风带南移,高原南侧的南支西风急流重新建立。10月份,高空也基本上为冬季的环流形势。秋季,随着蒙古高压的建立和加强,山东又转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降水骤减,多秋高气爽天气。季平均气温多在12.8℃~15.0℃之间,等温线趋于纬向分布,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山东省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C,由东北沿海向内陆递增。鲁东(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多在12°C以下,鲁和鲁北多在13°C以上。冬季一般以1月份,平均气温在—l~—4°C之间,极端气温—11~—20°C。夏季一般以7月份气温,平均24~27°C。全省无霜期一般为l 80~220日,也是由东北沿海向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地区可达220天。全省年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以鲁东南和鲁南降水量,一般在800~900毫米以上;而鲁西北和黄河三角洲降水量最少,一般在600毫米以下,其他地区一般为600~800毫米

冬季(12~2月)

冬季,我国上空基本上受西风气流控制。沿青藏高原南侧经我国东部沿海到日本是一支稳定的南支西风急流,在我国新疆北部、内蒙古、华北上空是北支西风急流,这支急流与极锋相联系。冬季影响山东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它是极地大陆气团和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之间的界面。较强冷锋过境后,常常出现偏北大风并引起强烈的降温,当南方暖湿气流较强时也会出现雨雪天气,有时还会出现雨淞。当青藏高原上有较深的低槽移出,气流较强时,南方气旋也会北上影响山东,造成大风和雨雪天气。冬季,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控制我国,它主宰着冷空气的活动。山东位于蒙古冷高压的东南部,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而干燥。此时由纬度影响造成的温度南北异大于海洋影响造成的东西异,等温线大致呈纬向分布,季平均温度0.7℃~ -2.8℃。1月是蒙古高压最强盛时期,其中心强度平均在1040hPa以上,该月也是全年最冷的月份。冬季也是全年降水最少的季节,季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鲁西北地区最少,在25mm以下;鲁东南及山东半岛东北部最多,在40mm以上。

春季(3~5月)

春季是大气环流型由冬到夏的转换季节,低层环流形势表现为冬、夏季的主要大气活动中心并存。由于我国是大陆性季风环流,大陆的热力因素起主导作用,所以大气环流的季节转换从下层开始。春季500hPa以上的环流基本上仍是冬季形势,南支西风位置变化不大,北支西风稍有北退;但低层850hPa以下则开始出现夏季环流形势。入春以后,随着太阳辐射日益增强,地面和空气的温度不断增高,蒙古高压强度减弱,并向西收缩;蒙古气旋频繁出现,发展强烈,形成南高北低的气压场,所以春季是山东偏风出现最多的季节。同时,南方气旋活跃,活动路径比冬季偏北,气旋出海后常常发展,造成山东大风天气。春季虽然冷空气势力减弱,但仍频繁出现,若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会造成较强的降温并出现晚霜冻,也会造成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此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大陆热低压势力逐渐增强,暖湿气流较冬季活跃,降水比冬季明显增多,各地季降水量多在70~140毫米之间,自南向北递减。鲁东南为120~140毫米,鲁西北多在80毫米以下。由于春季回暖快,风力大,蒸发强,所以常出现春旱。春季内陆地区温度回升较快,但沿海各地受海洋影响,增温比内陆缓慢,故等温线由冬季的纬向分布转变成经向分布,由东向西递增,季平均温度在8.0℃~15.2℃之间。

夏季(6~8月)夏季主要受西太平洋副高和大陆热低压控制,经常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在单一热带海洋气团控制之下,常是天气晴朗、高温而潮湿。此时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仍经常南下,在变性极地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之间形成冷锋。虽然影响山东的冷锋次数及强度远不如春季,但由于南方暖湿气流强盛,经冷空气抬升常造成大量降水,有时达到暴雨强度,甚至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6、7月份南方气旋经常影响山东,造成大范围的降水,出现暴雨。盛夏副高南侧的台风活动频繁,带来大风和降水天气。

冬季过后,随着大陆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增温,高原南侧温度梯度减弱。到5月底或6月初,高原南侧南支急流消失,青藏高压建立,季风爆发,我国大陆上主要雨带随之北移。6月中旬到7月上旬,西太平洋副高次北跳后,脊线位于20~25°N之间,江淮流域梅雨开始,在梅雨后期(6月末到7月初),山东进入雨季。7月中旬副高第二次北跳,脊线到达30°N附近,华北雨季开始。8月下旬副高开始南撤,雨带也开始南退,8月底或9月初,山东雨季结束。夏季受大陆热低压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天气炎热,湿润多雨。季平均气温20.9℃~26.7℃,等温线呈经向分布,由向东北降低。夏季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季节,季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秋季(9~11月)

秋季是大气环流型自夏到冬的转换季节。9月蒙古高压建立后,山东基本上处在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下。10月,蒙古高压再度加强,地面上已是稳定的冬季环流形势。9月上旬500hPa副高脊线已南撤到25°N以南,雨带也随之南撤,山东降水显著减少。秋季对流层上部的青藏高压消失,西风带南移,高原南侧的南支西风急流重新建立。10月份,高空也基本上为冬季的环流形势。秋季,随着蒙古高压的建立和加强,山东又转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降水骤减,多秋高气爽天气。季平均气温多在12.8℃~15.0℃之间,等温线趋于纬向分布,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山东省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1-14℃,年平均降雨量在550-950mm之间,无霜期180-220天,日照时数2300-2900小时,10℃以上的积温一般在3800-4600℃。全省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适应多种农作物生长。

在每一个表示雨量图的下面或左右。一般都有一个图例。用来表示各种不同颜色。代表的雨量多少。总的原则是颜色越深代表雨量越大。

降水预报的多种颜色,由降雨卫星云图体现。72小时天气预报降水分布图,让你直观清晰的了解末来72小时全国降水分布状况!

全国72小时天气降水分布云图分析说明:

白域为72小时没有明显降水地区,浅绿域为72小时内降水量有0-10毫升,深绿色为10-25毫升,浅蓝色为25-50毫升,深蓝色为50-100毫升,粉域说明在末为72小时内可能出现大暴雨,降水量可达100-毫升,需要特别注意防范!

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最东北部,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从1961—1990年30年的平均状况看,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一5℃~5℃之间,由南向北降低,大致以嫩江、伊春一线为0。C等值线。≥10C积温在18000C~28000C之间,平原地区每增高1个纬度,积温减少100。C左右;山区每升高100米,积温减少100。C~170。C。无霜冻期全省平均介于100~150天之间,南部和东部在140~150天之间。大部分地区初霜冻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冻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束。年降水量全省多介于 400mm~650mm之间,中部山区多,东部次之,西、北部少。在一年内,生长季降水约为全年总量的83%~94%。降水资源比较稳定,尤其夏季变率小,一般为 21%~35%。全省年日照时数多在 2400~2800小时,其中生长季日照时数占总时数的44%~48%,西多东少。全省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与长江中下游相当,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4×108~ 50×108焦耳/平方米之间。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夏季最多, 冬季最少,生长季的辐射总量占全年的 55%~60%。年平均风速多为2~4米/秒,春季风速,部大风日数最多、风能资源丰富

吉林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月均温约-18℃,7月均温20℃。全年降水量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全省平均400~900毫米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其中朝阳地区最多为2861小时,丹东地区最少为212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气温零上30℃,极端可达40℃以上,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异较大,自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其中,为大连,为西丰。年平均无霜期130-- 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 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河北年日照时数2400~3100小时;年均降水量300~800毫米;一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七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属温带季风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春多风沙,秋高气爽。全省年平均气温在4~13℃之间,一月-4~2℃,七月20~27℃,大体西北高东南低,各地的气温年较、日较都较大,全年无霜期110~22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年变率也很大。一般的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侧迎风坡,形成两个多雨区,张北高原偏处内陆,降水一般不足400毫米。夏季降水常以暴雨形式出现,1966年7月29日唐山市遵化降雨327.9毫米,为该省日降水量。春季降水少,春旱、夏涝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大,南北温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大同盆地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山西有三个多雨区,一是晋东南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二是五台山区,三是吕梁山区。

陕西省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整体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很长,达到800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异。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陕西温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7~16℃。其中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的浅山河谷为全省最暖地区,多在14~16℃。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陕北-10~-4℃,关中-3~1℃,陕南0~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陕北21~25℃,关中23~27℃,陕南24~27.5℃。春、秋温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温小,冬季南北温大。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受山地地形影响比较显著。春季少于秋季,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3%~24%。冬季降水稀少,只占全年的1%~4%。暴雨始于4月,于11月结束,主要集中在7~8月。 关中、陕南春季场320.0毫米的降水过程一般出现在4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夏汛雨出现在6月下旬后期到7月上旬前期,此期间,暴雨相对集中,关中、陕南地区出现洪涝灾害较多。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 ,多寒潮天气。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递减。年平均气温为 0℃~8℃,气温年平均在34℃~36℃,日平均为12℃~16℃。年总降水量50~450毫米,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东部的鄂伦春自治旗降水量达486毫米,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额济纳旗为37毫米。蒸发量大部分地区都高于l200毫米,大兴安岭山地年蒸发量少于1 200毫米,巴彦淖尔高原地区达3200 毫米以上。内蒙古日照充足 ,光能资源非常丰富, 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 34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原达 50天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一般在l0天以下。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 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2007年为例,全年平均气温14.0℃(市)。1月-7至-4℃,7月25至26℃。极端-27.4℃,极端42℃以上。全年无霜期180至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虽临近渤海湾,但半封闭的内海海湾对天津的气候影响不大。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因此,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游的季节。天津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1.6-13.9度,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7.8度。 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4.3度。年平均降水量在360-970毫米之间,(1949-2010)平均值是600毫米上下。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达0-3500小时),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很大,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号称“火洲” 的为33℃以上,气温曾达至49.6℃,居全国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之说。

宁夏自治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南端(固原地区南半部)属南温带半干旱区,中部(固原地区的北部至盐池、同心一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北部(银川平原)则为中温带干旱区,南北气候悬殊较大, 是典型的大陆型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5-9℃之间,引黄灌区和固原地区分别为全区高温区和低温区。宁夏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都集中在夏季。干旱山区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引黄灌区年平均157毫米。1995年引黄灌区年降水量203.7毫米, 干旱山区年降水量317.8毫米。西海固:位于西部宁夏自治区南部,是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七个县的统称。这里长年干旱,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在1000毫米以上,且多发各种自然灾害。二十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西海固人口增加,水土流失加剧,现有人口近一百万,是的聚居区,1972年被粮食开发署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气温平均在6-8℃,夏季炎热,七月每日气温均在35度以上。极端气温43℃,-2℃,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说,有山水园林之风光。重庆多雾,素有“雾重庆”之称。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巴蜀盆地)东南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极端气温40.2℃,极端气温-12.1℃ 。春秋较短,冬夏较长。

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基本以淮河为界。江苏省各地平均气温介于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东北向逐渐增高。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0-3.3℃,其等温线与纬度平行,由南向北递减,7月份为最热月,沿海部分地区和里下河腹地最热月在8月份,平均气温26℃-28.8℃,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温度由沿海向内陆增加。 全省春季升温西部快于东部,东西相4-7天;秋季降温南部慢于北部,南北相3-6天。

浙江气候总的特点是: 季风显著, 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 光照较多, 雨量丰沛, 空气湿润, 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浙江年平均气温15~18℃, 极端气温33~43℃, 极端气温-2.2~-8℃;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

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但气候条件分布异明显,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

福建全年气温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日照正常,气象灾害偏轻,气候年景正常。冬季气温、降水正常,1月下旬至2月上旬,出现了大范围持续阴冷天气,西部、北部的部分县(市)先后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输送和通讯等行业造成较的灾害;春季气温偏高、降水正常,局部地区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雨季5月5日开始,6月29日结束,共出现7次暴雨过程,其中6月12~13日,中南部地区先后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闽南部分县(市)出现特大暴雨,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夏季气温、降水正常,7月23~27日和8月13~21日,两次出现气温超过38℃的较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秋季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正常,其中9月气温异常偏高,创196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 年平均气温19.7℃,偏高0.4℃,属偏高。冬季(12~2月)平均气温为10.8℃,与常年持平,属正常;春季(3~4月)平均气温为17.4℃,较常年偏高1.2℃,属偏高;雨季(5~6月)平均气温为24.2℃,较常年偏高0.2℃,属正常;夏季(7~9月)平均气温为27.8℃,较常年偏高0.9℃,属异常偏高;秋季(10~11月)平均气温为19.7℃,较常年偏高1.0℃,属偏高。 年降水量为1504.2毫米,偏少107.5毫米,约1成,属正常略偏少。冬季平均降水量为198.8毫米,较常年偏多5.2毫米,属正常;春季平均降水量为248.5毫米,较常年偏少114.8毫米,属偏少;雨季平均降水量为503.2毫米,较常年偏多10.8毫米,属正常;夏季平均降水量为453.3毫米,较常年偏少3.4毫米,属正常;秋季平均降水量为151.6毫米,较常年偏多46.1毫米,属偏多。全年汛情特点是降雨量正常偏少,降雨场次偏少;洪水场次少、量级小,主要江河干流均为一般洪水。登陆或影响的台风个数偏多,影响时间偏早,登陆时间相对集中。

江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气候明显。由于江西地势狭长,南北气候异较大,但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

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

一、气温

全省年平均气温基本遵循由向东北递减的分布规律,但地区别不大,多数都在13℃左右。济宁、菏泽的南部地区和济南、枣庄都在14℃以上,其中济南14.7℃,是全省年平均气温的地方;半岛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都比较低,一般为11.4~11.9℃;鲁北和丘陵地区以外的半岛地区基本在12.0~12.9℃之间;其它地区一般为13.0~13.9℃。1月全省各地的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年。鲁北和山东半岛内陆是全省气温的区域,一般在-3℃左右;半岛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鲁南一般在-1.0~-0.2℃之间,是全省的高值区;其它地区多数都在-2.0~-1.0℃。夏季太阳辐射最强,各地夏季气温。7月是内陆地区气温的月份,而半岛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受海洋气候的影响,8月的气温才达到全年。8月全省各地的平均气温在21.5~27.5℃之间。济南、淄博、济宁及菏泽的以南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27℃以上;潍坊、莱芜和临沂的大部及以西地区的气温都在26~27℃之间;半岛的东南沿海一般在21.5~25.0℃,其它地区多数为25~26℃。济南7月的平均气温仍然高居全省榜首,为27.5℃。从1月至7月,气温逐渐升高。8月以后,各地气温逐月下降。

除了成山头和泰山外,全省各地都可以出现≥35℃的高温。全省高温日数大致从西往东,从北到南递减。鲁西北和鲁地区最多,多数在10~11天,其中济南和高青县最多,年平均12天;半岛东部地区最少,一般在2天以下;鲁中山区、鲁东南和半岛的中西部地区多在2~6天之间;其它地区一般为7~9天。

各地均可出现日气温≤-10℃的低温天气。全省低温日数异很大,以鲁北、鲁中山区北部和半岛的内陆地区最多,年平均在12~20天之间,其中泰山平均47天,稳居全省之首;沿海地区和鲁南地区的低温日数一般在2~4天,河口、长岛、成山头、威海、烟台、青岛和日照等站点最少,1天;其它地区一般为5~10天。

山东无霜期一般为174~260天,其分布规律是南部多于北部,平原多于山地,沿海多于内陆。鲁南、鲁及鲁西北平原和沿海地区在200天以上,鲁中山区和半岛中部少数地区在200天以下。

二、降水量

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600~750mm之间,其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泰山的年平均降水量达到了1042.8mm,是全省降水最丰富的地方。临沂和枣庄的南部地区降水量在800~848mm之间,是全省降水最多的区域,最多的临沭达848mm;鲁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和半岛的东南部为700~800mm;鲁中山区、鲁及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一般在600~700mm之间;鲁西北和半岛北部降水较少,一般都在600mm以下,降水最少的是黄河以北的地区,多数不足550mm,其中武城是全省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只有508.6mm。

山东各地年降水日数基本遵循从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规律。鲁西北地区较少,多数在65~70天,宁津最少,只有62.7天;鲁东南和半岛的东部地区是降水日数最多的区域,一般在80~90天之间,其中文登最多,为90.9天;其它地区多数都在70~80天。泰山年平均降水日数高达95.1天。

三、日照

山东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和云量的分布规律相反,从南往北增多,大致呈-东北走向,全省变化范围为2200~2800小时。半岛的中东部和鲁北的大部分地区在2600~2800小时之间;鲁南最少,多数在2200~2400小时之间变化,其它地区多在2400~2600小时之间。蓬莱以2807小时居全省之首,鲁的成武只有2148小时,是全省最少,也是不足2200小时的站点。

河南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丰沛,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其特点为:其一,过渡性明显,地区异性显著。河南处于中纬度地带,我国划分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正好穿过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干流。此线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此线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0%,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全省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加上南北所处的纬度不同,东西地形的异,使河南的热量资源南部和东部多,北部和西部少,降水量南部和东南部多,北部和西北部少,气候的地区异性明显。其二,温暖适中,兼有南北之长。河南气候温和,全省年平均气温12.8-15.5℃,冬冷夏炎,四季分明,具有冬长寒冷雨雪少,春短干旱风沙多,夏日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的特点。河南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南北两个气候带的优点兼而有之,具有南北之长,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其三,季风性显著,灾害性天气频繁,河南西靠广阔的欧亚大陆,东近浩瀚的太平洋,冬夏海陆温显著,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季风气候对农业有利的方面是主导的,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主要在于它的不稳定性,具体表现在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往往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60%,降水的不稳定性极易引起旱涝灾害。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厘米2。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最少,为1100—1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

各地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是湖北的梅雨期。

湖南位于长江以南,纬度偏低,为大陆性特征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在冬季,常受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南下的干冷气团控制,比较干冷,在准静止锋面和气旋活动的影响下,可带来一定的雨雪冰霜天气。在夏季,则多为低纬度海洋暖湿气团所盘踞,气候高温多雨。春季,地面南北气流对峙,气旋及锋面活动频繁,雨水较多,天气多变。秋季是从夏入冬的过渡季节,副热带高压势力逐步南撤,偏北气流渐次控制全境,全省呈现出气层垂直结构十分稳定,而湿度又很小的秋高气爽天气。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湖南的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

广东省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中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雷州半岛等纬度低于北回归线的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低纬,面临广阔的海洋,因此海洋和大陆均对广东气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各季节气候概况:

冬季(12~2月份) 普遍盛行东北风或北风,来自北方既寒冷又干燥的空气,经过长途跋涉以后,增温、增湿,强度大为减弱,到达广东时风速已经变小、气温偏高,所以冬季较温暖。但个别年份在寒潮来临时,也可出现霜冻天气。冬季是广州的干季,降水较少,多晴好天气,光照充足。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为9~16℃,南北部的温达7℃以上。极端的气温曾记录到零下7.3℃ ( 1955年1月12日,梅县)。广州市多年来的极端气温为0℃,广东省气候概况出现在1957年2月11日。在广州,冬季虽有南下的冷空气影响,但因所处纬度较低,1月份平均气温仍有13.5℃,故并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季。

春季(3~5月份) 是过渡季节,气温和降水均处在上升时期。正因为这个时候是冷暖天气交替的变化季节,所以它的不稳定性很大。有的年份会出现春光明媚的春天,而有的年份却会出现持续的低温阴雨倒春寒天气;在某些年份因为雨季来得迟,可能出现持续性的干旱。但从常年的情况来看,雨季在4月份便开始了,各地先后进入前汛期。

夏季(6~8月份) 由于受海洋气团的影响,普遍吹偏南风,带来丰沛的雨水。6月份是广东前汛期的降雨高峰期,各地出现暴雨的机会甚多。同时,每年的6~10 月又是热带气旋影响广东的主要时段,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有89%以上出现在这个时段内。据1949~1998年的资料统计,平均每年有7~8个热带气旋影响广东,登陆广东的也有3~4个,占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个数的4成。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全省的月平均气温达到28~29℃。极端的气温曾出现过42℃(1953年8月12日,韶关市)。广州市多年来的极端气温为38.7℃,出现在1953年8月12日。

秋季(9~11月份) 冷空气开始影响广东,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多晴朗天气,少降水,开始进入干季。热带气旋活动的次数减少。11月份虽不是热带气旋最活跃的季节但仍有出现的可能,平均10年有一个热带气旋登陆广东。在过去所登陆的5个台风中,有4个登陆在上旬,登陆地点集中在粤西(5个登陆台风,有4个登陆在台山以西)。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气候明显。由于江西地势狭长,南北气候异较大,但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

日照气温

全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江西省年平均气温 神奇庐山

18℃左右。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年均气温略低,约在16℃到17℃之间;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山区约在17℃到18℃之间;抚州、吉安地区南部和信江中游约在18℃到19℃之间;赣南盆地气温,约为19℃到20℃之间。全年全省极端温度南北异不大,甚或略呈北高南低现象,但几乎都接近或超过40℃,个别县区日气温曾经达到过44.9℃。极端气温则南北异较大:九江大部分地区在-12℃到-14℃之间,个别县区还出现过日气温-18.9℃的极端值;赣南则在-5℃左右,全省其他地区一般在-7℃到-12℃之间。江西年均日照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97千卡到114.5千卡;都昌县最多,铜鼓县最少。年均日照时数为1473.3小时到2077.5小时;都昌县最多,崇义县最少。

SORRY字数太多了,放不下,其他的你在百度知道上可以自己找

山东大范围出现降水降温主要是受到较强冷空气影响。

山东省的降水降温天气是由江淮气旋和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的。江淮气旋是指在江淮地区形成或发展的低压系统,它通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降水和风暴。冷空气是指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移动的寒冷气团,它通常会带来降温和干燥的天气。当两者相遇时,就会形成强烈的对流和不稳定的天气,导致山东省出现大风、降雨和降温的现象。

4月11日夜间起,山东省出现大范围降雨,东北风强劲,气温明显下降。此次降水过程于12日傍晚基本结束。13—17日,山东省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气温缓慢回升。

山东省迎来倒春寒

山东地区的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2月末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

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气。此时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极易造成不利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