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_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9
- 游戏前瞻
- 2024-11-24 01:28
- 1
20个地方要开展农田整区域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各个地方,建设标准参不齐、难以统一考核评价的问题比较突出。此次发布的《通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对于实现全国技术标准的统一,解决高标准农田“在哪建、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实现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上下结合、相互衔接具有重要作用。20个地方要开展农田整区域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_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9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_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9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_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9
农田建设工作中也会落实三个基本原则,是坚持新增建设农田和改造提升并重;第二是坚持建设农田数量与建设质量并重第三是坚持农田工程建设和建后管护并重。
类: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名单
1、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 ;2、四川省灌区 ;3、宁夏自治区青铜峡大型灌区 ;4、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澧阳平原灌区 ;5、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红崖山等灌区(涉及凉州区、民勤县、永昌县) ;6、山西省大同市册田等灌区(涉及云州区、阳高县、天镇县)第二类: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名单
1、山东省德州市 ;2、江苏省无锡市 ;3、江苏省南通市 ;4、河北省保定市 ;5、安徽省滁州市 ;6、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
第三类: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名单
1、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 ;2、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 ;3、湖南省益阳市南县 ;4、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5、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6、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 ;7、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 ;8、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
因为在建设的过程中也会建设一些配套设施,而这些设施也会占用少量的农田,此时就需要优化好基本农田的布局,做好规划,在建设完成之后也可以确保之前改造的面积是多少,改造完成后的面积就是多少,不会出现数量减少的情况。
另外,在建成之后也会加强管护工作,一方面是加强建成后项目利用情况监测,原则上必须全部用于粮食种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另一方面会落实,安排人员养护好周边的农业设施,这样才可以确保建设实效。
在守住农业稳产保供底线要坚持什么
二、农业措施农为邦本,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标准. 21本固邦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2021年是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我们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如期实现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平原地区主要作业环节具备基本实现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的基础性条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号文件里提出要加大力度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内容有哪些啊?
第三章 区域布局. 11目 录
前言. 3
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 4
一、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成效与经验. 4
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 6
第二章 总体要求.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9
三、目标任务. 11
一、划分建设区域. 11
二、分区目标任务. 14
第四章 建设标准. 17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17
第五章 建设内容. 23
一、高(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标准农田建设. 23
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 25
一、经济效益. 27
二、效益. 27
三、生态第六章 效益分析. 27效益. 28
第七章 水资源供需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 29
二、环境影响分析. 29
第八章 保障措施. 31
一、多渠道增加投入. 31
二、推进资金整合和统筹. 32
三、完善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 33
四、强化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34
五、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工作. 35
六、认真组织实施规划. 35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了“国标” 涉及八个方面
一、水资源供需分析. 29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
长期的科研观测表明,优质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在60%~70%,但有各种障碍问题的耕地土壤贡献率只有40%左右。据统计,我国因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酸化导致耕地退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基本前提,更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2.土壤改良(记者王澎)《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标准将于6月25日起正式实施。《通则》由国土资源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部门共同编制,5月6日质检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
《通则》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主要涉及的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八个方面,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要求。其中核心部分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原则、建设区域、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管理要求、监测与评价、建后管护与利用等六个方面。此外,《通则》还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应遵循规划,因地制宜,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维护权益和可持续利用的五项原则。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方面,《通则》明确要求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不高于8%,田间道路通达度不低于90%,农田防护面积比例不低于90%,田间基础设施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标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分为八章,详细规定了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建设内容和标准指标。
据了解,各部门下一步将共同做好《通则》的宣传贯彻和培训,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的标准制定工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利用评价“首”、“尾”两个关键环节进行规范。同时,标准还规定了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农田地力提升工程的措施和标准指标。在土地平整方面,标准要求应合理规划、提高田块归并程度,实现耕作田块相对集中。耕作田块的长度和宽度应根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和灌溉与排水效率等因素确定。
2022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措施标准:更多内容建议您咨询《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一、水利措施
1.灌溉工程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75%,水稻区不低于85%;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50%,水稻区不低于75%;其他地区一般不低于70%。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6)推广各种适用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有条件地区,应积极采取膜下滴灌、喷灌等先进高效节水技术;灌溉条件较的旱作农业区,应采取农艺、工程等旱作农业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2.排水工程
(1)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
(2)排涝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10年。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旱作区1~3天暴雨1~3天排除;稻作区1~3天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
(4)有渍害的旱作区,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面明水排除后,应在农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水稻区在晒田期3天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
(5)改造盐碱地要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在返盐(碱)季节前将地下水位降到农作物生长的临界深度以下。
3.工程折旧和完好率
灌、排等工程设施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田间灌、排工程及附属建筑物配套完好率大于95%。
1.农田工程
平原地区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丘陵、山区15度以下坡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建成等高水平梯田(地),地面平整,并构成反坡;土壤活土层厚度一般不小于25-30cm,田面宽度一般要达到3m以上,田(地)埂稳定牢固(南方地区的田埂要采用石块衬砌或建设生物梯坎),修建好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
土壤耕作层达到20cm以上,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3.良种繁育与推广
具有较好的良种繁育能力,具备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水平的基础性条件。
4.农业机械化
5.田间道路建设
田间道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必要时进行简易硬化,保证晴雨天畅通,东北地区的干道能满足大型农业机械的通行,其他地区能满足中型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田间道路建设突出节约土地的原则,建设标准合理实用。田间道路设施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完好率大于95%。
三、林业措施
因地制宜地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当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以上。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平原地区防护林网格面积与格田面积一致,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北方地区达到85%以上,南方地区原则上达到75%以上。
四、科技措施
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加强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2次以上;适当扶持县乡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具有技术推广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综合标准
通过对重点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设施进行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灌区范围明确, 设计灌溉面积一般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30万亩;灌区规划设计合理,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灌溉设计保证率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要;灌区工程设施质量达标,运行管护规范;灌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完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主要工程标准
1.水源及渠首工程
(1)灌溉水源有保障。灌溉水源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源及渠首工程(含泵站)总体完好,运行安全可靠。
(2)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
2.灌排渠系
(1)干支渠(沟)道能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水流畅通。
(2)干支渠道衬砌防渗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坚固耐用,寒冷地区抗冻性能好。输水管道、暗渠等设计合理,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0.1以上。项目区单位面积用水量节约15%以上。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3-5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
3.渠(沟)系建筑物
(1)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隧洞等渠系建筑物分布合理,能满足灌排系统水位、流量、泥沙处理、运行要求,适应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2)渠(沟)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等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量水设施设备
灌溉渠道的进水口、分水口等处配备有必要的量水设施设备系统,可满足灌溉水量调度和计量供水需要。
5.工程管护设施
工程管护设施布设合理,可满足工程管护需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王者荣耀哪里打开局部打字_王者荣耀哪里打开局部打字模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