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总结
- 游戏前瞻
- 2025-01-09 23:50
- 1
MATLAB实验报告分析总结
实验报告分析总结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总结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总结
Matlab作为一个的数学软件,在科技和学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个人对Matlab的使用经验,通过实验报告的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主要涉及Matlab的优势,常用函数,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
Matlab的优势
Matlab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Matlab简化了大量的数学计算,使得用户只需调用函数、输入相应的参数就可实现计算,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许多繁琐的作。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算法库,包括统计、微积分、数值分析等领域,对于求解各类数学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这些算法也可以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Matlab支持可视化编程环境,可以简化开发者的工作,得到轻松的数据可视化。
Matlab也支持 C 、C++和 Ja 的语言,这使得它成为对于多个领域相关人员的重要工具。
Matlab的常用函数
Matlab库数学功能非常强大,以下为常见函数的介绍:
plot函数:用于绘制曲线或散点图,可进行各种参数设定。
hist函数:用于绘制直方图,并默认分析数据结构。
reshape函数:用于重新定义一个矩阵,将数据延伸或压缩,并按照编辑器要求格式化输出。
sort函数:用于将矩阵按照大小排序。参数可自定义。
meshgrid函数:用于创建二维坐标系,可在平面内定点,进行各种复杂的绘制作。
interp1函数:用于执行一维插值,对于直线、分段、线性等各种情况都可帮助计算插入。
fft函数:用于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复杂度为 nlog(n)。在信号处理中非常有用。
Matlab在实验中的应用
Matlab主要被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号处理:通过使用Matlab的工具箱进行分析和处理多媒体信号。常用于、音频等数据的处理。
数值分析:实验科学家使用 Matlab 进行大量的计算和建模,以便提供警示和控制系统的方案。
统计分析:Matlab 板块中的统计工具箱可完成提取模式、设检验、分类和聚类等繁琐的事情。
物理模拟:物理模拟是Matlab 用途之一。可用于建立数学模型,组织数据,对真实物理系统进行观察,比如微分方程求解,三维绘图作为结果展示。
总结
总之,Matlab为许多行业和学科提供了一个大量的数学功能工具箱,可以加速经验开发和科学实验。它的便捷性和功能强大为用户提供了的研究工具。
实验报告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怎么写
根据你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相关的一些定理、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数据结果,然后根据算出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实验成功或失败,或者得出实验条件下产生的某种现象或结果
在实验报告中,要建立一份图表,这样更直观的反映实验数据的内在规律性,以便于归纳总结。先建立统计表,然后对表中数据建立图表,根据图表的趋势分析总结实验的内在规律性。
你这问的太笼统了,一般是在实验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说白了也就是求各种”平均值“减小误,与要验证的结果进行误和分析,在给出误范围内得出结论。。。希望对你有帮助ps:我大物的实验数据分析就是这样玩的。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总结(一): 一个长学期的电路原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此刻的略懂一二。
在学习知识上头,开始的时候完全是教师讲什么就做什么,感觉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跟理论也没什么距。可是之后就觉得越来越麻烦了。从最开始的误分析,实验报告写了很多,可是真正掌握的确不多,到最终的回转器,负阻,感觉都是理论没有很好的跟上实践,很多情景下是在实验出现象以后在去想理论。在实验这门课中给我的感受就是,必须要先弄清楚原理,在做实验,这样又快又好。
在养成习惯方面,最开始的时候我做实验都是没有什么条理,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比如说测量三相电,有很多种情景,有中线,无中线,三角形接线法还是Y形接线法,在这个实验中,如果选择恰当的顺序就能够减少很多接线,做实验应当要有良好的习惯,应当在做实验之前想好这个实验要求什么,有几个步骤,应当怎样安排才最合理,其实这也映射到做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当都要想想目的和过程,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电原实验开始的几周上课时间不是很固定,实验报告也累计了很多,次感觉有那么多实验报告要写,在交实验报告的前一天很多同学都通宵了的,这说明我们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自我的时间,我应当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合理安排自我的时间,完成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学期做的一些实验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在负阻的实验中,我和同组的同学连了两三次才把负阻链接好,又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在这个实验中,有很多线,很容易插错,所以要异常仔细。
在最终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完整的做出了一个测量角度的仪器,虽然不是异常准确。我和我组员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我的模块。我负责的是单片机,和数码显示电路。这两块都是比较简单的,可是数码显示异常需要细致,由于我自我是一个粗心的人,所以数码管我检查了很多遍,做了很多无用功。
总结:电路原理实验最终给我留下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争取一次性做好,人生没有太多时间去浪费。
实验报告总结(二):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学期的学习中,能够说得是苦多于甜,累,可是能够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仅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在实验作与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颇多,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此次课程实验学习给自我的感触是,不管什么样的软件,懂的也好不懂的也好,都要动手去用,自作了,才会真正明白其中的用处,其次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总是一个人在那捣鼓,同学间应当互相的帮忙,有时候向别人学习,会比自我一个人在哪儿毫无头绪的摸索更好。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学不会不肯学!我坚信,只要下一番功夫就能有梦想的收获!
经过这次实验,让我更加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资源勘查专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学习,我觉得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很多结果并不完美,可是学习这个过程是不可少的。当自我把本课程所有的实验做完后,才领悟到教师所说话的含义,要掌握一种新的软件,得随着实践的演练,经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掌握它。这次实验,学到的东西很多。
实验报告总结(三):
经过一个学期对《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我来说它已不陌生。首先对于课程安排,感觉很紧凑,几乎不遗漏任何的知识点。理论总在实验和机试前,这样有利于我们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灌输,并且把理论运用自如。每理论课后,教师总不忘留出十几分钟的时间给我们思考的空间。其次是对于教学,感觉教师讲课的思路很清晰,运用课件的形式讲课,很有概括性,重点一针见血,易于给我们把握住知识的主次。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我们慢慢吃透了课本上的知识,教师偶尔形象及幽默的比喻,易于理解理解,感觉不到课堂的枯燥,实验前,教师总会给足够的时间给我们预习。分成小组的形式,让我们构成合作的团体,实验中不仅仅让我获得知识,更锻炼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合作。实验中学会了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IP地址规划与管理、对等网络组网等等。即使作上,
我们学会了开通博客、;windows2000server的安装等等。实验后的实验报告让我们有了总结回顾的效果。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21世纪的我们,必须学好科学技术才能站得住脚!!!在实验中,让我们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实验前做好准备,要了解实验目的的要求,要详读实验的步骤,实验过程要谨慎仔细等等。。。
相信以后更认真,努力的学习,必须能够使自我的知识更全面。
1.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资料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所以实验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我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可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我看书,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到达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测试信号的频率域分析方法;还有了解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以及培养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本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本事等;提高了自我动手本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9.单细胞 RNA-seq:聚类分析
现在我们已经整合了高质量的细胞,我们想知道我们的细胞群中存在的不同细胞类型。
目标:
挑战:
建议:
在开始本课程之前,让我们命名为 clustering.R .
首先加载我们需要的所有库。
为了克服 scRNA-seq 数据的任何单个基因表达中的广泛技术噪音, Seurat 根据来自整合的最可变基因的表达的 PCA 分数将细胞分配到亚群中 ,每个 PC 基本上代表一个结合相关基因组信息“metagene”。因此,确定要包含在分群步骤中包含多少PC 数量对于确保我们捕获 数据集中存在的大部分变异 或 细胞类型 非常重要。
在决定下游分群分析要包括哪些PC之前,先探索 PC 很有用。
(a) 探索 PC 的一种方法是使用热图来可视化选择 PC 的变异的基因,其中 基因和细胞按 PCA 分数排序 。这里的想法是查看 PC ,并确定驱动它们的基因是否对区分不同的细胞类型有意义。
cells 参数指定用于绘图的PCA得分负向或正向的细胞数量。我们的想法是,我们正在寻找一个PC,它的热图开始看起来更“模糊”,也就是说,基因组之间的区别不是那么明显。
如果我们想探索大量 PC,这种方法可能会很慢并且难以可视化单个基因。同样,为了探索大量 PC,我们可以通过驱动 PC 的 PCA 分数显示出前 10 个(或更多)阳性和阴性基因。
(b) elbow plot 是确定使用多少个PC进行分群的另一种有用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捕获数据中的大部分变化。elbow plot 直观地显示了每个PC的标准偏,我们要找的就是标准偏开始趋于平稳的位置。本质上, elbow 出现的位置通常是识别大部分变化的阈值 。但是,这种方法可能相当的主观。
我们使用排名前40位的PC绘制一张elbow plot
虽然上述 2 种方法在 Seurat 以前的方法中使用得更多,用于对可变基因进行标准化和识别,但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要。这是因为 SCTransform 方法比旧方法更准确 。
为什么选择 PC 对旧方法更重要?
较旧的方法将一些技术变异来源纳入一些较高的 PC,因此 PC 的选择更为重要。SCTransform 更好地估计了方,并且在较高的 PC 中经常不包括这些技术变化的来源。
理论上,使用 SCTransform,我们选择的 PC 越多,在执行聚类时考虑的变化就越多,但执行聚类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对于此分析,我们将使用 前40个PC 来生成集群。
Seurat 使用基于图的聚类方法,该方法使用 K 最近邻 (KNN) (默认情况下)将细胞嵌入到图结构中,并在具有相似基因表达模式的细胞之间绘制边。然后,它尝试将该图划分为高度互连的“准”或“社区”[ Seurat - 聚类教程 ]。 SVI 生物信息学和细胞基因组学实验室课程中 提供了对聚类方法的深入描述。
我们使用 FindClusters() 函数来执行基于图的聚类。这 resolution 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设置了下游聚类的“精度”,需要针对每个单独的实验进行优化。对于 3,000 - 5,000 个单元格的数据集, resolution 介于 0.4 - 1.4 的之间,通常会产生良好的聚类。增加的分辨率值会导致更多的聚类,这通常是较大的数据集所使用。
该 FindClusters() 函数允许我们输入一系列分辨率,并将计算聚类的“精度”。这对于测试哪种分辨率适用于当前非常有用,而无需为每个分辨率都运行一次。
如果我们查看 Seurat 对象 ( seurat_integrated@meta.data )的数据,就会发现计算出的每个不同分辨率都有一个单独的列。
要选择一个分辨率作为开始,我们通常会选择范围中间的值,例如 0.6 或 0.8。我们将从 0.8 的分辨率开始,通过使用该 Idents() 函数选择分群的标准。
为了可视化细胞簇,有一些不同的降维技术可能会有所帮助。的方法包括 t 分布随机邻域嵌入 (t-SNE) 和 均匀流形近似和投影 (UMAP) 技术。
这两种方法都旨在将高维空间中具有相似局部邻域的细胞放在低维空间中。这些方法将要求您输入用于可视化的 PCA 维度的数量,我们 建议使用相同数量的 PC 作为聚类分析的输入 。在这里,我们将继续使用 UMAP 方法 来可视化集群。
探索不同的分辨率 也很有用。它将让您快速了解集群将如何根据分辨率参数发生变化。例如,让我们切换到 0.4 的分辨率:
您的 UMAP 图与上面的图相比如何?
与本课程中的图像相比,您的集群的外观可能存在一些异。特别是, 您可能会看到 cluster 的标签有所不同 。这是软件包版本(主要是 Seurat 依赖项)的轻微变化的结果。
如果您的集群看起来与课程中的相同,就继续下一部分。
如果您的集群看起来与我们在课程中看到的不同 ,请按照下面提供的说明进行作。
在您的 data 文件夹中,您将看到一个名为 additional_data . 它包含我们为该类创建的 seurat_integrated 对象。
练习
加载 seurat_integrated.RData.bz 后,查看不同分辨率(0.4、0.6、0.8、1.0、1.4)下的亚群分类数。对于每个分辨率,绘制相应的 UMAP 并报告您观察到的集群数量。您认为哪个分辨率有意义?
我们现在将继续使用 0.8 分辨率来检查预期细胞类型的质量控制指标和已知标记。再次绘制 UMAP 以确保您的图像现在(或仍然)与您在课程中看到的相匹配:
求一篇定性褐变的实验报告!!!急!!!!
苹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我国是世界大苹果生产国,2006年生产总量为2530万吨左右,但年出口量仅占生产总量的1.5%左右,这与苹果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制约我国苹果出口的主要因素是果实品质、产业化水平低、检测技术落后和评价标准没有与接轨。目前,苹果贮藏中果肉褐变发生非常,褐变检测存在破坏样品、作复杂、耗时长、成本高和无法实现在线检测等不足。因此,以研究苹果果肉褐变机理为基础,探索基于近光谱快速无损检测果肉褐变方法,并建立性能稳定的数学模型,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作。本文以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以褐变的发生机理和无损检测技术为研究目标,分别从苹果的果肉褐变机理、近光谱响应特性、褐变度无损检测影响因素、近光谱检测匹配参数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苹果果肉褐变的快速无损检测模型。研究取得一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苹果果肉发生褐变机理的研究,全面分析了酶褐变、美拉德反应和抗坏血酸氧化反应在苹果不同贮藏期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现,在不同贮藏阶段,苹果果肉发生褐变的机理不同,在贮藏前期(80d前),褐变的主要机理是糖类和氨基酸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在贮藏后期(80d后),褐变的主要机理是PPO、POD所催化的酶褐变。抗坏血酸的氧化反应也有发生,但由于苹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极少,因此,抗坏血酸氧化不是引起褐变的主要因素。(2)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褐变程度苹果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果肉褐变与果实衰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有相似之处,出现细胞壁变形、质壁分离、膜结构解体、叶绿体转变为淀粉颗粒、线粒体内嵴和膜破裂等。随着褐变程度加重,胞间连丝出现密度降低、数量减少、排列整齐度降低,时出现断裂现象。液泡、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和细胞质膜的超微结构解体及细胞区域化结构破坏的发生滞后于果肉褐变。因此,细胞区域化结构破坏导致的酶褐变并不是引起果肉组织褐变的途径,美拉德反应是初期褐变的一种主要形式。(3)通过对不同的测试距离、测定温度、测定部位、表面颜色和贮藏时间等对苹果近光谱响应特性影响的研究表明,检测部位、测量距离、贮藏时间对苹果光谱响应特性的影响显著,零距离下在果实的赤道处采集光谱,可以减小误;果实温度和表面颜色对近光谱没有显著影响,在实际检测中温度和表面颜色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4)对比分析了仪器的光谱采集参数对苹果近光谱响应特性的影响,确定了光谱仪参数为:仪器信号能量为5V,扫描分辨率为8cm~(-1),扫描次数为64次。这样的优化参数既能满足苹果品质实际检测要求,又能简化作、降低成本、提高检测效率。(5)基于欧氏距离的聚类分析方法判断和剔除异常样品,得到最有效代表性建模样品为170个,所建定性模型的误判率由原来的53%降为29%;分析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苹果果肉褐变定性预测模型的影响,SNV结合SD预处理后所建定性模型的预测效果,误判率降低到22%;得出苹果果肉褐变度检测有效光谱波段范围10500cm~(-1)~6960cm~(-1)、6760cm~(-1)~5300cm~(-1)、5100cm~(-1)~4500cm~(-1),在此区域内所建定性模型误判率由原来全波段模型的22%降低到19%;比较标准算法和因子化法所建定性模型的预测精度,因子化模型预测准确率高,对建模集和检验集的误判率分别为16%和19%。(6)提出苹果果肉褐变度的定量无损检测,该方法不但可以检测苹果果肉的褐变程度,而且可以实现对果肉褐变的预测和预警。通过有效剔除理化检测异常样品和光谱异常样品,再用逐步剔除相似样品的方法,选择代表性建模样品,用PLS结合MSC建立苹果果肉褐变定量检测模型,模型的RMSECV为0.082,RMSEP为0.084,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71,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53。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可对未知样品进行实际预测。(7)探明与苹果果肉褐变相关的特征指纹波数为8822cm~(-1)、7085cm~(-1)、7000cm~(-1)、6694cm~(-1)、5800cm~(-1)、5322cm~(-1)、4650cm~(-1),并用特征指纹波数建立用于苹果果肉褐变检测MLR模型,模型的RMSECV为0.077,RMSEP为0.079,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08,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78。该方法能够简化检测作,提高检测效率,为苹果果肉褐变提供了快速、直观、简便、可行的检测方法。
实验报告里的实验分析怎么写
实验报告里的实验分析怎么写 其实很简单、首先实验结果与分析就是把你实验得到的资料做一个表格 参照书上的表格 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 过程也要写上 再算一个试验误就可以了、结论与体会就是你可以自己总结 也可以看课本最开始的实验目的 要学会什么什么 你就写学会了什么什么 然后再加上一段什么由于实验过程的人为以及系统误 本次实验误较大或者较小 下次实验注意什么耐心啊之类的。
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的实验分析部分该怎么写?
写写影响血型鉴定准确性的因素,如室温,时间,摇板方式,等等
实验报告的实验资料分析与处理怎么写?
根据你的实验资料根据实验相关的一些定理、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资料结果,然后根据算出的资料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实验成功或失败,或者得出实验条件下产生的某种现象或结果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应用写作给出的定义如下
科技实验报告是描述、记录某个科研课题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科技应用文体。撰写实验报告是科技实验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虽然实验报告与科技论文一样都以文字形式阐明了科学研究的成果,但二者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仍有所别。科技论文一般是把成功的实验结果作为论证科学观点的根据。实验报告则客观地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着重告知一项科学事实,不夹带实验者的主观看法。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提取有用资讯和形成结论而对资料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援过程。在实用中,资料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
资料分析的数学基础在20世纪早期就已确立,但直到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得实际作成为可能,并使得资料分析得以推广。资料分析是数学与电脑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JAVA的实验报告怎么写。?
写出具体的程式码即可,程式码记得做简单的注释,这个注释就是你的思想(“思想”怎么理解都可以,做一下简单的注释,注意注释不要太复杂太多)。
怎么想的就怎么写,程式这种东西核心的核心是思想,思想表达出来并且程式能正常实现和执行就可以。再多写其他的东西反而让人觉得乱。
实验报告的实验结果讨论怎么写?
一般就是写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或者认识,启发什么的,还有你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以及实验注意事项应该由本实验报告的书才对。
1,实验题目
2,实验原理
3,实验用品 (试剂 仪器 )
4,实验装置图 (要吗?)
5,作步骤
6,注意事项
7,资料记录与处理
8,结果讨论 主要就是这个格式套 部分步骤不是每个实验都要的不知道你门要不要把一些计算过程加上……
1,实验报告
答:
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应用写作给出的定义如下
科技实验报告是描述、记录某个科研课题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科技应用文体。撰写实验报告是科技实验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虽然实验报告与科技论文一样都以文字形式阐明了科学研究的成果,但二者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仍有所别。科技论文一般是把成功的实验结果作为论证科学观点的根据。实验报告则客观地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着重告知一项科学事实,不夹带实验者的主观看法。
写化学实验的实验报告,其中实验记录怎么写?
实验记录,就写在实验过程你看到什么,比如烧杯中一种试剂什么颜色,加入另一种什么颜色的试剂后变成什么样,多少度加热后过程中产气泡什么的,颜色变化什么的,如果有资料结果的像分析化学实验,过程记录不会太多,就写资料什么的,总之得根据你写什么化学实验报告而定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什么的报告都不太一样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报告怎么写?
不是我说你,你学什么呢!
快把问题关了把!丢人啊! 资料结构实验的实验报告怎么写
实验十八 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处理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ENVI的两种遥感非监督分类器——IsoData非监督分类和K-Means非监督分类命令,加深对遥感非监督分类原理和对地质应用的理解,了解其技术实现过程,初步掌握其ENVI功能命令的基本使用作。
二、实验内容
①桂林市TM 遥感影像数据IsoData非监督分类;②桂林市TM 遥感影像数据KMeans非监督分类;③IsoData非监督分类与K-Means非监督分类效果比较分析。
三、实验要求
(①预习ISODATA和K-Means两种算法原理;②掌握ISODATA和K-Means分类处理的基本作;③对两种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④编写实验报告。
四、技术条件
①计算机;②桂林市TM 遥感影像数据;③ENVI软件;④Photoshop软件(ver.6.0以上)和ACDSee软件(ver.4.0以上)。
五、实验步骤
非监督分类是根据图像数据的本身统计特征及点群的情况,从纯统计学的角度对图像数据进行类别划分。非监督分类不需要事先给定类别,由图像数据的统计特征来决定,即同类地物在相同的成像条件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光谱特征(如DN 值),归属于同一个光谱空间区域;不同地物由于光谱信息特征不同,归属于不同的光谱空间区域。
非监督分类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执行非监督分类、类别定义、合并子类和评价结果。
(一)执行非监督分类
ENVI有ISODATA和K-Means两种非监督分类方法。
1.ISODATA非监督分类
ISODATA(iterative self-organizing data ysis technique)属于聚类分析方法。是按照像元之间的联系程度(亲疏程度)来进行归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ISODATA非监督分类计算数据空间中均匀分布的类均值,然后用最小距离技术将剩余像元迭代聚集,每次迭代都重新计算均值,且根据所得的新均值,对像元进行再分类。具体作步骤如下:
在ENVI主菜单栏中选择“Classification>Unsupervised>ISODATA”,在“Classificatoin Input File”对话框中选择待分类遥感影像,打开“ISODATA Parameters”对话框,如图18-1所示。
图18-1 ISODATA参数对话框
对图18-1中的参数进行如下说明:
(1) Number of Classes:类数范围(最小值和值),一般输入最小数量不能小于最终分类数量,数量为最终分类数量的2~3倍。
(2) Maximum Iterations:迭代次数值,迭代次数越大,得到的结果越。
(3) Change Threshold%(0~100):变化阈值(0~),当每一类的变换像元数小于阈值时,结束迭代过程,该值越小得到的结果越。
(4) Minimum #Pixel in Class:形成一类需要的最少像元数,如果某一类中的像元数少于最少像元数,该类将被删除,其中的像元被归并到距离最近的类中。
(5) Maximum Class St:分类标准,以像素值为单位,如果某一类的标准比该阈值大,该类将被拆分成两类。
(6) Minimum Class Distance:类均值之间的最小距离,如果类均值之间的距离小于输入的最小值,则这一类就会被合并。
(7) Maximum #Merge Pairs:合并成对的数。
(8)Maximum Stdev From Mean:距离类别均值的标准,为可选项,筛选小于这个标准的像元参与分类。
(9) Maximum Distance Error:允许的距离误,为可选项,筛选小于这个距离误的像元参与分类。
(10)选择输出路径及文件名,单击【OK】按钮,执行ISODATA非监督分类。
2.K-Means非监督分类
K-Means算法接受输入量K;然后将n个数据对象划分为K个聚类以便使所获得的聚类满足:同一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高;而不同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小。聚类相似度是利用各聚类中对象的均值所获得一个“中心对象”(引力中心)来进行计算的。具体作步骤如下:
在ENVI主菜单栏中选择“Classification>Unsupervised>K-Means”,在“Classification Input File”对话框中选择待分类遥感影像,打开“K-Means Parameters”对话框,如图18-2所示。
图18-2 K-Means分类器参数设置对话框
(1) Number of Classes:分类数量,一般输入为最终分类数量的2~3倍。
(2) Maximum Iterations:迭代次数值,迭代次数越大,得到的结果越。
(3) Maximum Stdev From Mean:距离类别均值的标准,为可选项,筛选小于这个标准的像元参与分类。
(4) Maximum Distance Error:允许的距离误,为可选项,筛选小于这个距离误的像元参与分类。
(5)选择输出路径及文件名,单击【OK】按钮,执行K-Means非监督分类。
(二)定义类别与子类合并
执行非监督分类后,得到的只是一个初步的分类结果,需要进行类别定义域合并子类的作。
1.类别定义
类别定义的根据可以通过更高分辨率图像上目视解译获得,也可以通过野外实地调得。
(1)打开分类图像即灌阳地区QuickBird遥感数据,并使之显示在“Display”中。
(2)在分类图像的主窗口中,选择“Overlay>Classification”,在“Interactive Class Tool Input File”对话框中选择非监督分类结果,单击【OK】按钮打开“Interactive Class Tool”对话框,如图18-3所示。
图18-3 交互式分类工具对话框
(3)在“Interactive Class Tool”对话框中,勾选类别前面的“On”选择框,就能将此类结果叠加显示在“Display”分类图像窗口上,识别此分类类别。
(4)在“Interactive Class Tool”对话框中,选择“Options>Edit Class Colors/Names”,打开“Class Color Map Editing”对话框,如图18-4所示。
在“Class Color Map Editnig”对话框中,选择对应的类别,在“Class Name”中输入重新定义的类别名称,同时可以修改此类别显示的颜色,修改后点击【OK】按钮完成修改。
(5)重复步骤(3)~步骤(4),定义其他类别。
(6)完成各类别定义后,在“Interactive Class Tool”对话框中,选择“File>Se Change to File”,保存修改结果。
2.合并子类
在选择非监督分类类别数量时,一般选择为最终分类数量的2~3倍,因此在定义类别之后,需要将相同类别合并。
(1)在 ENVI 主菜单栏中,选择“Classification > Post Classification > Combine Classes”,在“Combine Classes Input File”对话框中选择定义好的分类结果,单击【OK】按钮打开“Combine Classes Parameters”对话框(图18-5)。
图18-4 编辑分类名称和颜色对话框 图18-5 分类类别的合并对话框
(2)在“Combine Classes Parameters”对话框中,从“Select Input Class”中选择合并的类别,从“Select Output Class”中选择并入的类别,单击【Add Combination】按钮添加到合并方案中,合并方案显示在“Combine Classes”列表中。
(3)合并方案确定后,点击【OK】按钮,打开“Combine Classes output”对话框,在“Remove Empty Classes”选项中选择“Yes”,将无用类移除。
(4)选择输出合并结果路径及文件夹名,点击【OK】按钮,执行合并子类。
(三)分类后处理和评价分类结果
分类后处理和评价分类结果的方法同监督分类一样,可参考实验十七中的“遥感影像监督分类”。
完成遥感影像非监督分类后,分别利用ISODATA 和K-Means非监督分类方法对灌阳地区QuickBird遥感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处理,利用混淆矩阵对两种分类结果进行评价,得出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比较两种分类结果,用W ORD文件记录,取名为《灌阳地区QuickBird遥感影像两种非监督分类方法分类结果评价》,存入自己的工作文件夹。
六、实验报告
(1)简述实验过程。
(2)回答问题:①根据实验作步骤及各步骤之间的关系,分析两种非监督分类方法具有的共同特点。②通过目视解译定性比较两种非监督分类方法的效果。
实验报告格式见附录一。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 #报告# 导语】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以下是 无 整理的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仅供参考!
篇一
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g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cnaoh/mol·l-1
m样/g
v样/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
实验结果与讨论:
(1)(2)(3)……
结论:
例二合成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题目:的合成
实验目的:1.学习从醇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蒸馏的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现象记录
1.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层为澄清液。
4.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
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一步蒸馏时,温度偏高,致使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作。
篇二
一、定义与作用
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写作要求
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一般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主要内容有:
1.实验名称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的测定。”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或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步骤。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5.数据记录和计算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6.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
7.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
有的实验报告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
三、撰写时应注意事项
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求实性。在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1.观察不细致,没有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在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故在记录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弄虚作。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造实验现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沉淀物,但没有准确他说明是“晶体沉淀”,还是“无定形沉淀”。说明步骤,有的说明没有按照作顺序分条列出,结果出现层次不清晰。凌乱等问题。
3.没有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例如,“用棍子在混合物里转动”一语,应用专用术语“搅拌”较好,既可使文字简洁明白,又合乎实验的情况。
4.外文、符号、公式不准确,没有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熟悉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知识准备】学习有关理论(略)
【实验器材和装置】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装置(略)
【实验步骤】
1.按图示连接电路。
2.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铜片,改变加在r两端的电压,将电流表、电压表所测得的电流强度。电压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一。
3.改变定值电阻凡同时调节变阻器,使加在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将电阻r的数值与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强度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二。
篇三
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即谓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实验报告可分为三部分:①前言。②实验过程和结果。③讨论及结论。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教育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出有无阅读价值。
(2)单位、作者。应写明研究者的工作单位,或写明某某课题实验者或牵头人、组长、撰稿人,其他人员可写在报告的结尾处。以示对实验报告的负责,并便于读者与之联系。
(3)课题部分。是实验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实验报告的核心。课题的表述要具体、清楚,明确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并说明课题来源、背景、针对性及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的价值。
(4)实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关于实验方法主要应交代:①怎样选择被试,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应范围。②实验的组织类型(方法)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还是轮组实验;采取这种实验类型的依据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试成绩及评分标准;基础测定及测定内容等。③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④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要注意原因变量一定要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不能产生于结果变量之后,否则先果后因,实验就不成立了)。这里,要对两个变量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也应交代清楚:是口头测定,书面测定还是作测定;是个别测定还是集体测定;有无后效测定的时间等。因此,在实验前,就应对与效果变量测定内容相关的原因变量进行测定,以便与效果变量对比。只有经过这样的对比,才能发现共变关系。⑤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只有严格控制无关因子的作用,才可运用统计检验来消除偶然因子的作用。
(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严格核实,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典型事例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6)分析与讨论。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有:①由实验结果来回答篇首提出来的问题;②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③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找出得失优;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本实验存在的问题,使以后的研究方向更明确,少走弯路。
(7)结论。它是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它直接来自实验的结果,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下结论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适用的范围应同取样的范围一致。
(8)附录和参考文献。附录是指内容太多、篇幅太长而不便于写入研究报告但又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如测试题、评分标准、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统计检验等内容;参考文献是指在实验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及出版时间。如引用未经编译的外文资料,用原文注解,以资查证。(龚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