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心得 >  > 

士兵进行曲律动_士兵进行曲朗朗

音乐活动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音乐活动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士兵进行曲律动_士兵进行曲朗朗士兵进行曲律动_士兵进行曲朗朗


士兵进行曲律动_士兵进行曲朗朗


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听辩节奏游戏:巩固幼儿对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别。

2. 让幼儿学唱并演奏歌曲。

活动准备:

歌曲《咚咚锵》,节奏卡片,钢琴,鼓类、铁类乐器。

活动过程:

1. 听辩节奏游戏。

(1)节奏传递游戏

(2)教师演奏“火车快飞”(钢琴),变换不同的速度让幼儿走。教师展示八分音符时,提示幼儿小火车要走快一点,以此类推,走完全曲之后回到教师处,也就是火车站。教师选择一位扮演火车头的幼儿,挂好四分音符的卡片,请幼儿带领,用四分音符的速度走完全曲,教师通过钢琴来配合并帮助幼儿。

2. 歌曲《咚咚锵》

(1)让幼儿欣赏音乐。

(2)教师幼儿念歌词,配合歌曲的原节奏,教师念一句,幼儿跟着念一句,到一句时幼儿与教师一起念。

(3)将幼儿分成“咚”、“锵”两组,“咚”为鼓类乐器,“锵”为铁类乐器。按照固定的节奏敲奏出来。

(4)跟随歌曲音乐进行乐器敲奏。

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感受体验舞曲的热烈、欢快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3/4拍舞曲伴奏。加强学生对生活与艺术之间联系的关注,培养艺术表现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火车带我去远方》课件、

《火车波尔卡》欣赏曲、

打击乐器:串铃、木鱼、响板。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开火车》

二、师生问好

三、新课教学

(一)、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出示音乐)

听,快乐的火车就要出发了。(音乐声起,边听音乐,教师边打拍子节奏)

小朋友,你们听这这首乐曲,想到了什么?

小火车在表扬小朋友:他说:"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你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可是优美、欢快的我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谁来帮小火车起名字呢?

小朋友给小火车起得名字都非常好听,我们就叫他"快乐的小火车好吗"?这首乐曲的名字叫《火车波尔卡》,我们就让快乐的小火车带我们去远方好吗?

(二)、快乐的小火车开来了,一节节小车厢,就像小伙伴们手拉着手,听,汽笛长鸣,火车带我去远方。(第二次音乐响起,边听音乐边随老师做动作,熟悉乐曲,课件演示。)

看,小朋友,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打击乐器,让我们随着活泼欢快的乐曲,来做一名小乐手,为乐曲伴奏,看谁的节奏拍得好,表情好,还能把坐火车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出来。教师介绍打击乐器串铃、木鱼、响板的打击方法和节奏。(课件展示)

听第三遍音乐:用正确的打击方法为乐曲伴奏。

(三)、小朋友,地域辽阔,风景优美,你们都去哪些地方旅游过呢?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旅游好吗?请一位同学来当火车小司机,老师是你们的报站员和导游,音乐一响,咱们就出发,音乐一停,我们的小司机就得停车。

长治到、到西安、西安到江苏、江苏到。(课件展示)

四、教师小结

小朋友,我们开着快乐的小火车去了那么多的地方,下节课请小朋友画一张你最喜欢的景点送给老师好吗?让我们一着小火车走出教室。(放音乐《火车波尔卡》)儿童网站()

音乐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看图谱的方式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小闹钟机灵、活泼的艺术形象。

2、学习用二声部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完成歌唱作品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小猪睡前在床上缠妈妈讲故事、小猪赖床的各一;7:00、8:00的钟面各一;图谱;幼儿已经认识小闹钟,在生活中知道用时间来规范自己的作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理解歌曲内容

1、回忆小闹钟的特点

2、出示8:00这个钟面

3、出示小猪缠着妈妈讲故事的

4、结合图谱学唱歌曲的第二声部,教师后,幼儿学唱。

5、同样以这个方式出示7:00钟面和小猪赖床的,学习小闹钟叫小猪起床。

二、借助图谱学唱歌曲声部

1、介绍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的歌曲

2、教师唱歌曲的声部,幼儿欣赏。

3、提问幼儿声部的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并解释图谱,跟念歌词

4、教师演唱,幼儿再次欣赏5、幼儿学唱歌曲两遍

三、完整演唱歌曲,体现歌曲活泼、轻快的曲调。

1、次幼儿合作完整演唱时请配班老师和我一起各在一个声部和孩子一起演唱。

2、第二次演唱时互换声部

3、第三次幼儿演唱,教师在一边指图谱提示

4、第四次幼儿演唱,教师悄悄地录音。

四、欣赏自己的歌唱作品

1、欣赏演唱录音,体验合作完成作品的快乐。

2、脱离图谱完整表演唱歌曲。

课后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对于小闹钟已再熟悉不过,我以一首《我会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接着就变出了一件小礼物,原本我想直接把它变出来,后来一想,要想吸引幼儿,最重要的就是投入于行动中,因此,我就让幼儿上来用手触摸下,由于人都有好奇心,这时的他们,安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我叫了2位幼儿上来,,我揭开纱布,原来是一只小闹钟,顿时,深深吸引了他们。在这堂课中,幼儿很喜欢这首歌,我估计跟我创编的动作也有极大的关系,幼儿不仅喜欢唱,更喜欢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在他们熟悉歌词的同时,我变出了一个青蛙钟与小羊钟的头饰,此时,他们表演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对这首歌掌握的也不错。

音乐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 能理解图谱,并听着音乐有节奏地表演木匠锯、刨、锤的动作。

2.乐于用肢体动作表现木匠劳动时的情景,感受劳动和表演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相关经验准备(观看动画片《小熊猫学木匠》,对木匠做工有初步的了解)

2.视频

3、ppt

三、活动过程 :

(一)学做小木工

1、观看一段木工叔叔劳动,配上“小木工”音乐的ppt。

2、观察众多劳动工具,找出木工叔叔的劳动工具,木匠叔叔用了哪些工具呢?在工作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3、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木匠好吗?你会用什么工具来做工呢?请你听着音乐用动作告诉我。幼儿听音乐学小木匠

4、师:小木匠你在干吗?认可同伴创编的各种动作,学一学其中的一些精彩的动作。

(二)理解图谱,尝试表演律动:

1、师: 有的用锯子锯木头,有的用锤子锤木头,有的用刨子刨木头。小木匠们你们累不累啊?(我看出来了,小木匠们工作时可快乐的,真是一个个快乐的小木匠。木匠叔叔看见了,很想跟你们说几句话,我们来听听他说了什么:

2、再次看视频

(1)木匠叔叔:“ 小朋友,做小木匠可不是很容易的哦,你们听,我在锯木头、刨木花、敲钉子时可有秘密的哦。你们可要仔细地听,认真地看哦”

(2)什么秘密?

(3)幼儿说出来就出示节奏谱,配上相应的工具图

(4)这些工具做工的速度一样吗?哪个慢,哪个快?

(5)它们做工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我也来做回木匠,看完了你就知道了。

(三)完整欣赏音乐,感知音乐、音乐节奏与图谱的匹配。

1、教师完整演绎

2、幼儿来调整工具顺序。

3、幼儿尝试跟着音乐看着图谱完整表演律动

(四)游戏“团团转”

游戏:场地中间分别放置锯子、刨子、榔头的,幼儿分成三组,分别站在三张的后面;音乐开始,按木匠工作的顺序轮流表演相应动作,间奏时,幼儿按箭头方向换工具,游戏继续进行。

音乐活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感知乐曲坚定有力的特点,学习节奏型XX|XX|XX|XO|、XX|XO|、XXX|、XX|XXX|

2.学习看指挥,并能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3.能用乐器为乐曲伴奏,喜欢打击乐活动,提高自控能力。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磁带

活动过程:

一、1、感受音乐特点,学习节奏型

(1)熟悉音乐,感知乐曲坚定有力的特点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音乐,用摇头、点头等形式感知。这是前奏)

(2)师:听完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活泼、跳跃、欢快、热闹等)

(3)小结:小朋友会说的词语可真多,我们还可以用坚定有力这个词语来形容。

2.出示图谱,学习节奏型

(1)师:听着士兵进行曲,杂技表演出场啦!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杂技表演?(抛接球、套圈、跳高)他们的表演还吸引了小鼓手,他们也来加油助阵啦!

(2)播放音乐,幼儿边看图谱边欣赏师:现在老师来指图,小朋友边看图边听音乐(抛接球表演开始啦!套圈表演开始啦!跳高表演开始啦!小鼓手助阵!)

(3)播放音乐,教师指导幼儿看图谱拍打节奏师: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拍打(提示语:嘿嘿!加加油!)

二、学习看指挥,学习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1.播放音乐,幼儿看指挥分声部打节奏师:杂技表演真精彩,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一回杂技演员表演节目,好吗?

(教师分组)

2.学习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1)师:现在老师要增加一点难度,请注意看我的指挥(哼唱)。呀!哪组小朋友加进来啦!(中间组),又有哪组加进来啦!(第三组)杂耍叔叔的表演越来越精彩了!一小句大家一起拍!

师:杂耍叔叔的表演可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我们再来练习一下,好吗?(再次练习垒加)

(2)播放音乐,看指挥拍节奏

三、拿乐器看指挥进行演奏

1.拿乐器看指挥演奏(从右手边开始指挥)

师:一小节我们除了可以喊“嘿嘿!加加油!”,还可以喊什么?(嘿嘿!真精彩!)

2.变换指挥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进行演奏(提醒幼儿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四、结束活动

师:杂技表演真精彩,我们小朋友演奏的也很精彩。(着重表扬个别幼儿),结束活动。

音乐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公共汽车》是少儿频道“智慧树”栏目曾经播放过的一首歌曲,它富有动感,节奏明快,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于是我选择此内容设计了这个韵律活动。

整个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坐公共汽车情景串联而成。活动由三个环节组成,即产生兴趣、创编动作、欣赏视频。其中随音乐大胆创编肢体动作以表现坐公共汽车的乐趣,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难点。为此,我又创设了下雨了和雨停了两个情节,以便于幼儿理解与掌握。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自主创编车轮转动、车门开关、乘客上下、雨刷摆动、宝宝哭泣和妈妈安慰宝宝等一系列动作,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提炼、整理,形成完整的律动。,让幼儿欣赏红果果和绿泡泡的`韵律活动视频,将活动推向。

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节奏,能跟随音乐大胆地创编肢体动作以表现坐公共汽车时的感受。

2.充分发挥想象,尝试根据歌词创编动作,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

准备:

1.“智慧树”之《公共汽车》MP3音乐,一段表现雨声的音乐。

2.“智慧树”之《公共汽车》视频(可通过百度搜索)。

3.人们乘公共汽车的若干。

4.幼儿熟悉《公共汽车》的音乐。

过程:

一、产生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里讲了什么事情。

1.观察图一。

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公共汽车。

幼:我看到了小女孩、公共汽车。

师:对,是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轮子转呀转,转呀转,带小女孩去。

2.观察图二。

师:公共汽车到站了,会发生什么事呢?

幼:汽车的门要打开来,让小朋友下车。

师:公共汽车到站了,汽车的门就要开开关关,让乘客上上下下。

3.观察图三。

师:小朋友在哪里?他们是怎样的?

幼:小朋友在公共汽车里。

幼:他们的手拉着扶杆。

师:小朋友在公共汽车里,有的坐着,有的站着。

二、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坐公共汽车的动作

1.播放歌曲《公共汽车》,师幼一起自由做动作。

师:有一首歌是专门表现公共汽车的,这首歌里把公共汽车叫做公车。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还可以一边听一边用动作学一学公车是怎么开的,好吗?

(教师用眼神鼓励幼儿一边听歌曲一边自由做开公共汽车的动作。)

2.幼儿创编、二、三段音乐的动作。

(1)讨论公共汽车的轮子是怎么转的,并用动作表现。

师:公共汽车开起来了,轮子是怎么转的呢?请你们用动作表现一下,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做一做?(请两到三个幼儿做动作,其他幼儿可跟着学一学。)

师(小结):X X X是用转动两只小手来表现公共汽车轮子转动的样子的,XXX还加上了两只小脚的动作,他们的动作都很像公共汽车的轮子在转动。真棒!

师:下面我来唱歌,你们一起来做公车轮子转呀转的动作。(教师边哼唱该段歌曲,边带领幼儿表现车轮转动的情景。)

(2)创编公共汽车开门关门、乘客上下车的动作。

师:有人要上下车时,公共汽车的门就要打开,等客人坐好了,公共汽车的门又关上了。这个动作怎么做呢?请你们想一想、做一做,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做一做公共汽车开门关门的动作?(请两到三个幼儿做动作,教师选取其中几个动作让其他幼儿跟学。)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做一做乘客上下车的动作?(请两到三个幼儿做动作,教师选取其中几个动作请其他幼儿跟学。)

师(小结):×××是用小手打开和合拢的动作来表现公共汽车开门和关门的动作的,×××是用站立和蹲下的动作来表现乘客上下车的情景的。(教师边说边用动作表现。)

师:下面我来唱歌,你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车门开开关关、乘客上上下下的情景。

(3)播放《公共汽车》、二、三段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

师:请你们站起来听着音乐来表演。

3.幼儿创编第四、五、六、七段音乐的动作。

(1)创编公共汽车雨刮器的动作。

师:听!什么声音?(播放雨声音乐)啊!下雨了!车前窗的玻璃上都是雨水,司机叔叔看不清路了,怎么办呢?

幼:可以用雨刮器。

师:好,司机叔叔把雨刮器打开了。小雨刷,刷刷刷,刷刷刷,刷掉了车窗玻璃上面的雨水,司机叔叔又能看清前面的路了。小雨刷是怎么刷的呢?

师:呀,大家都想到了左刷一下、右刷一下的动作。那好,伸出你们的小手,我来唱歌,大家一起用小手当小雨刷,左刷刷、右刷刷,把车窗玻璃刷干净。

(2)创编表现宝宝哭泣及妈妈安慰宝宝情景的动作。

师:公共汽车到了下一站,一个妈妈抱着宝宝上车了。宝宝饿了,哇哇地哭。宝宝哭的动作你们会做吗?

师:×××把小手握起来放在眼前舞动,头还一摇一摆的,表示宝宝在哭。你们同意用这个动作表现吗?

师:那好,我来唱歌,你们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

师:妈妈看到宝宝哭了,怕影响其他客人,赶紧叫宝宝别哭、安静。你们想一想,这个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师(小结):×××用摆手的动作表示叫宝宝不要哭,×××把小手放到嘴巴上做了一个表示安静的动作——“嘘!”究竟用哪个动作更好呢?我来唱这一段歌曲,你们认为哪个动作好,就用哪个动作表演。

师:雨停了!我们继续前进吧!公车上的轮子转呀转,转呀转,转呀转,公车上的轮子转呀转,跑遍城市。

(3)播放《公共汽车》第四、五、六、七段歌曲,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

师:现在我们把小雨刷刷刷刷、宝宝哭了、妈妈说“安静”这些动作连起来做一遍。

4.幼儿学习完整的韵律表演。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公共汽车》这首歌里的许多动作,现在我们听音乐来完整地做一做。(完整练习2~3遍。)

三、完整欣赏歌曲并跟随音乐表现,进一步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1.欣赏《公共汽车》视频,感受歌曲及表演者动作的韵律美。

师:红果果、绿泡泡也带着小朋友来开公共汽车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的。

2.幼儿边看视频边进行韵律表演。

师:让我们跟着红果果、绿泡泡一起玩玩吧!

延伸活动:

1.在角提供自制汽车方向盘、小椅子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坐公共汽车的游戏活动。

2.在美工区投放各种半成品材料,供幼儿制作或装饰公共汽车用。

音乐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以情带声地演唱,注意歌曲连贯,断顿的变化。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妈辛苦,增进母子亲情。

活动准备 :

幼儿用书、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挤奶》、《采茶》、《的金山上》。

2、练声《小动物的叫声》、《国旗红红的哩》、《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基本部分。

1、复习乐曲旋律。

——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幼儿回忆歌曲的名称和旋律。

——提问:刚刚老师弹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的名字叫《雨中接妈妈》

2、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小朋友记不记得这首歌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提醒幼儿注意唱准字音。

3、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4、教师幼儿以情带声地演唱歌曲,并激发幼儿爱妈情感。

(1)提示幼儿注意歌曲连贯、断顿的变化。

师:这是一首孩子关心妈歌,怎样唱,才能唱出你对妈爱呢?听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2)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3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5、创编歌词(1)、妈妈已经接回来了,可是爸爸还没有回来,我们一起去接爸爸吧!(幼

儿跟随教师创编演唱)(2)、你还想去接谁?到哪去接?请你也把它们唱到歌曲里面吧!

(3)将幼儿创编的歌词唱出来。

三、结束部分。

复习歌表演《让座》。

音乐活动教案 篇8

一、活动目的

1.启发幼儿探索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对声音的注意和兴趣。

2.知道有声和无声,能区分声音的快与慢、强与弱等特性。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台,各种声音磁带一盘、音乐磁带一盘。

2.小手鼓一面。

3.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跟着指挥做

游戏目的:集中幼儿注意力,培养灵敏的反应能力。

游戏做法:孩子和老师一起围坐成一个圆圈。根据老师指挥手势的不同,孩子们变换不同的动作。如老师双手放在地上,幼儿就拍地;老师双手放在膝盖上,幼儿就停止动作;老师在胸前屈臂平抬双手,

幼儿就拍手等等,动作规则可以自编。

(二)声音在哪里

1.通过上面的游戏,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于教学活动中。这时老师放录音,让幼儿仔细、安静地聆听。录音中放出的是各种声音,如不同动物的叫声、小河流水的声音、打雷下雨的声音、钟表的声音、汽车的声音等。

倾听后,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并模仿。然后,出示与这些声音有关的,幼儿听录音时,能迅速指出录音对应的是哪张的内容。

2.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除了以上声音,生活中还有什么声音?

3.让幼儿试一试我们身上能发出什么声音?

4.有声和无声:老师拿一面手鼓,有时击鼓,有时不击,这就是有声和无声。请孩子闭上眼睛,听到鼓发出声音时,就把手举起来,没有鼓声就把手放下。

5.跟着鼓声做动作。

(1)首先是非移动式的动作,用手模仿走路,这样能更清楚地听到鼓的节奏。

(2)然后起立,围成一圈,让幼儿跟着鼓声走路。快、慢、停结合起来,让孩子尽量配合鼓的节奏走。

(3)让孩子即兴发挥,可以向前走、向后走、绕圈走、蹲着走等等,只要能跟上鼓的节奏就可以。

注意这时要求孩子们要表现出鼓声的特点:走、停、快、慢、强、弱。让孩子用感官充分感知声音的这些特性(可以请孩子当指挥击鼓)。

6.让幼儿倾听“音乐”。

听后告诉他们,音乐可以通过各种乐器演奏出来,也可以由人演唱出来,小朋友以后就可以和老师一起,慢慢地熟悉音乐,和音乐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让音乐成为我们的朋友。

什么是律动教学?怎么评价?

律动教学

幼儿喜爱音乐舞蹈,听到有规律的节奏,他们会手舞足蹈;听到喜欢的乐曲,他们会拍手合奏;看到别人跳舞,他们更会跟着比划。而这些生理本能正是向幼儿开展律动活动的前提。律动没有既定的程序、框框,它鼓励幼儿对音乐做出自然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诱导、启发幼儿主动的以身体动态感受和表现音乐,而这些都能使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舞蹈的潜能得以发展,更能促进幼儿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所以说,律动是一项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音乐能力发展的活动。因此我进行了中班幼儿律动教学的尝试。

一、教师首先要选择容易启发幼儿情绪、联想、想象的乐曲

在我们进行律动教学时,教师必须注意到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体力、动作发展以及心理发展水平都不相同,因此我们选用的教材应该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能保持幼儿主动参与的热度,启发幼儿情绪、联想和想象。幼儿不会以太简单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会以太复杂而感到缩手缩脚,中班幼儿可以掌握律动“蝴蝶飞”、“摘果子”“手腕转动”。这样,孩子们才会感到亲切,易学、易掌握,有了成功感,他们以后进行活动时,就会情绪欢乐,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极了。

二、组织幼儿倾听、分析、体验音乐,用语言幼儿回忆有关的经验

幼儿理解音乐,首先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音乐的行为表现,是幼儿音乐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内容、音乐的形式和音乐的运用方式。美国的音乐家艾伦- 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在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因此我在组织幼儿倾听的活动时:

首先是为幼儿创设自然和安静的“静听”环境。关注每一名幼儿的情绪状态,然后轻轻地说:“闭上眼睛,什么也不去想,休息一会儿。”然后静静地说:“请小朋友找一个宽敞的地方,用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坐好。”同时注意关注幼儿之间的是否相互影响。然后再幼儿,让幼儿“爱听、乐听”。声音的多变性,音乐的丰富内涵和所表达内容具有的不确定性,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组织幼儿倾听律动音乐时,不是单一的“解剖”。而是在活动中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者。同时还是幼儿学习的“欣赏者”,尝试着走进幼儿听的世界,并不是擅自走进幼儿,更不能以自己认为“丰富而资深的阅历”来限制和更改幼儿的表现。

就如我在组织中班幼儿的律动“士兵进行曲”时,活动开始,我静静的放出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体验音乐,唤起幼儿情绪(包括肢体)的反应,然后通过谈话、提示的方式诱导幼儿想象:“呀,你们知道是谁来了吗?”在幼儿自由充分表述、表现之后,教师将全体幼儿的联想导向同一主题:“噢,看你们走路这样的精神就知道是一队英勇的小士兵!”紧接着教师就通过组织幼儿讨论:“小士兵都干些什么呢?”并组织幼儿分段探索、创编出小士兵在走步,是那样的精神威武;小士兵在瞄准打枪是那样的一丝不苟;小士兵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等等。

三、让幼儿自己探索、创编出相应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中反应的形象、情节、情绪

律动作为一项创造性活动,提倡的是唤起幼儿的联想、想象,让幼儿自由的创作。但由于幼儿对事物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这其中就离不开老师的策略,在既不代替幼儿思考,又能使幼儿得到适度的帮助去同化知识的同时,推动幼儿的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在律动教学中,提倡的是老师提供适宜的乐(歌)曲让幼儿先进行自由创编。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动作、表情,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和表现点,将自己的经验和幼儿的经验相融合,有选择的对幼儿稍加点拨,从而引伸和扩展出新的动作。

(一)模仿是幼儿创造性发展的模式

幼儿的创造开始于模仿,脱离了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思维方式等这些“创造工具”,创造性发展就等于一纸空谈。所以在此模式中,首先由教师直接提出主题,或幼儿回忆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题,然后由教师直接根据主题引出基本动作,并幼儿学习基本动作,再幼儿用集体讨论探索的形式,创造出各种新的动作。

比如我在进行律动“小鸭的舞”的律动活动时,我在准备好相应的歌曲之后,请幼儿自由的创编,孩子们有的摆尾、有的浮游、有的扑闪翅膀、还有的开闭扁嘴巴,一幅姿态各异、可爱的小鸭画面刹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孩子们的动作虽然不相同,却只局限于单独动作,此时我只是稍加“哎呀,小鸭子一个人玩多呀,这可怎么办?它们会怎么做呢?”孩子们在我的点拨之下,很快进入新一轮的创编,有的双手相对,模仿扁嘴一开一合打招呼;有的头顶头围着圆在嬉水;还有的一个跟着一个好像母鸭带小鸭……,在此轮创编中孩子们不但随着音乐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充分的想象,而且还加入了更多同伴间的合作,使自己的动作经验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二)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正确,要给幼儿留有自由的、富有个性的创作空间

“教师是主导,幼儿是主体”,这种描述十分精辟的概括了教育活动应有的正确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在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幼儿的主动学习。为此,教师必须按照《纲要》精神,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进行调整。在整个律动教学活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指挥者、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应把创作、表现的机会和空间留给活动的主体——幼儿。因为让幼儿自由创作的关键是“自由”、“放手”,所以,当幼儿表现出可以单独进行活动时,教师应减少参与指导,过多的干预会抑制幼儿情绪的反应和动作的产生。而当幼儿表现出需要帮助时,再适当参与,给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才会引发出一连串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身体动态。因此,要想使幼儿真正全身心的投入自然律动,富有个性的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从而获得健康的发展,教师就要正确确立自己的角色,努力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表现的机会。清晨,孩子们在充满情趣的音乐中自由的做律动;在轻松、优美的音乐伴随下进餐;中午,他们听着恬静的摇篮曲进入梦想,下午,他们又被欢快的乐曲从睡梦中叫醒,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的成长。音乐能力在一天天的提高。幼儿在生活中创编着律动,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创编有趣的律动有:《睡吧,我的小宝贝》、《洗洗我的小小手》、《漱口歌》、《穿鞋歌》 等等。

(三)、加强同伴交流,吸收间接经验,并以发现典型,带动全面

包括律动在内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多为教师组织、下的一种集体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同伴交流与合作,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处于基本相同的水平,他们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双向的,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心理上相互影响,情感上相互支持,行为上相互模仿,经过认同、内化,融入自己的经验,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表现的欲望和信心会更足。另外,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幼儿可以在不断的输出和输入信息、自学和互学的过程中,积极吸收来自同伴的经验,而对自身的发展发挥作用,动作自然也就更加丰富。所以,在律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为幼儿提供同伴间充分交流的机会,并善于捕捉幼儿创作中好的范例,幼儿相互学习、相互观摩、相互借鉴。因为,这个好的“范例”,对其他孩子来说是一个很直接的启发,他们可能模仿这个好的动作,也可能在此启发下,创作出更新的、更独特的动作,从而更好的以“典型”带动“全面”。

音乐教案设计

音乐教案设计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音乐教案该怎么设计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音乐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教案设计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游戏感受小手在身体上爬的乐趣。

2、听辨音乐旋律的上行与下行,能合拍的用小手做出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动作。(重难点)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幼儿能熟练说出身体各部分名称。

2、音乐游戏《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我是小小魔术师》。

师:你们想当魔术师吗,那我们一起来变成魔术师吧!

师:你们的小手这么棒,说说看你们的小手还有哪些本领?

二、游戏《小手爬一爬》。

1、学习歌曲《小手爬一爬》。

师:老师也有一双很能干的小手,我的手宝宝不仅会弹琴、会画画、它还会和我的身体做游戏呢!

师:我们把小手爬一爬的游戏编成歌曲唱出来吧!(教师带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小手爬的动作)

2、尝试听辨音乐旋律的上行与下行。

师:小手向上爬的时候音乐的声音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往下爬的时候音乐声音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

3、体验交流小手在身体上爬来爬去的乐趣,能准确说出身体各部位名称。

师:我们的小手还可以爬到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

4、听辨音乐进行游戏。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音乐声音越来越高的时候你的小手要往上爬。音乐声音越来越低的时候你的小手要往下爬。(游戏可反复练习几遍)

三、游戏:大树和毛毛虫。

1、了解的游戏规则。

师:一条毛毛虫找一棵大树做,毛毛虫要蹲在大树的底下,大树要站得直直的可不能动哦!

2、听音乐做游戏《找朋友》,自由选择角色扮演大树、毛毛虫。

师:现在我们听音乐来找你的吧!两个小伙伴商量商量谁当大树,谁当毛毛虫。

3、听音乐进行游戏《大树和毛毛虫》

师:听到音乐声音越来越高时毛毛虫要爬到树顶上,音乐声音越来越低时要爬到树底下。

四、延伸活动。

结束:刚刚我看到小朋友们都想做毛毛虫,毛毛虫们,我们的除了能爬到身体上还可以爬到外面的很多地方呢,让我们到外面去爬一爬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大部分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唱唱、听听、动动、想想、试试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也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从而达到活动的目标。

音乐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感知乐曲坚定有力的特点,学习节奏型XX|XX|XX|XO|、XX|XO|、XXX|、XX|XXX|

2.学习看指挥,并能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3.能用乐器为乐曲伴奏,喜欢打击乐活动,提高自控能力。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磁带

活动过程:

一、1、感受音乐特点,学习节奏型

(1)熟悉音乐,感知乐曲坚定有力的特点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音乐,用摇头、点头等形式感知。这是前奏)

(2)师:听完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活泼、跳跃、欢快、热闹等)

(3)小结:小朋友会说的词语可真多,我们还可以用坚定有力这个词语来形容。

2.出示图谱,学习节奏型

(1)师:听着士兵进行曲,杂技表演出场啦!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杂技表演?(抛接球、套圈、跳高)他们的表演还吸引了小鼓手,他们也来加油助阵啦!

(2)播放音乐,幼儿边看图谱边欣赏师:现在老师来指图,小朋友边看图边听音乐(抛接球表演开始啦!套圈表演开始啦!跳高表演开始啦!小鼓手助阵!)

(3)播放音乐,教师指导幼儿看图谱拍打节奏师: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拍打(提示语:嘿嘿!加加油!)

二、学习看指挥,学习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1.播放音乐,幼儿看指挥分声部打节奏师:杂技表演真精彩,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一回杂技演员表演节目,好吗?

(教师分组)

2.学习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1)师:现在老师要增加一点难度,请注意看我的指挥(哼唱)。呀!哪组小朋友加进来啦!(中间组),又有哪组加进来啦!(第三组)杂耍叔叔的表演越来越精彩了!一小句大家一起拍!

师:杂耍叔叔的表演可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我们再来练习一下,好吗?(再次练习垒加)

(2)播放音乐,看指挥拍节奏

三、拿乐器看指挥进行演奏

1.拿乐器看指挥演奏(从右手边开始指挥)

师:一小节我们除了可以喊“嘿嘿!加加油!”,还可以喊什么?(嘿嘿!真精彩!)

2.变换指挥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进行演奏(提醒幼儿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四、结束活动

师:杂技表演真精彩,我们小朋友演奏的也很精彩。(着重表扬个别幼儿),结束活动。

音乐教案设计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电脑,各种声音的录音

3、探索声音所需材料:饮料瓶(有空瓶,有装沙子、黄豆的);筷子(有单根,有成捆的);三角铁棍,水彩笔

活动流程:

谜语(耳朵)——听音乐——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分组探索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为音乐伴奏——延伸

活动过程:

一、谜语

耳朵: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你也有我也有,没它什么也听不见。

提问:耳朵有什么用?

二、听音乐

1、请小朋友听听,是什么声音?

2、幼儿回答所听到的声音。

三、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

1、教师拍手,然后问幼儿: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并请幼儿集体模仿一遍。

2、幼儿探索自己的身体哪部分能发出声音,并。

3、集体模仿的幼儿。

四、分组探索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

1、把准备好的东西分组发给幼儿,自由探索

2、各组找幼儿自己探索的结果。

3、集体模仿。

4、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五、为音乐伴奏

大家分别用自己手里的物品按教师的指挥,为歌曲《春天在哪里》配节奏。

六、延伸

教师小结:声音就是物体震动后产生的,生活中离不开声音,但也不能制造噪音。启发孩子寻找大自然中的声音。

音乐教案设计篇4

活动目标:

1、会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渐弱得声音唱出跳音部分。

2、能表现小鸟清晨醒来后欢快愉悦的情绪。

3、懂得要礼貌问候及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小鸟醒来了》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每天早上醒来后都会做什么?(比如:洗洗脸、刷刷牙)那小鸟起床后会做些什么呢?请听歌曲《小鸟醒来了》

二、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手。

提问:小鸟醒来后都做了些什么(向妈妈问好、梳理羽毛、做早)

2、请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鸟表演相应的动作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

提问:小朋友你最喜欢那一段歌曲?根据幼儿所述内容教师弹琴伴奏演唱。

4、幼儿听音乐边表演边演唱。

三、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理解歌曲中小鸟欢快愉悦的情绪。

音乐教案设计篇5

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基础上,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并根据歌词大胆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重点)

2、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难点:能按节奏填充歌词并根据动物的不同心理活动创造性的表现歌词。

准备:形象歌谱一张、兔子、大灰狼头饰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伴奏磁带、森林场景布置

过程:

一、听基本旋律跟教师一起律动进活动室。

提示语:今天老师带你们一切去森林里去玩。

二、熟悉旋律,填充歌词,学唱歌曲。

1、谈话引出歌词内容:

(1)、以游戏口吻引出:森林里有一只孤独的大灰狼,它想找朋友和它一起玩,它

找到了兔子,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以前兔子和狼是敌人呀,请你想想看狼会怎么说?兔子又会怎么说呢?(幼儿自由猜想)

(2)、听录音对话一遍,提问:你听到狼和兔子说了什么?(幼儿学习歌词)

2、熟悉旋律,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

(1)、初步熟悉曲调,介绍歌名。

A、提示语:兔子听了狼说的话不高兴,狼就唱了起来,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听录音演唱一遍)

B、提示语:老师把兔子和狼讲的话编成了一首歌,叫《对面的兔子看过来》。

(2)、看图填充歌词,学唱歌曲。

A、出示节奏图,教师介绍节奏一遍。

提示语:现在我们把狼和兔子的对话加进去(边说歌词并讲解形象帮助幼儿记忆)

B、师生按节奏念歌词一遍。

3、看图学唱歌曲若干遍。

三、创编动作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1、逐句讲解请幼儿根据歌词形象创编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并表演。

2、幼儿整体创编表演若干遍,教师讲评。

3、幼儿分角色表演,体验接纳和被接纳的快乐。

(1)、大灰狼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他们原来是敌人,兔子对大灰狼的要求是怎样想的呢?

(2)、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兔子,唱完狼去兔子面前请求兔子的原谅。

(3)、幼儿分角色表演若干遍,体验接纳别人的快乐。

4、用英语填充部分歌词演唱一遍。

四、边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提示语:狼和兔子终于成了,狼太高兴了,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士兵进行曲

第二单元快乐的游戏

第二课时《士兵进行曲》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士兵进行曲》。

2.欣赏管弦乐曲《布老虎》。

教学目标:

1.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布老虎的民俗。

2.在熟悉《士兵进行曲》音乐的基础上,能按节拍敏捷地作出种种动作。

3.能在音乐游戏中体会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乐曲不同情绪。

教学难点:能按节拍敏捷地作出种种动作。

教学过程:

1.出示布老虎的或实物后,初听管弦乐曲《布老虎》。

2.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

布老虎是儿童的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手中拿着布老虎,睡觉时还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谣唱道:“小猴孩,你别哭,你别闹,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麻胡”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残害儿童的恶,让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驱恶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

布老虎身上的图案色彩鲜明,眼睛很大,额头还有一个”王”字,但并没有过于凶猛的样子,相反,它能使孩子们爱不释手。

3.观看《布老虎》动画,布老虎什么时候很安静?什么时候很凶猛?学生分辩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是貌似凶猛的,一个是比较温和的。

4.三次倾听《布老虎》,用动作表示布老虎的两个主题。

5.初听《士兵进行曲》,什么乐器演奏的?介绍作曲家.

6.随音乐做士兵齐步走的动作,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7.请学生仔细观赏课本上的图示,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敬礼等六个动作。同时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

8.教师随音乐作。

9.这个练习的难点是既要做动作,又要念出声音,两者要密切配合,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可带领学生先随音乐学做动作,再同时念出声音。

10.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做得最整齐。

11.学生自己设计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教学反思:孩子们能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能随音乐自由设计动作并进行律动。

音乐小士兵进行曲的反思要怎么写

《士兵进行曲》这首钢琴乐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的作品,短小精悍,一共有四个乐句。在设计中,以欣赏、熟悉音乐作为基础,创编相应的律动,使幼儿在活动中欣赏,在欣赏中表现,在音乐中快乐。

通过听辨旋律作为导入,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欣赏、聆听,让幼儿有初步的欣赏音乐的能力。

在此课听辨旋律中,幼儿能认真聆听,并准确模唱,感受到其节奏特点,通过第二条旋律的对比听辨,幼儿注意到了两条旋律之间的联系,并准确说出同头变尾的创作手法,幼儿听辨情况较好并能熟练演唱,达到此环节的教学目标。这样,幼儿通过有层次的教学,熟练地掌握了《士兵进行曲》乐段,初步体会了本首音乐作品的情绪特点。

本课教学难点为准确听辨两个乐段,并加入不同的律动。其解决为第二乐段的学习,通过听辨发现第二乐段在旋律、音区上的不同,从而区分音乐的两个部分,但在课堂实践中,对两个乐段的区分强调不够,没有引起幼儿对第二乐段开始句的注意,所以在律动配合时,有些同学没有准确进入。

由于第二乐段律动较难,在教学时选择了完整听辨第二乐段——听辨结束句,并加入结束句律动——练习第二乐段前三句律动,这样的教学环节,值得提到的是结束句的单独训练,幼儿即从音乐感觉方面体会了音乐的结束感,也从乐理知识方面注意到长音和稳定音do,可以起到结束的作用,从而再加入士兵最精神的敬礼,从音乐和情感方面得到完整的学习。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比较单一,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还不够高,亟待改进。在我以往的音乐课上,孩子们虽然感受、体会、表现音乐比较多,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够充分,存在着很大的提升、探索空间。所以现在在给二年级的孩子上课时,我不仅仅是注意孩子们在发言时把话说完整,还着重鼓励孩子们使用丰富的语言,逐步使孩子们在评价时能点的准确、说的精彩,增强他们的评价意识。这项工作也是需要我不断在课堂中去实践的。

音乐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音乐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游戏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2、模唱唱名问答句,并体验游戏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挂图P1、P2、呼啦圈、彩色飘带、唱名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

出示挂图P2、P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观察图画。

师:瞧,小动物们都在等着宝宝叫他们的名字呢,小猫、小马、小鸟、小鸭、小狗、小猪,宝宝点完了名一看,哈哈,大家都到齐了,于是宝宝带着所有的小动物一起去农场,在农场他们都非常的开心,高兴地唱起了好听的歌。

二、感应特定节奏

1、肢体律动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动物们唱歌的声音吧!

播放CD,教师带领幼儿做肢体律动。

动物叫声部分感应拍子,咿呀咿呀唷部分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遍幼儿听音乐观察老师的肢体律动,第二遍请幼儿自己创造不同的肢体动作,第三遍站起来围圆圈活动。

2、道具游戏

(1)呼啦圈

师:宝宝带着小动物们唱歌,还带着他们玩锯木头的游戏。看看宝宝给小动物们准备了这么多的呼啦圈房子,该怎么玩呢?原来,宝宝已经告诉了小动物们,他给每只小动物准备一间房子,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要跳到房子里锯木头。

教师尝试让幼儿根据“短短短短长”的节奏创编各种锯木头的动作。

播放音乐,分组游戏。

师:小动物们和呼啦圈一起玩真开心,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请他们的一起,两个人玩一个呼啦圈,听到动物叫声就和一起抬着呼啦圈散散步,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两人一起用呼啦圈锯木头。

播放音乐,若干名幼儿,再请全体幼儿一起做。

(2)彩色飘带

师:小动物们用呼啦圈锯了好多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可还是不够,宝宝给小动物们又送来了另外一种道具,瞧!这是什么?嗯,飘带也会听着“咿呀咿呀唷”的音乐锯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哦!让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们吧!

播放CD,幼儿听音乐锯木头。

三、模唱唱名

师:太好了,小朋友们真能干!宝宝要开始点名咯!宝宝这次想听听大家一起回答的声音,宝宝问‘dddslls’小朋友一起回答‘mmrrd’.

1、教师请一名幼儿上来后,全班一起模唱答句。

2、请男孩女孩分组换角色交换问答句。

3、听音乐把乐器送回筐里。

音乐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秋风送来凉意,把树木吹得摇来晃去。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呀飘落下来,象在跳舞,象在说话。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岂会忽视这无形中的变化,他们好奇、兴奋,甚至会随落叶一起飞舞,一起唱歌,内心的情感流于言表,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参与。为此,我设计了这次音乐艺术活动《小树叶》,旨在让幼儿在探究的同时,学会去感受,学会去倾听,并真正学会表征自己。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唤起幼儿内心的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和表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能力目标:能大胆表达自己所得知识,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

4、知识目标:了解落叶知识,感受优美旋律,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体验大自然的奥秘。

5、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勇于探索的技能,以及善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带幼儿到附近参观树叶的变化,体验和感受落叶的情境。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争取家长配合,让幼儿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

重点难点:

幼儿对整首歌曲的感受能力,两段乐曲的不同表情与表现形式,以及歌曲的创编。

活动过程:

一、环境激发,引发主题。带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让幼儿感受落叶的情景。教师问:小朋友们,我们看到了什么? 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为什么会落下来?呢 幼儿自由发言。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幼儿自由坐)

故事:秋天来了,秋风吹起来了,吹到了草地上,吹到了花园里,吹到了树林里。一天,小兔米尼到树林里玩,忽然,它发现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不知什么时候,地上已经落下了好多好多的树叶。米尼好奇的捡起一片树叶,(拿落叶)小心的问道:“小树叶,小树叶,你怎会离开了妈妈?”小树叶回答:“秋天来啦,秋风起来啦,我就会离开妈妈”“你呀,你要飘向哪?心里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非常勇敢的回答:“放心吧。春天,春天我还会回来,打扮树妈妈!”然后提问:米尼发现了什么?小树叶怎么会离开妈妈?怎样离开了妈妈?心里是否害怕?小树叶发出什么声音?说了什么话?或:秋风起来啦,谁就会离开妈妈?你们想它会飘向哪?心里可害怕?为什么呢?(了解知识:树叶是缺水才落下来的;不是风把树叶吹下来,而是地球引力把树叶吸下来的;树叶不是被摇下来的,而是大树妈妈为了明年春天能有更多的新树叶,才使树叶落下来的。)

三、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倾听歌曲的节奏,感受优美的旋律。一起随音乐打节拍。(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打出来)

(一)集体完整的欣赏歌曲。提问:

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3、歌曲叫什么名字?

(二)打节拍感受音乐旋律随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出节拍

四、讨论谈话。

1、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幼儿表演)

2、讨论:小树叶会飘向哪?小树叶表现怎样?是怎样的表情?(反复强调)

3、对比两段不同表情。

五、完整演唱歌曲。

1、集体演唱歌曲,并自由表现。

2、游戏:会跳舞的小树叶集体演唱歌曲,一人在中间表演。

六、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形式:集体,分组)1、教师先做大树,幼儿为小树叶。或换角色2、幼儿分组表演(幼儿手拿树叶)

七、主题升华讨论:还有什么植物也发生了变化?幼儿联想。可以做创编替换练习。

八、到大自然寻找更多的变化。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九、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或请家长配合,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更多的植物变化与奥秘,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情感与兴趣。

音乐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听辩节奏游戏:巩固幼儿对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别。

2. 让幼儿学唱并演奏歌曲。

活动准备:

歌曲《咚咚锵》,节奏卡片,钢琴,鼓类、铁类乐器。

活动过程:

1. 听辩节奏游戏。

(1)节奏传递游戏

(2)教师演奏“火车快飞”(钢琴),变换不同的速度让幼儿走。教师展示八分音符时,提示幼儿小火车要走快一点,以此类推,走完全曲之后回到教师处,也就是火车站。教师选择一位扮演火车头的幼儿,挂好四分音符的卡片,请幼儿带领,用四分音符的速度走完全曲,教师通过钢琴来配合并帮助幼儿。

2. 歌曲《咚咚锵》

(1)让幼儿欣赏音乐。

(2)教师幼儿念歌词,配合歌曲的原节奏,教师念一句,幼儿跟着念一句,到一句时幼儿与教师一起念。

(3)将幼儿分成“咚”、“锵”两组,“咚”为鼓类乐器,“锵”为铁类乐器。按照固定的节奏敲奏出来。

(4)跟随歌曲音乐进行乐器敲奏。

音乐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创编节奏型的能力,提高使用节奏乐器演奏乐曲的技能。

2.激发幼儿欣赏、感受、表现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3.初步认识瑶族的服饰特征,节奏谱,瑶族服装一套。

【活动准备】

录音机、所需磁带、节奏谱、瑶族服装一套。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活动室进行律曲表演

二、复习节奏型

1.用体态律曲复习语言节奏《小毛驴》。

2.复习照谱视奏。(出示节奏谱)

小猫:× × | × 0 ||

小鸭: × × | × ××||

小鸡: × × × | × × ×||

公鸡: × × × | × × ×||

青蛙: ××××× | × × ×||

3.启发幼儿按以上节奏型创编语言节奏:

例:× × | × × × || ①

我 爱 幼 儿 园

××××× | × × ×|| ②

夏天到来了 荷 花 香。

三、复习节奏乐《金蛇狂舞》

四、请幼儿听音乐《瑶族舞曲》,谈感受

1.请幼儿说说音乐的节奏是几拍子的?整个音乐分几段?两段有什么区别?

2.教师讲解《瑶族舞曲》的音乐性质及特点。

3.请一名教师扮演瑶族客人表演舞蹈,帮助幼儿认识瑶族服装特征理解音乐,激发幼儿演奏兴趣。

五、教师、幼儿为乐曲创编节奏

乐段

1.请幼儿听音乐,加深熟悉程度。启发幼儿根据音乐的性质和自己乐器的音色创编节奏型。

2.用乐器合奏乐段。

第二乐段

1.听音乐加深印象。

2.请幼儿拍腿、拍手、跺脚照谱视奏。

3.用乐器照谱合奏。

六、老师指挥幼儿用节奏乐器完整地演奏

1.配班老师用大鼓合奏。

2.幼儿伴奏请瑶族客人跳舞。

七、在欢乐的乐曲声中结束活动

音乐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游戏感受小手在身体上爬的乐趣。

2、听辨音乐旋律的上行与下行,能合拍的用小手做出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动作。(重难点)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幼儿能熟练说出身体各部分名称。

2、音乐游戏《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我是小小魔术师》。

师:你们想当魔术师吗,那我们一起来变成魔术师吧!

师:你们的小手这么棒,说说看你们的小手还有哪些本领?

二、游戏《小手爬一爬》。

1、学习歌曲《小手爬一爬》。

师:老师也有一双很能干的小手,我的手宝宝不仅会弹琴、会画画、它还会和我的身体做游戏呢!

师:我们把小手爬一爬的游戏编成歌曲唱出来吧!(教师带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小手爬的动作)

2、尝试听辨音乐旋律的上行与下行。

师:小手向上爬的时候音乐的声音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往下爬的时候音乐声音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

3、体验交流小手在身体上爬来爬去的乐趣,能准确说出身体各部位名称。

师:我们的小手还可以爬到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

4、听辨音乐进行游戏。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音乐声音越来越高的时候你的小手要往上爬。音乐声音越来越低的时候你的小手要往下爬。(游戏可反复练习几遍)

三、游戏:大树和毛毛虫。

1、了解的游戏规则。

师:一条毛毛虫找一棵大树做,毛毛虫要蹲在大树的底下,大树要站得直直的可不能动哦!

2、听音乐做游戏《找朋友》,自由选择角色扮演大树、毛毛虫。

师:现在我们听音乐来找你的吧!两个小伙伴商量商量谁当大树,谁当毛毛虫。

3、听音乐进行游戏《大树和毛毛虫》

师:听到音乐声音越来越高时毛毛虫要爬到树顶上,音乐声音越来越低时要爬到树底下。

四、延伸活动。

结束:刚刚我看到小朋友们都想做毛毛虫,毛毛虫们,我们的除了能爬到身体上还可以爬到外面的很多地方呢,让我们到外面去爬一爬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大部分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唱唱、听听、动动、想想、试试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也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从而达到活动的目标。

音乐活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感知乐曲坚定有力的特点,学习节奏型XX|XX|XX|XO|、XX|XO|、XXX|、XX|XXX|

2.学习看指挥,并能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3.能用乐器为乐曲伴奏,喜欢打击乐活动,提高自控能力。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磁带

活动过程:

一、1、感受音乐特点,学习节奏型

(1)熟悉音乐,感知乐曲坚定有力的特点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音乐,用摇头、点头等形式感知。这是前奏)

(2)师:听完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活泼、跳跃、欢快、热闹等)

(3)小结:小朋友会说的词语可真多,我们还可以用坚定有力这个词语来形容。

2.出示图谱,学习节奏型

(1)师:听着士兵进行曲,杂技表演出场啦!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杂技表演?(抛接球、套圈、跳高)他们的表演还吸引了小鼓手,他们也来加油助阵啦!

(2)播放音乐,幼儿边看图谱边欣赏师:现在老师来指图,小朋友边看图边听音乐(抛接球表演开始啦!套圈表演开始啦!跳高表演开始啦!小鼓手助阵!)

(3)播放音乐,教师指导幼儿看图谱拍打节奏师: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拍打(提示语:嘿嘿!加加油!)

二、学习看指挥,学习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1.播放音乐,幼儿看指挥分声部打节奏师:杂技表演真精彩,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一回杂技演员表演节目,好吗?

(教师分组)

2.学习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1)师:现在老师要增加一点难度,请注意看我的指挥(哼唱)。呀!哪组小朋友加进来啦!(中间组),又有哪组加进来啦!(第三组)杂耍叔叔的表演越来越精彩了!一小句大家一起拍!

师:杂耍叔叔的表演可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我们再来练习一下,好吗?(再次练习垒加)

(2)播放音乐,看指挥拍节奏

三、拿乐器看指挥进行演奏

1.拿乐器看指挥演奏(从右手边开始指挥)

师:一小节我们除了可以喊“嘿嘿!加加油!”,还可以喊什么?(嘿嘿!真精彩!)

2.变换指挥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进行演奏(提醒幼儿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四、结束活动

师:杂技表演真精彩,我们小朋友演奏的也很精彩。(着重表扬个别幼儿),结束活动。

音乐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新年到》,幼儿感受歌曲中的节奏与情趣,并能创编身体动作。

2、根据节奏提示,尝试用衬词为歌曲伴唱。

3、在合作中,注意相互合作,协调演唱,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欢快的乐曲磁带。

2、背景图画。

三、活动过程:

(一) 师生随欢快的乐曲入室。

教师在前面领舞,幼儿做一些敲锣打鼓过新年的动作。

(二)师生围坐,谈话导入活动主题。

1、出示四幅,自然引出歌词内容。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新年到了我们最喜欢做些什么呢?

2、看有节奏地念歌词:

“新年到,新年到,唱唱跳跳真热闹,

敲敲锣,打打鼓,敲锣打鼓放鞭炮。”

(三)学习歌曲《新年到》.

1、教师完整范唱一遍。

2、师生共同试着唱一遍。(无伴奏唱)

3、尝试多种方法学唱歌曲。(小组唱、分男女唱、独唱、齐唱……)

4、跟着琴声表演唱,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身体动作。

(四)学习分声部合作演唱。

1、教师用衬词伴唱:

师:现在老师想和你们用不同的方法合唱这首歌,你们还象刚 才一样唱,但同时要听一听我唱了些什么?(师生分声部唱)。

师:谁听到我唱的是什么?(幼儿讨论)

2、幼儿尝试分声部合唱。

3、幼儿创编衬词。

师:我们刚刚用“唱唱跳跳、打打敲敲”为歌曲伴唱,这种方法叫衬词,想想看!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衬词来伴唱?(

幼儿讨论并试唱)。

(五)创编游戏《放鞭炮》。

师生讨论:根据“新年到”的音乐创编有趣的情节并开展音乐游戏活动。

活动反思:

新年快到了,我和孩子们一同布置活动室环境,张灯结彩,挂灯笼,放鞭炮,贴福字,敲敲打打可热闹了。于是,在他们的启发下,我们共同创编了贴近他们生活的歌曲《新年到》。

此次活动是在钟楼区业务园长评优课上的公开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很好,歌曲的内容较简单,难点在分声部合唱上,这需要幼儿既能听清他人的演唱,又能自己演唱,合作中因为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特别专心,练习的过程特别认真,多遍下来,孩子们唱得可真!与客人老师合作时,客人老师都比不过他们呢!

可见,幼儿对感兴趣的课程特别容易接受,多声部演唱又给幼儿有跳一跳才有收获的感觉,这种歌唱形式,既增强了孩子的兴趣,又能提高歌曲的演唱效果。这种歌唱形式可多给幼儿接触,锻炼耳、眼、口的协调功能。

音乐活动教案 篇8

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2.感知音的强弱,用声音表现音的强弱。

3.能根据老师的手势演唱歌曲,并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1.手摇铃、木鱼若干

2.钢琴

活动过程:

1.练声

2.学习演唱歌曲。

(1)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大雨小雨》,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2)教师遍范唱

范唱完后,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曲子,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3.教师第二遍范唱

“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请你们再来认真听一听。”教师开始范唱,提问:歌曲里面说得是什么样的场景?(下雨的时候)下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小雨呢?谁来说说。

4.回忆歌词

教师使用图文的方式和小朋友一起回忆歌词。

5.学唱歌曲

(1)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演唱一遍,注意要突显大雨强、小雨弱的声音。

(2)第二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边做动作边唱。

6.分男女演唱

分男女小组演唱,先男孩子唱大雨,女孩子唱小雨。老师用手势指挥。然后再交换演唱。

7.乐器伴奏

手摇铃表示小雨,木鱼表示大雨。

教师先分开教他们使用,然后再开始演奏。老师手势指挥,再交换乐器演奏一遍。

8.结束部分

演奏会结束了,请小朋友把乐器送回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