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心得 >  > 

六国论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词多义而字的用法

苏洵六国论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词多义而字的用法六国论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词多义而字的用法


六国论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词多义而字的用法


1.非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得) ②此言得之(适宜)③诚不得已(能够)

3.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优势) ②其势弱于秦(势力)

4.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秦以攻取之外 凭借

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来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⑦洎牧以谗诛 因为 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

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凭借

六国论 至丹以荆轲为计中的以,的一词多义

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 介词 ,因为

②秦以攻取之外 介词 ,凭借

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来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介词,用

⑥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相当于“而”

⑦举以予人 介词,把

六国论的一词多义

问题一:六国论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一、一词多类 一词多义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 3、举以予人 ( 来)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的)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 ”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 都是代词。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 理)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 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 ,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 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 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 情) 犹: 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 仍然,还) 始: 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使, 如果) 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二、古今异义 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 :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 父亲的父亲 3、至于:古义:以至于。今义:表 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 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 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 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 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 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 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 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古义: 结交 今义:和 9、速: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不行: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 不可以

问题二:苏洵六国论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1.非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得) ②此言得之(适宜)③诚不得已(能够)

3.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优势) ②其势弱于秦(势力)

4.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秦以攻取之外 凭借

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来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⑦洎牧以谗诛 因为 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

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凭借

问题三:六国论 一词多义 之(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性,代词它....)

为(表被动,治理)

而(顺承关系,连词;转折连词,却;并列连词)

问题四:六国论中的相,或两个字的一词多义求解释! 20分 诸侯之所亡,与所亡者 丧失,丢失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灭亡

以荆卿为计 作为

邯郸为郡 成为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被

为国者无使为…… 治理

六国破灭 灭亡

薪不尽,火不灭 熄灭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以前

并力西向 朝着

非兵不利 兵器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军事、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好像

良将犹在 还

或曰…… 有的人

或未易量 也许,或许

以地事秦 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事情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一开始

始速祸焉 招致

终继五国迁灭 最终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坚持到

故曰“弊在赂秦也” 所以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的

强弱胜负已判矣 胜利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战胜

较秦之所得 得到

此言得之 得到(得之,解释成“得其理”,意为“对了”)

诚不得已 能够

暴秦之欲无厌 欲望

则秦之所大欲 想要

暴霜露 冒着

暴秦之欲无厌 凶暴,残暴

问题五:六国论中哪些是古今异义词 词 古 今其实:那实际上――实际上

祖父:祖辈父辈――爸爸的爸爸

至于:到……地步――以至于

再:两次――又一次

智力:智慧和力量――智慧

下咽:吞下咽喉――咽下

故事:旧例――一种文学体裁

《六国论》一词多义

诸侯之所亡,与所亡者 丧失,丢失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灭亡

以荆卿为计 作为

邯郸为郡 成为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被

为国者无使为…… 治理

六国破灭 灭亡

薪不尽,火不灭 熄灭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以前

并力西向 朝着

非兵不利 兵器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军事、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好像

良将犹在 还

或曰…… 有的人

或未易量 也许,或许

以地事秦 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事情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一开始

始速祸焉 招致

终继五国迁灭 最终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坚持到

故曰“弊在赂秦也” 所以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的

强弱胜负已判矣 胜利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战胜

较秦之所得 得到

此言得之 得到(得之,解释成“得其理”,意为“对了”)

诚不得已 能够

暴秦之欲无厌 欲望

则秦之所大欲 想要

暴霜露 冒着

暴秦之欲无厌 凶暴,残暴

六国论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六国论一词多义归纳整理如下:

1、非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3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有时)。

(3)或以为,或以为亡(有人)。

(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2)此得之(正确)。

(3)诚不得已(办法)。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1)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2)其势弱于秦(形势)。

(3)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六国论》赏析:

《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论,着重探讨了洵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

文中反复论证秦与六国争天下,关键就在韩、魏之郊野。因为对秦来说,韩、魏首当其冲,若韩、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对山东之各诸侯国来说,韩、魏是他们理想的屏障。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势下,韩、魏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当时起决定作用的“天下之势”。

六国论重点字词 句式 词类活用 实词虚词 通字 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 词义辨析 难字读音 要全的 详细的!

(1) 秦以攻取之外:之:助词,表限制,不译。(2)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3) 其实百倍:其实:古今异义。古义:它的实际。今义:实际上。(4) 诸侯之所亡:亡:丧失,丢失。(5) 则秦之所大欲:则:那么。(6) 固不在战矣:固:本来。(7) 思厥先祖父:先:古今异义。古义:对的尊长的敬称。今义:时间或次序在前的。祖父:古今异义。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即。(8) 以有尺寸之地:以:连词,表结果,可译为“这才”。(9) 举以予人:以:介词,用,拿。(一说为连词,相当于“而”。)(10) 而秦兵又至矣:而:转折连词,“可是”。(11) 至于:至于:古今异义。古义:到…的结局,终究、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古今异义。古义:灭亡。今义: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12) 理固宜然:理:名词用作状语,按理说。固:本来。宜:合适,适宜。然:形容词后缀。(13) 以地事秦:事:名词活用作动词,侍奉。(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否定判断句式,本文中心论点。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式。而:就。亏:亏损,减弱。道:途径,原因。 (3)六国互丧:互:古今异义。古义: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4)不赂者以赂者丧:以:因为,由于。 (5)不能独完: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保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