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视频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视频
- 游戏八卦
- 2025-02-24 21:12
- 1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关于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如下: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视频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视频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视频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视频
地球是球体(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麦哲伦环球航行;登高望远 ;月食;卫星)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24小时) 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五带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
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无指向标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
(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把两个海拔相减。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地形部位识别:山顶(画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为高)、山谷(凸高为低)、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盆地
地形类型有5种: 地形区是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一片区域!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 下;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周围高,中间低,没海拔要求.
2022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科目,即有大量的记忆性的知识点,也有一些需要逻辑推理的内容。研究近年的考试试题,会发现,考试越来越注重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在完成了一个章节学习后,可以用思维导图,把学习成果和心得展示出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分析。
地理重要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初中地理中考考点必背知识点
地理知识又多又杂,那么如何提高地理成绩呢?下面我整理了初中地理中考重点考点,供大家参考!
自然环境
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级阶梯雄踞,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地理重点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自转)
绕什么转: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4小时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地球运动:公转
绕什么转: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更替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例尺,表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山、土耳其海峡。
、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类。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
【 #中考# 导语】我们不需要考虑自己能够走多快,只要知道自己在不断努力向前就行。停止自己的脚步其实就是自己在为别人让路,同行一条路会让路变得窄,但你的退出却为别人提供了前行的光明大道。既然选择了中考,就要朝着它勇敢向前,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也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无 整理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一起看看吧。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一)
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
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
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
和东北地区。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
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9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0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二)
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大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三)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
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
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
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
24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先行官”,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
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线是哈大线。
26我国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又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旱田区和南方水田区
27我国四大牧区主要有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牧区。
28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西部非季风区)三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林区(横断山区),东南林区(人工林)
29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是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基地。
(辽中南: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北方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全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四)
30我国最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是中关村。大连发展成为的“班加罗尔”(班加罗尔是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以下我国部分之最
31我国位置最北、纬度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
32我国面积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尔自治区
33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34我国面积的平原:东北平原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35地势的盆地:盆地的高原:青藏高原
36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含沙量的河流:黄河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面积的湖泊(咸水湖):青海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